孝义镇的历史

服从父亲遗言是“孝”的意思,兄弟相亲是“义”的意思,大概就是孝义镇的由来。孝义镇,也被称为“李浩村”,与此类似。据当地高姓先民传言,大禹治水后,有人从河东迁来定居,生活繁衍。东周时,孔子的弟子夏紫游山玩水,选择了一个地方。

在这里设立讲堂和书院,成为大令学子的聚集地。夏紫从旧西河退隐,后人为其建“河东公”庙(建于元初),即夏紫庙。

北魏武帝太炎二年,丙子三月大兴土木,修筑孝义堡城墙。耗时三年零六个月,耗费白银16200,黄金100。

据现存张家谱记载:“张,陕西米脂人,祖籍,后迁居山右大岭县银泉乡,后易县为,易乡称孝义镇。”天启五年县志记载:“自宋元以来,地贯七乡,称‘隐泉’、‘卫贤’、‘仁’、‘神之谊’。嘉庆十八年碑文记载:“文怡有三个名镇,以孝为先,第四个有一个,以孝为重。《道光十八年》中记载:“孝义为文怡巨镇,商贾云集,人丁颇杂,亦为汾津通衢。“如前所述,孝义镇自古以来就是大镇、名镇、文化古镇。

孝义镇上仙村被称为“神仙村”,是一级神仙居住的地方。明朝万历三年,在小镇所在的孝义村中心修建了一座城楼,高18.5米,独特的砖木结构,嘉庆十八年重修,至今巍然屹立在村中心。

天下第一无根塔位于上仙村中心。经省文物专家多年研究,证明此塔为唐太宗(656—661)年间,唐太宗护国公李信为祭拜其母而建。这座宝塔,又名番安寺宝塔,也是现存的上仙宝塔。该塔是一座阁楼式的砖塔,平面呈八角形。整个塔身由青砖砌成。塔内发现大量唐代绳纹青砖。塔高45米,下部对角线直径16.6米,顶部8.3米。底部有地宫、隧道、塔身共七层,每层有砖拱洞。每层楼檐上都有双层仿木结构砖拱。更奇特的是,这座宏伟的建筑没有地基,只坐落在比村民住宅高出12-15米的土地上。这座宝塔有着1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多年来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这里观光的德国人、日本人、韩国人都称赞它的奇特和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