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强大的“大英帝国”是如何逐渐衰落的?

大英帝国由它的属地、自治领、殖民地、托管地和其他受英国管理的地区组成。被国际社会和历史学家视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统治面积约3400万平方公里。大英帝国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历史上最大的帝国。

一般认为,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并在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中明确规定王权受法律限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使其经济、军事实力、科技、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

1763七年战争后,加拿大全境被从法国手中夺取,这标志着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海上霸主。1815年打败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后,称霸国际事务长达一个世纪。这期间被称为“英国统治世界”。

1914英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后1921年,德国的前殖民地根据巴黎和会被攻占,领土面积34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的四分之一。

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国家。它的领土覆盖七大洲和四大洋,包括南极洲。大英帝国的领土上总有一个地方阳光普照,所以被称为“日不落”。

大英帝国在20世纪初达到巅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疆域扩张到极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力量的巨大损失在战争中显现出副作用,另外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的迅速崛起瓜分了英国的现有利益,以及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大英帝国逐渐解体,最终转变为今天的英联邦。

先后与加拿大(1867)、澳大利亚(1901年)、新西兰(1907)、纽芬兰(1907)、南非(1910年)。这些新国家的领导人参加了从65438年到0887年与英国政治家定期举行的殖民会议。

20世纪初,随着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和美苏的影响,大英帝国体系越来越难以维持。与此同时,宗主国越来越关心自己国家和邻国的事务,尤其是二战后。

英国最终被迫接受这种新的局面,将帝制转变为松散的英联邦,英国也从当时的全球大国转变为今天的地区大国。

有人认为,与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相比,英国的统治方式无疑更有利于保持对殖民地的长期控制,使其愿意在独立后与英国保持政治和经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