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股的标准普尔指数只有几千点?
虽然标准普尔500像沪深300一样是蓝筹股指数,但标准普尔500并不简单地根据上市公司的规模来选择股票。标准普尔500指数并不限制所选公司的市值。换句话说,标准普尔500不仅有大公司(约90%),还有许多中型公司(约10%)。
这些公司的选择标准必须是行业龙头。所以标准普尔500是一个带有主观判断的蓝筹股指数。
成份股的ROE除了是行业的龙头,也是入选标准普尔500的硬指标。千分,长期ROE美国股票研究所更有可能入选S&P指数较好的成份股。这也导致标准普尔500和一般市值加权指数的估值表现存在一定差异。
标准普尔500是第一个跟踪指数并发行指数基金的国家。早在1992,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就出现了。美股中最著名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是道富银行的SPDR,代码SPY(美股一般用字母做代码)。
标准普尔500指数也是目前跟踪资金最多的指数,数万亿美元投资于标准普尔500指数,远远超过美国其他股指。如此多的资产甚至带来了成份股的买入效应:如果在标准普尔500中选了一只股票,被选中后会被大量的指数基金买入,从而导致一定的涨幅;如果被标准普尔500淘汰,也会因为短时间内销量比较大而下跌。
标准普尔500的三个特点
1.更“宽”的基础指数
标准普尔500是一只非常好的广泛指数基金。相对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沪深300、恒生等指数,标准普尔500在行业配比上相对更为统一。
美股也遵循10一级行业的行业分类方法。我们可以看到,在10个一级行业中,信息技术占比最高,达到19.29%,其次是金融,为15.33%。保健、日常消费和非日常消费(可选消费)也占了不错的比例。
我们再来看看沪深300指数,a股的定位是一样的。虽然也包括10一级行业,但是沪深300相对严重,金融占40%。信息技术、医疗、日用消费等优秀行业都是代表性不足的。
我们在之前的行业指数分析中提到,长期来看,医药和日用消费是最好的两个行业,周期性小,自由现金流高,股票长期收益好;可选消费和金融是次优行业,但也能跑赢市场平均水平。信息行业的龙头股也会很好。
其他行业如材料、能源等周期性更强,暴涨暴跌,长期回报不好。
在标准普尔500,好行业占54%,而沪深300只占30%。这使得标准普尔500相对来说周期性更小,更稳定,更容易实现“慢牛”。可以对比一下两者同期的走势。沪深300暴涨暴跌,标准普尔500缓慢。标准普尔500指数更接近我们预期的“多头”。
这是标准普尔500的第一个特点:标准普尔500是一个更广泛和更稳定的基础广泛的指数。
2.代表了美国股市的基准回报。
标准普尔500的第二个特点是,它作为市场基准,反映了市场的平均回报。换句话说,如果主动基金经理或他们自己的投资回报比不上标准普尔500,还不如投资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巴菲特还提到,如果他去世,剩余的现金将购买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因为标准普尔500可以获得平均市场回报。
那么标准普尔500的收益率是多少呢?
标准普尔500的起点是10,从1941开始,今天的标准普尔500是2037。剔除分红收益,标准普尔500 75年涨了200多倍,年化收益率7%左右。考虑到标准普尔500的历史平均股息率约为2-2.5%,标准普尔500在过去的75年里为投资者带来了约9%的年化回报。
其实这个收益比同期港股和a股都弱。毕竟过去20年是中国经济崛起的阶段,上市公司利润增速远高于美股。但是给人的感觉是美股牛市多,赚钱的人多。原因是标准普尔500的上升趋势比较稳定,给人一种比较看涨的感觉。
3.
美元资产,分散人民币风险
作为国内投资者,我们在投资标准普尔500方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分散人民币风险。
一方面标准普尔500是美元资产,另一方面标准普尔500本身的波动性远低于a股,相关性并不大。因此,持有一些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可以分散人民币贬值和股市波动的风险。
不过,由于国内外汇限制,很多投资美股的QDII基金已经暂停申购。目前,我们可以通过购买市场上投资美股的ETF来实现过渡。有能力直接投资美股的可以用外汇购买。
然而,前提是标准普尔500的估值值得投资:我们可以耐心等待标准普尔500值得投资后再进行部署。
标普500指数什么时候值得买?
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什么时候标准普尔500指数值得买入?
投资标准普尔500也是一个参考估值指标。对于标准普尔500来说,行业分布合理,利润波动小,用市盈率估值更合适。我们可以看一下标准普尔500的收益图。1998-99年的互联网泡沫和2008-09年的经济危机,出现了短期的收益暴跌,大部分时间相对稳定,适合用市盈率估值。
标准普尔500在选择成份股的时候也会注意选择ROE高的股票,所以市净率也可以作为标准普尔500的辅助参考。
标准普尔500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估值表现大相径庭。标准普尔500指数在上世纪70年代被低估,但在80年代末至2000年被高估。
巴菲特在分析这段历史时介绍,80年代前后美股表现不同的第一个原因是利率。1964-1981年,美国长期国债利率大幅上升,从4%上升到15%,高利率抑制了股市的表现,导致这段时间美国股市表现非常糟糕。随后在17跌破3.5%,推高了股市整体估值,开始了美股的长期牛市。
这个解释还是很有道理的。毕竟,“投资的利率就像物体的引力。利率越高,向下的牵引力越大。”
另一个原因是行业比重的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股市中信息技术、医疗、消费等行业逐渐增多,尤其是信息技术行业。得益于20世纪90年代的科技泡沫,该行业有了很大发展,至今仍是标准普尔500占比最高的行业。优秀的行业利润稳定,周期性小,相应的估值也会比较高。
低利率+优秀行业成为主力,使得标准普尔500自80年代末以来没有出现过70年代低于10PE的低估值。
这种情况能持续下去吗?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持续。信息技术、日用消费、医药等行业龙头股之所以优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需求的稳定性。这些行业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标准普尔500的这种估值特征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
因此,我们在分析标准普尔500时,需要区别对待不同时期的历史估值。
标准普尔500的高低范围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剔除盈利骤降导致的市盈率上升,标准普尔500平均市盈率为17倍;有16%的时间,处于低估值的14倍以下;16%的时间,处于高于22倍的高估值。所以我们可以在标准普尔500市盈率低于14倍时分批投资,高于22倍时卖出。
1998-99年和2008-09年,标准普尔500经历了两次突然的收益下滑,市盈率在此期间无效。例如,在2008年经济危机期间,标准普尔500的市盈率突然飙升。如果你误以为此时估值高,其实是错的。
特殊情况下可以用市净率来辅助。
因为标准普尔500的ROE好,对应的市净率也比较高。同期PB平均值在2.7-3倍之间,PB低估面积大致在2.3倍以下,高估面积大致在3.5倍以上。当市盈率失效时,可以用市净率来辅助估值。
我们如何在标准普尔500投资?
SPY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达到1000多亿美元。SPY是投资美国股市标准普尔500的好选择。
对了,赞一下美国指数基金网站,各种估值披露信息都比较齐全,不像在国内,什么都不需要。
我们可以看到,S&P 500PE目前的静态市盈率约为18.85,市净率约为2.68,近几年的每股收益增长率约为10.16%。这些数据都在正常范围内,可以继续耐心等待。
由于QDII基金限制外汇交易,标准普尔500国内投资者现在可以通过博时S&P 500ETF进行投资。标准普尔500的国内投资不得不承担额外的一部分汇率风险。如果未来美元对人民币升值,有很大概率会赚到,进而影响我们投资的收益。这是一把双刃剑。
摘要
相对于国内金融占比很高的沪深300,标准普尔500是一个更全面更优秀的指数:行业配比合理,盈利稳定,长牛让大部分投资者收益还不错。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口碑、成熟度、稳定性都是国内指数要学习的。
美股目前估值处于正常区间,但美国有一定的加息预期。较高的利率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压股市的表现,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可以耐心等待美股跌入我们的狩猎区。
标准普尔是国际权威的金融分析机构,由普尔先生于1860创立。标准普尔由普尔出版公司和标准统计公司于1941年合并而成。标准普尔为投资者提供信用评级、独立分析研究、投资咨询等服务。1975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可标准普尔为“国家认可的评级机构”或“NRSRO”。2011 04月18日,标准普尔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维持主权信用评级不变。
标准普尔作为金融投资领域公认的标准,提供广泛认可的信用评级、独立分析研究、投资咨询等服务。在标准普尔提供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中,标准普尔1200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分别成为全球股市表现和美国投资组合指数的基准。该公司还为全球超过220,000种证券和基金提供信用评级。目前,标准普尔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信息品牌和权威的国际分析机构。
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标准普尔500指数= 500家公司总市值/最新指数除数*最新指数除数为基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