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方哲学史是柏拉图的注脚?

与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柏拉图唯心主义的出现,标志着欧洲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成熟。从根本上说,柏拉图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他在感性的客观世界之上发明创造了一个理念世界,将两个世界完全对立和割裂开来。认为感性世界来源于对观念世界的模仿,认为永恒不变的观念是模式和现实,是感性事物在运动、变化和生死过程中追求的目标,从而导致神学目的论,制定带有保守倾向的政治理论,这也是错误的。但柏拉图的价值在于,他并没有止步于这种典型的中期唯心主义,而是在中后期的著作中对自己僵化的、形而上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进行了严谨而深刻的自我批判。虽然这种自我批评仍然是在同样的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进行的,但它也提出了一种具有辩证特征的改革唯心主义,特别是以对立统一为特征的范畴体系。因此,柏拉图的一系列重要贡献都体现在他的后期著作中。总之,他的理念论及其整个体系经历了一个酝酿、成熟和变化的发展过程。

在认识论方面,柏拉图做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贡献。在接受以毕特戈拉学派为代表的宗教神秘主义的灵魂不朽转世说的同时,又吸收了以恩培多克勒、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影射说。既反对以赫拉光、朴容洙为代表的唯物主义感觉论,也反对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相对论主观唯心主义。但它高度肯定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本质上是对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复杂过程的探讨。柏拉图的认识论集中体现了当时人类在社会政治、文学、艺术、历史以及数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大量认识成果,具有丰富的唯物主义内容和辩证思想;但他以此为基础的结论和解释,只是先验的、客观的唯心主义。他对人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辩证过程,是以扭曲的心转学说的名义进行的。

柏拉图自然哲学的基本理论前提无疑是错误的。他坚持用中期典型的唯心主义来解释宇宙体系的产生,最终得出神学目的论的结论。但由于柏拉图本人和他创立并领导的学院,他对数学和各种自然科学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做出了一系列杰出的贡献。因此,他还总结了直到那时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将特戈拉学派的数论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认真讨论和总结了当时自然哲学中对四个基本范畴(物质、运动、空间和时间)的认识;肯定了原始材料的客观性和永恒性;微观世界中物质元素的内部结构讨论得很精彩。肯定了物质运动的永恒性,揭示了各种运动形式的特点;论述了空间的客观性和永恒性,揭示了各种运动形式的特点。本文论述了空间的客观性和永恒性,以及它与永恒运动中的原始混沌物质的结合,以及在这方面出现的各种可感事物。这一系列绝妙的想法与当代物理学的一些成就有共同之处。但是他的自然哲学的根本错误是把他的整个体系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上。

柏拉图的社会、政治、道德和伦理学说对后世产生了双重而复杂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看,它影响了古罗马法、英国洛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中的三权分立和代议制、后世对私有制及其负面社会后果的认识、法国孟德斯鸠提出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力相互制约原则。它影响了英国的培根和摩尔,甚至法国的乌托邦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思想。消极方面,成为西方从基督教神权到法西斯独裁的理论先驱和源头。由此,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理论不仅成为中世纪教会组织化社会的蓝图,而且几乎成为“法西斯主义的原始哲学宪章”。至于他的乌托邦理论和所谓* * *产品主义,本质上是在保留和加强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同时,在统治阶级上层内部推行* * *财产、* *丈夫、* *妻子、废除家庭等一整套思想,是违背历史客观进程的。但柏拉图认真地把私有制的产生及其与阶级对立和国家产生的关系结合起来,论述了社会经济因素在家庭、阶级、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的作用。特别是晚年,他强调法治,主张选举制、监察制和公职轮换制,其中确实有民主因素,对历史上资产阶级国家理论和政治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积极作用。

虽然柏拉图的体系已经成为历史的遗迹,但他的影响早已渗透到欧洲文化中,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没有对柏拉图的全面了解,我们既不能正确理解古希腊文化,也不能正确理解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和神学,更不能全面理解从文艺复兴到当代的资产阶级文化;不仅不能完全理解两千年来欧洲哲学史和当代西方哲学史,甚至不能完全理解两千年来自然科学的发展。总之,柏拉图哲学对欧洲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此,对其进行现实的探讨和评价,不仅是出于历史的兴趣,而且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