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地质发展史

一.前沿

1.1交通位置图

峨眉山,邛崃山脉的最南端,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角的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主峰万佛峰位于北纬29.59,东经103.48。

峨眉山地区交通比较发达,道路密如蛛网。北可达成都,南可达西昌,东可达乐山,西可达洪雅县高庙。成昆铁路在山脚下横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

1.2地质发展简史

1.21峨眉山地质发展简史

震旦纪早期(约8.5亿年前),峨眉山还是一片汪洋。早震旦世晚期,晋宁运动将峨眉山由地槽转化为地台,形成一座低阶山。同时在地壳深部引发了大量的花岗岩浆侵入,形成了峨眉山基底岩系,为以后沉积岩盖层的发展演化起到了“奠基”作用。

震旦纪中晚期至奥陶纪早期(约7-5亿年前),海水涌入我国西部和南部,峨眉山地区第二次成为海洋,峨眉山地区地壳缓慢下沉。初始阶段,地壳略有下降。在65438+亿年的时间里,沉积了近1000米厚的以碳酸盐为主的白云岩,即现在的一线天、大坪、红椿坪出露的地层。后期地壳继续下降,沉积了厚度约1000m的砂岩、页岩和白云岩。由于其在整体下跌过程中速度不均匀,下跌停停,甚至偶尔小幅上涨。到奥陶纪晚期(约4.5亿年前),峨眉山又开始浮出水面,在汪洋中形成一个岛。峨眉山地区长期遭受侵蚀,其地层剖面缺失中奥陶世至石炭纪的历史记录,二叠纪地层直接覆盖早奥陶世地层。

早二叠世(约2.7亿年前)中国南部发生了最大范围的海浸,峨眉山地区第三次成为海底,形成了400-500米厚的碳酸盐层,为峨眉山的悬岩和灵岩洞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条件。到晚二叠世早期,峨眉山再次露出海面,成为攀西古裂谷带的一部分。激烈的华力西运动使其再次进入火海,即惊天动地的地幔基性岩浆涌出,覆盖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冷却后成为厚度达400多米的玄武岩,即著名的峨眉山玄武岩。二叠纪晚期,海水再次泛滥,向地质历史上的中生代三叠纪早期过渡。峨眉山地区第四次入海,沉积形成砾石砂岩、岩屑砂岩和泥岩,厚度约1500m。

直到三叠纪晚期(约654.38+0.8亿年前),由于印支运动,地形上升,盆地逐渐缩小,直至最终闭合,海水永远退出峨眉山。大约1.8-1亿年前,峨眉山还是一个大陆湖泊和沼泽环境。经过多次转换,沉积形成了一套以砂岩、泥岩、粉砂岩为主的含煤地层。

到第四纪中更新世,峨眉山气候寒冷,进入冰期。晚更新世气候变暖,断陷盆地沉积山前冲积构造。峨眉山雄姿的真正崛起,美丽身影的真正形成,始于白垩纪末(约7000万年前),是大自然长期内外作用力的结果。晚白垩世,受四川运动的影响,峨眉山原有的水平沉积岩发生变形和位移,产生不均匀的褶皱和不同规模的断层。其中,峨眉山断裂和峨眉山背斜又开始发育,峨眉山主体开始抬升,但当时海拔只有1000米左右,是四川盆地边缘的一座低山,不足为奇。

始新世末(约30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中国的扬子板块发生碰撞,导致了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褶皱的崛起。峨眉山一直受到东西向主压应力的持续挤压,出现过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山体沿着峨眉山断裂的断裂面迅速上升,高度达到海拔2000米左右,形成峨眉山背斜,是峨眉山的主体。峨眉背斜开始时是一个南北隆起的整体,但其边缘出现了一系列断层,将背斜分割成几个大的断块,特别是西北和东北方向主压应力的“X”分压应力造成的西北断层,进一步分割了峨眉背斜。这为峨眉山的进一步快速崛起和地形的进一步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格局。

发展到喜马拉雅运动晚期(约300万年前),不可抗拒的震动造成峨眉山新构造频发,可谓“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其压应力主要是西北-东南方向的分压应力,不仅加大了峨眉山断裂的规模,而且切入基底的花岗岩岩体,使峨眉山主体沿断裂强烈隆起,最终与峨眉形成了现在的雄伟姿态。

近几十万年来,包括金顶在内的峨眉山主体,即峨眉断裂与观心坡断裂之间的三角地带,上升了近1000米,平均每年上升2毫米。春阳店凤凰坪地区,即观心坡断裂北侧,上升了约500米,平均每年上升1毫米。山麓外侧,即黄湾和额尔山,仅上升了约65430米..正是由于山体隆升的落差和断层隆升速度的不同,峨眉山整体地貌为西南高山,东北浅丘平原,人们常称峨眉山为“三大层七小层”,即戒隐寺为第三层山麓,西厢池风景名胜区为第二层山麓,国保寺为第一层山麓。根据峨眉山沉积的岩层和下面的花岗岩推算,峨眉山的高度应该在海拔7000米以上,现在峨眉山的最高峰海拔只有3099米。那为什么还有3000多米的岩层不见了?一方面,峨眉山本身,纵横断层,岩层破碎,容易风化侵蚀;另一方面,冰川、流水、大气等因素的侵蚀,使其高度在增加的同时也在降低。特别是第四纪冰期(约200万年前)的出现(据峨眉山绝平坝冰堆积物的调查,至少出现过三次),强烈的冰川活动对岩层造成了很大程度的侵蚀。此外,峨眉山地区雨量充沛,丰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也对岩层造成了严重的侵蚀和冲刷。在各种岩层中,只有玄武岩岩层质地坚硬,破碎程度极小,风化非常缓慢。因此,在峨眉山隆升过程中,玄武岩之上的3000米岩层被剥蚀,使被玄武岩覆盖的峨眉山金顶、万佛当、千佛顶得以屹立于海拔3099米。

1.22峨眉山地质研究简史

峨眉山的地质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中外学者的注意。虽然1917日本东京地球科学协会派小林一郎来华绘制峨眉山地质图,但地形地质率有误,参考价值不大。峨眉山地质学的开拓者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赵雅增。20世纪20年代末,赵先生走上峨眉山,绘制了峨眉山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和地层层序,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他命名的“峨眉山玄武岩”一词沿用至今。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瑞士地质学家莫寒、中国学者李春雨、谭希畴、袁建奇对峨眉山进行了地质研究。后来,杨、盛深福、、对峨眉山的花岗岩、地层、地貌和地质构造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四川省地质矿产局、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石油管理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四川省化学工业局地质队、四川省冶金地质调查局、成都理工大学等科研、教学、生产部门对峨眉山的底部、古生物、岩石、沉积相、构造、地貌、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卓有成效。尤其是我们学校建立的两个著名的地址简介;一个是麦地坪剖面,已被国际地质协会列为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参考之一。二是龙门洞三叠纪沉积剖面。经过调查,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该剖面出露完整,沉积标志丰富。已被四川省人民政府1984列为省级地址剖面保护点。

1.3实际情况

1.31实习目的

地质认识实习是在完成普通地质学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对野外常见地质现象的了解和观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结合理论学习的内容,掌握观察和描述一般地质现象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地质分析的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结合对野外地质工作性质和内容的初步认识,鼓励学生热爱地质科学,建立并逐步巩固专业思想。通过剖面实习,我学会了测绘实测地层剖面、整理数据、绘制手机和地图的方法。

1.32实习任务

根据练习的内容和水平,从峨眉山众多的地质现象中选取一些常见的、直观的、典型的、易于初学者接受和掌握的地质内容。

线路一:交大镜泊山——后坪以南;

线路二:庙尔岗-白象坪;

ⅲ线:龙门石窟-印青电站-龙门石窟;

路线四:川主庙-两河口-凉水井。

在实习过程中,重要的是掌握观察和描述地质现象的内容、方法和技巧,应按计划完成,并达到规定的要求。学会使用地质三宝(指南针、地质锤、放大镜)能区分岩石的类型和断层、褶皱的分类,并能进行描述,学会使用地质图,掌握定点法,学会野外笔记本的记录方法,掌握实测海底剖面的方法,学会地层剖面测量、资料收集整理、图件绘制的基本方法。

二。地层

2.1地层概述

峨眉山地区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地层完全缺失,但从震旦纪到第四纪均有出露。地层主要为上震旦统-下奥陶统,中二叠统梁山组、栖霞组、茅口组,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宣威组,下三叠统东川组、飞仙关组、嘉陵江组,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下侏罗统自流井。

2.2岩层

2.21中二叠统茅口组

深灰色。灰色主要为块状灰岩,夹薄层泥灰岩,含燧石带或结核,灰岩一般含沥青质;珊瑚、腕足动物、蜻蜓和苔藓虫化石;海洋相

2.22二叠纪上峨眉山玄武岩组

深灰色微晶、隐晶质、斑状、杏仁状玄武岩旋回,柱状节理,底部为铝粘土层,厚度约1m,泥岩和碳质页岩,含煤线等。,产生植物和腕足动物化石;大陆喷发-海岸沼泽相

2.23上二叠统宣威组

紫色、灰绿色、黄绿色等颜色的砂岩、粉砂岩、泥岩和煤线旋回,其底部为玄武岩的古风化壳,含少量铜、铁、铝矾土等。,具有斜层理、冲刷面等构造;产生植物化石;沼泽-河流沼泽相

2.24下三叠统东川组

以紫色砂岩、粉砂岩、泥岩旋回层为主,具大板、槽、平行层理、冲刷面、浪痕、泥裂缝等;没有发现化石;河流相

2.25下三叠统飞仙关组

灰白色灰岩与紫红色砂岩、粉砂岩、泥岩的旋回层,顶部为含玉髓砾石的砂岩、粉砂岩、泥岩的旋回层,具潮汐、回旋层理、负载铸模、泥裂、浪痕、缝合线构造;生产双壳类、腕足类和遗迹化石;河口湾相

2.26下三叠统嘉陵江组

下部为黄灰色白云岩夹白云岩,中部为灰紫色灰岩、泥灰岩,上部为紫红色膏溶角砾岩,具潮汐层理、运河痕迹、鸟瞰状、格子状结构;生产双壳类、腕足类和遗迹化石;海洋相

2.27上侏罗统蓬莱镇组

以紫色泥岩为主,夹粉砂岩及少量细砂岩,偶见石灰岩团块或薄层,具微波层理;主要生产双壳类和介形类的化石;湖泊相

2.28下白垩统夹关组

砖红色厚块状砂岩夹粉砂岩和薄泥岩,底部砾岩,大交错、平行和槽状层理,波纹状痕迹,泥裂缝和冲刷面结构;介形类、鱼类和恐龙的足迹化石;河流相

2.29上白垩统关口组

砖红色、紫红色中厚层粉砂岩、泥岩,含大量石膏颗粒和石膏洞,具水平层理、小斜层理和微波层理;产介形类化石;上部夹少量石灰岩、白云岩和薄石膏;盐化湖泊相

三。岩石

3.1岩石概述

峨眉山地区除二叠系下部为岩浆岩外,其余均为碳酸盐岩。陆源碎屑岩的成分。

3.2岩石类型的分类

1.峨眉山地区岩浆岩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主要为峨眉山花岗岩,喷出岩为峨眉山玄武岩。

峨眉山花岗岩位于峨眉山背斜的核心。由于剥蚀,出露的张沟、红椿坪、石笋沟等处为上震旦统观音崖组下的不整合。暴露面积以张沟最大。峨眉山花岗岩属于正长岩花岗岩,呈灰白色、肉红色、斑状不等粒,块状。矿物成分以钾长石为主,含量约50%;其次是酸性斜长石和应时,含少量白云母。

峨眉山玄武岩形成于早二叠世,是大陆裂谷环境下的溢流产物。峨眉山地区这套玄武岩南至大圩,东至沙湾三峨山,西至若安平。印青电站剖面实测厚度为258米..以万佛峰为主峰的峨眉山,由玄武岩构成,形成单面山的构造坡。峨眉山玄武岩按其结构构造可分为斑状玄武岩、微晶玄武岩和杏仁状玄武岩。斑岩玄武岩是本区玄武岩的主要类型,呈青灰色、灰绿色和深绿色,常具五边形-六边形厚柱状层理。斑晶为斜长石,基质为斜长石、辉石、绿泥石、玄武岩玻璃等。微晶玄武岩一般为蓝灰色、浅绿、墨绿色。主要矿物成分与斑状玄武岩相似,但粒度较小,常形成细长柱状节理。杏仁状玄武岩中杏仁体的含量一般在12%左右,最高可达30%-35%,形态各异,大小不一,主要成分为应时、方解石、绿泥石和蛋白石。

2.峨眉山地区出露的沉积岩包括粉砂岩、砂岩、泥岩和白云岩。此外,它是由地球内力(温度、压力、应力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一种新型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固体岩石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即变质岩。

四。结构

4.1概述

峨眉山位于扬子地台西缘的峨眉断块,由一系列复背斜和向斜组成,断层纵横交错。教学区内的褶皱构造主要有峨眉山背斜、额尔山背斜、牛北山背斜和归化厂向斜。断裂构造主要有峨眉山断裂、关新安断裂、大寺断裂、回龙山断裂和狗头山断裂。

4.2折

4.21峨眉山背斜

峨眉山背斜是峨眉山地区最大的主体构造,轴向近南北。岩心位于张沟、红椿坪一线,出露新元古代峨眉山花岗岩。两翼出露的地层依次为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和三叠系。两翼地层产状正常,倾角较缓。东翼地层倾角较陡,在新开寺及其以东,二叠系和三叠系逐渐向反转转变。枢纽近水平,为大型斜反转水平背斜。

4.22额尔山背斜

位于二峨山主脉东南侧,轴向向东北倾斜,两翼大体对称,倾角较陡。核心为寒武系,两翼依次为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背斜的西北翼发育次级褶皱和断层。

4.23牛北山背斜

牛北山背斜是峨眉山地区的一个次级褶皱构造,风化严重。它从南面的邓辉寺开始,到达北面的尖石。中南段为西北,北段逐渐转向东北。岩心出露地层为中二叠统茅口组,两翼出露地层为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背斜向南倾斜。背斜是斜的、倒转的、倾斜的。东北翼受地层破坏,被拉下,导致杂乱产状,两翼为不对称背斜。

4.24归化厂向斜

归化厂向斜是一个与牛贝山伴生的向斜构造,南起纯阳店,北至烟台山,轴向西北。向斜西北段较宽,东南段较窄。穆玉山线核心出露地层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两翼为下三叠统东川组、上二叠统宣威组、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和中二叠统茅口组。西南翼倾角平缓,东北翼倾角陡峭。枢纽分别向西北和东南倾斜,是一个开阔的斜向倾斜向斜。

4.3故障

4.31峨眉山断层

峨眉山断裂是峨眉山地区的主要逆断层,对峨眉山地区构造单元的划分和地貌现状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断层走向东北-西南,倾向西北。南段斜切峨眉山背斜,使张沟地区新元古代峨眉山花岗岩冲回二叠纪和三叠纪,最大地层断距3500m;下层局部逆温。断层向东北延伸至巨草附近,并淹没在第四系之下。

4.32关新安断层

关新安断裂南起新开寺,向西北延伸,消失于雨田子附近。断层走向为NW-SE,长约15km。横截面倾向西南。西南板块相对上升,是逆断层。该断层被晚期NE向和EW向断层切割成几段。

4.33回龙山断层

回龙山断层发育在牛背山背斜西南翼核部附近,走向为西北-东南,断层面倾向西南。该断层上盘为中二叠统茅口组,下盘为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在回龙山南坡和龙门洞河底可以清楚地看到断层面、断层破碎带、劈理、小构造透镜体、地层不对称重复、地层出露不完全。其性质是逆断层。

4.34挖山断层

兔山断裂发育在牛背山背斜的核心部位,走向北西-南东向。南起麻柳湾,北至施甸,全长9km。该段向西南倾斜,倾角很大。山垭口发掘时,中二叠统茅口组灰岩覆盖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玄武岩下部损失近百米。向西北两河口地区,茅口组灰岩交错,岩石破碎,节理、劈理、构造透镜体明显,为逆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