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维夫白城的历史回顾
特拉维夫是世界上国际风格建筑最集中的城市之一。这种建筑风格最早是由20世纪30年代欧洲建筑学校毕业的学生带到特拉维夫的。他们深受1920年代欧洲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这场运动的主要目的是用不对称的布局和有规律的重复取代古典建筑的对称,同时避免使用任何没有实际用途的装饰。这座现代化、多功能、简单朴实的建筑被认为适合一个年轻而快速发展的城市,特拉维夫成为他们实践现代主义的试验场。随着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雅法这座古城繁荣起来,成为地中海东岸重要的港口城市。1887年至1896年,犹太人在雅法建立了早期定居点,1909年开始建设特拉维夫新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原本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巴勒斯坦地区被置于英国托管之下。此时,由于欧洲反犹主义的滋长,许多犹太人开始移居巴勒斯坦,而纳粹在20世纪30年代对犹太人的大规模迫害,导致大量犹太人移民至此。1925年,特拉维夫的人口已经达到了34000人,城市在当时是一片杂乱的建筑。同年,苏格兰建筑师帕特里克·加德斯(Patrick Gades)提出的特拉维夫总体规划获得批准,大量新建筑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兴起。这些建筑的设计者大多是欧洲有争议的国际风格建筑师。他们的到来为特拉维夫创造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融合了现代主义运动的主题和文化,结合了当时的气候、科技水平和生产方式。这种风格的建筑大多占地面积不大,建筑高2到4层,刷浅色灰泥。大部分是住宅楼,但也有一些公共建筑。在1931和1937之间,大约有2700座这种风格的建筑相继建成。目前,特拉维夫大约有4000座这样的建筑。Traviv白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市内几条主要街道上约1,000处这样的建筑,被列入保护规划。小楼的外墙大多是白色或浅白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以色列人称之为“白城”。
将特拉维夫带入高层建筑浪潮的鼻祖是以色列迈耶建筑事务所的第一位创始人伊扎克·皮尔斯坦设计的沙洛姆·迈耶塔。1965年建成时,34层的沙龙塔是当时中东最高的建筑,与欧洲第一高楼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