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原创论文《循环经济下的逆向物流管理》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封闭物质循环经济的简称,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单向流动的线性开环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大量、一次性使用资源,消耗大量资源,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循环经济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按照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构建循环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在环境中表现为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具体来说,就是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原理,通过废物交换和再利用将不同的企业或产业群体联系起来,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闭环循环经济,使资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高效、永久的利用,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排放或危害。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了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和谐循环。
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是3R(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指导下的物质循环,它包括小循环、中循环和大循环三个层次的循环,而这三个层次循环的实现都离不开逆向物流。
二、逆向物流的本质
一个完整的物流系统应该包括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两者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流流通体系。一般来说,物流主要是指直达物流,正向物流是商品和相关信息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流动,是物流的主要流向;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是指为了重新获得产品的使用价值或正确处理废品,对下游企业或消费者向上游生产者或供应商返还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进行计划、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逆向物流的本质是通过对不合格产品或包装材料的回收、加工和再利用,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使产品、产品运输容器、包装材料及相关物流信息从最终客户端沿着供应链向上游逆向流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动是闭环的。在现实的生产生活中,传统的货物仅正向流动的方式显然不能满足物质和能量闭环流动的要求,这就要求人们积极开展逆向物流。
第三,在循环经济环境下实施逆向物流管理
1.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把逆向物流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逆向物流的本质是对废弃资源进行回收和处理,以重新获得其使用价值,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循环经济还将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可见,逆向物流和循环经济涉及的领域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叠的。因此,在循环经济领域发展逆向物流实际上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时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逆向物流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将逆向物流的发展纳入本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中,并制定适当的优惠政策鼓励逆向物流的发展。
2.积极推进企业逆向物流相关技术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以粗放型、一次性为主,忽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回收、处置和循环利用技术相对落后,逆向物流成本高,再生资源利用率低。许多废物由于技术因素无法回收和处理,因此直接流入生态和社会系统,加剧了环境污染。因此,技术因素成为制约逆向物流发展的瓶颈。
目前,在我国大力提倡自主创新的时候,应该加大逆向物流领域相关技术的研发。一是鼓励企业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绿色制造,保证逆向物流的入口;其次,由于产品回流不可避免,政府应鼓励企业做好回流产品的处理方案,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考虑如何使回流产品的后续处理变得简单易行,以利于原材料的翻新、再制造和回收利用;第三,重点研发连接技术、回收再利用技术,延伸生产链和相关产业链,提高逆向物流的处理效率,降低逆向物流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3.建立逆向物流信息网络,加强信息共享。
逆向物流在中国的发展时间不长。很多企业对逆向物流的管理不够重视,缺乏统一有效的逆向物流网络信息系统,全社会的逆向物流市场网络没有形成,导致信息不畅,市场监管具有盲目性。企业无法全面及时地了解逆向物流的市场信息。在发展逆向物流时,他们只能接受市场的自发调节,逆向物流成本高,从而降低了企业从事逆向物流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