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给我解释一下明朝人口大迁徙是怎么回事?
晋南是山西人口密集的地方,洪洞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代洪洞以北两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这座寺庙雄伟壮观,有许多僧侣和朝圣者。寺旁有“树环抱亩荫”,车马大道穿荫而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筑巢,散落一地,十分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集中移民,槐树下成为移民聚集地。
深秋,槐树落叶,老乌鸦窝十分醒目。移民们离开时,目不转睛地看着高大的古槐树,住在树枝间的老鹞不停地呻吟,让背井离乡的移民们潸然泪下,不忍离去。最后,他们只能看到大槐树上的老鹤巢。为此,大槐树、老鹤巢成为移民告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上是哪里人,山西洪通槐树。祖籍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的老人窝。”几百年来,这首民歌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据我老家的村民说,就是那个时候我们村从大槐树里搬出来充实北方边防,村里的家谱也是从那个时候记起来的。)
明初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数迁入陕西、甘肃、宁夏。从山西迁到上述地方的移民,后来又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和东北各省。这么长时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一方的人四处流散也只是个案。明政府虽然推行移民屯田振兴农业的政策,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缓解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逐步恢复了农业生产,巩固了边防,维护了社会稳定。
民国二年,在山东官游的贾村人景大器,晚年退休回乡,集资建碑亭、茶馆等。亭子建在原来的古槐树下。亭子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致玲珑。亭内竖立着一块蓝色石碑,上面刻着“古槐树”五个官字。在展馆的背面,有一个题词,简要描述了移民的情况。亭前西侧有三间茶室,供寻根游客休息品茶。茶室门楣上的题字是“饮水思源”。纪念碑往南20多米,有一座牌坊,横额刻“颜瑜家书”,另一面刻“荫蔽”。20世纪80年代初,洪通县政府改扩建了大槐树公园。
这里也流传着一些关于迁徙的故事。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令山西巡抚张锡銮率领卢永祥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大肆掠夺。到达洪洞后,兵士们来到古槐前,纷纷下马叩拜,并互相传颂:“回槐树故里。”不但不抢,还在大槐树下提供财物。大槐树被誉为“防灾抗灾”。
传说移民时,官兵们用刀在每个小脚趾甲上割一刀。到现在为止,国槐移民后代的小脚趾甲都是复杂的(两瓣)。“谁是搬来这里的古蝗?脱掉你的小脚趾,检查你的指甲形状。”有兴趣的不妨自己去查一下。
当时为了防止移民逃跑,官兵们将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长绳连接起来,押送上路。人们一步一步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告诉孩子们:“这是我们的家乡,这是我们的家乡。”时至今日,移民的后代都说古槐是他们的故乡,无论他们生活在哪里。因为移民的胳膊被绑的时间长了,胳膊渐渐麻木了,很快就习惯了。后来大部分移民都喜欢背着手走路,他们的后代也沿袭了这个习惯。
押运途中,由于路途遥远,经常有人要小便,不得不向官兵报告:“先生,请自便,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请求就趋于简化。只要你说一句“先生,我要解手”,大家就明白你要尿尿了。从此,“界首”成了撒尿的代名词。
移民们搬到了一个新的居住地,一片荒野,他们不得不用自己的双手建造房屋,开荒种地。无论他们做什么,他们都会想起家乡的山山水水。为了怀念家乡,他们大多在新家的院子里、大门口种槐树,以示对家乡的怀念和怀念。一些移民以他们迁移的地方命名他们的村庄,如京郊的赵城营、洪通、周浦和长子营,表明这些居民是从赵城和洪通迁移过来的。
祖屋里有一张《古淮后裔姓氏表》。桌子上有450个姓氏,里面供奉着他们的牌位,大大超过了几百个家族的姓氏。他们都是600年前移民到全国各地的,为了寻根,收集整理后公之于众,挂在墙上。近年来大陆人争族谱,海外同胞寻根祭祖,纷纷打听与国槐的血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