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10关于苏州的冷知识吗?
“姑苏”的由来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苏州古称“姑苏”,那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清朝中后期,一个红兰骑说,在顺,有一个大臣叫许,帮助大禹治水立下大功,被封在吴。具体地点后来被称为“老徐”,音译为“古徐”“古苏”。
苏州市呈“亚洲”布局?
中国很多古代城市的布局多为方形或圆形,苏州城却很不一样,看起来很像“亚”字。对于这样的布局,并不是偶然的。
中国的一些陵墓呈“雅”字形,世界各地的古代文化也都发现了“雅”这个符号,不仅体现在陵墓、宫殿、玉器、青铜器的布局上。根据殷墟的经验,可以判断这个字形的墓应该是天子墓,而“亚”字形往往代表两三千年前的一种规格,有神圣的含义在里面。
胥门这个名字是不是和伍子胥接壤?
徐门城西北有一个伍子胥纪念公园。很多人很好奇:胥门这个名字和伍子胥有关系吗?
胥门为何得名?东汉成书的《越绝书》说:“何璐童墓位于长门外路以北,庙路以南,通古胥门;胥门外有一条九曲路,是为访古叙,观太湖而建。”
综上所述,是因为胥门正对苏州城外的古虚山,所以简称“古虚门”或“胥门”。
「冷水板门」的典故是什么?
苏州人提到盘门,往往会说“冷水盘门”。这句话起源于何时,很难考证,发表时有两个版本。
一种是字面意思,说的是盘门水城的城门下河水很深,经常被城门堵住,所以水温很低,所以叫冷水盘门。
另一种说法是,板门店地区被遗弃了。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片地区到处都是贫瘠的洼地、简陋的窝棚和破旧的建筑,让人感觉像冷水一样,因此得名。这也是专家们更倾向于认可的说法。
太监真的住在太监里?
建农名字的由来和苏州产的丝绸有关系。
明清时期,苏州的丝织业非常发达,朝廷在苏州设立织造局。到了永乐皇帝朱迪的时候,这件事由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太监负责。
据《苏州织造局志》记载,明朝皇帝都派官员、大使、太监到苏州监管织造局,少则一两人,多则十几人。这些太监住在织造局附近,故名“太监巷”。
汾门里的“茴香”其实就是“茭白”的意思?
字典中,“镝”有两种读音,一种读作“fēng”,意为萝卜;另一个读“fèng”,指茭白的根。
历史上,汾门外的低洼地都是烂田,最适合茭白等水生作物的生长。这里的茭白在全国都很有名,品种多,效益好。因此,将茭白命名为茭白替代品是合理的。
七里山堂原名“七只河狸”?
苏州有句话叫“七里山塘到虎丘”,意思是山塘街七里长。但最初其实并不叫“七里”,而是叫“七河狸”,因山塘街上有七只石河狸而得名。
按照顺序,仁美河狸在山塘桥旁边,通贵河狸在通贵桥旁边,文星河狸在明星桥旁边,蔡赟河狸在蔡赟桥旁边,白公河狸在普济桥旁边,海双河狸在望山桥旁边,分水河狸在西山庙桥旁边。有兴趣的可以找找~
冰片薄荷比大熊猫还稀有?
提到薄荷,年轻人可能想到最多的是薄荷口香糖和含薄荷的饮料,中年人可能会想到薄荷粽子糖和薄荷冰镇绿豆汤。在有经验的中医看来,薄荷也是一味中药。
苏州的薄荷全国闻名,最好的品种是冰片薄荷。
以前冰片薄荷主要由瑞光塔附近的自然村姜和季种植,种植技术不传给外人,产量很少,所以有稀有胜于大熊猫的说法。
唐伯虎点亮秋香的故事是假的吗?
《唐伯虎点秋香》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既然是传说,故事的主角真的存在吗?
众所周知,唐伯虎是苏州大才子,可是秋香呢?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一个人,但她不是大户人家的婢女,而是当时金陵的名妓。秋香,本名林奴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当时她还被誉为“吴中才女”。
值得一提的是,秋香与唐伯虎是同时代的,但据考证,她至少比唐伯虎大二十岁。唐伯虎16岁出道时,不可能在金陵秦淮河上遇到秋香。
苏州八次建都?
苏州虽然在历史上从未成为中国统一王朝或重要王朝的首都,但也曾7次成为王侯、宰相、王国政权的首都和州府,300多年来一直是重要王朝的首都。
具体来说:春秋时的吴国都城、战国时的越国都城、沈朝时的楚国都城、西汉时的荆国都城、东汉末年的政治中心孙氏、两晋时的吴国都城、元末张士诚的都城、南宋时的赵构都城。
神秘的苏州比我们看到的还要多。看完这些冷知识,相信你对这座城市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