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发展史是怎样的?
1.原始社会初期,先民们仍以渔猎采集为生,活动范围仅限于近水地区。
但是因为他们没有一定的工具,所以他们不能在深水中捕鱼,也不能在河对岸捕猎野生动物。不仅如此,万一发洪水,他们连命都保不住。
恶劣的环境和生存本能迫使人类进行思考,人们开始寻求一种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工具,以便猎取更多的食物,克服洪水的危害。
然而,什么东西能浮在水面上而不沉呢?与自然的长期斗争不断增加了人们的智慧,自然现象的反复出现也给了人们一些启示。
“古人见落叶,以为船”(《世本》),“古人见浮木,知其船”(《淮南子说山训》)。古人终于意识到有些物体是漂浮的,自然漂浮物成为人们创造船具的最早诱因。
2.古人经过长期实践,创造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木筏,是用树干或竹子绑在一起的扁平物体。
原始人在实践中认识到,单一的竹木虽然有浮力,但由于形状为圆形,面积较窄,承载能力有限,很容易在水中滚动。如果把几根竹木绑在一起,就能在水中平稳漂浮,增加运载能力,既能载货,又能载人。
继以木编为筏之后,便有了《木船》(易经)。
“厝”是切割镂空的意思,“舟”是指古代船只的直接祖先——独木舟。
它是用单根树干挖成的小船,其制造过程是:先选取又粗又直的树干,在不打算挖的部分涂上湿泥,然后用火烧烤未涂湿泥的部分,呈焦炭状后,用石斧等工具凿去,使松散的焦炭层迅速“切开”,以此类推,最终“切开”单根树。
有了船,人们还不能在水中自由行驶,必须有工具推动独木舟前进。
“劈木为掴”(《易经》)指的是古代制作船桨的方法,“劈”就是砍。
“快,快拉水使舟疾”(《释名释舟》)。
砍柴做桨来推动小船。
在舵出现之前,桨也起到了控制方向的作用。
只有当独木舟与桨相匹配时,人们才能在水上自由活动。
“舟之利不可助,利天下而深远。”(《易经注》卷四)独木舟出现的具体时间还不能确定。
3.但在197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一把全木质的木桨,说明中国最晚在7000年左右就已经使用了独木舟,也说明中国发明和使用船艇的历史比车马还要早几千年。
木筏和独木舟不是理想的水上交通工具。
筏子的干舷很低,载重大的时候,筏子就没入水中。
独木舟的尺寸受到木材的限制,很难通过改进独木舟的形状来提高划独木舟的速度。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不仅水上运输活动越来越频繁,载重也越来越大,木筏和独木舟的“缺点”也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
在独木舟的基础上,人们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船——木船。
木船的出现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中国商朝。
商代甲骨文中的船字是象形文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代船只的结构:它不是由单块木头制成的船,而是由几块木板拼装而成的木船。
这说明最迟在三千年前的商代,中国已经完成了从独木舟到木船的转变,此时的木船已经有了成熟的形态。
当然,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奴隶们长期实践、不断完善、逐步创新的结果。
原型木船很简单,无非是在独木舟的基础上加木板,扩大独木舟的载重能力。
这种改进的独木舟已在考古资料中发现。
65438年至0975年,江苏武进出土一艘汉代木船。它的船体由三块木头制成,与原始独木舟的形状大相径庭。
以后人们干脆抛弃独木舟,直接用木板造船。
以上是船舶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