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和鼓浪屿有什么故事?

在鼓浪屿的阳光岩,高大的石壁上刻着“鼓浪屿洞”、“天风海涛”等字样。从这里,你可以看到一扇石门,它是由郑成功建造的。寨门右侧有一块巨石,顶部平坦,刻有“渤海雄风”四个大字,是郑成功练习水师的水上操作台遗址。

水台前,龙头街到永春路一带曾经是一片沙滩,涨潮时军舰可以直接进来。郑成功站在水上平台上发号施令,指挥演习。今天在厦大鲁迅纪念馆前,有一个大操场,是郑成功训练场地的旧址。当年,武场东北侧和西南侧的山头上有一堵墙,墙内是一个总面积五万多平方米的大校场。在大学校园的旁边,厦大群贤楼里有一个武馆,郑成功每天都在那里召集士兵练习和复习。

原名森,福建南安石井人。出生于1624,聪明好学,身材高大,被郑氏家族视为“千里马”。二十岁时,吴三桂率清军入关,南下长江。大江南北,各地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清斗争。

第二年,的父亲郑之龙、黄道周等在福州建立明宗室,以唐王朱为皇帝,建立了龙吴政权。龙武帝见年轻有为,忠心耿耿,就封他为朱,并成功地改了名。因此,他被尊为“国之姓”。1646年,清军逼近福建,郑之龙决定投降。郑成功拒绝听,并带领一些士兵离开金门,发誓他们的军队在海上,展开了反对清朝的斗争。

此后十余年,他以金门、厦门为根据地,建立政权,招兵买马,训练军队。前面提到的厦门的那些训练场地,都是当年遗留下来的。清政府逮捕了郑之龙,并强迫他派人去投降郑成功,但遭到郑成功的严词拒绝。他亲自带兵数次,入侵广东、浙江等地,清军大败而逃。1659年,张煌言又调兵遣将,浙江的反清将领,联手北伐,连破瓜州、镇江,直抵南京城下。后来打了败仗,不得不回到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