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简介?

长平之战简介?

长平之战被称为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之一。冷兵器时代能达到长平之战的歼灭很少,以后的战争也很少有战役能达到长平之战的牺牲人数。

长平之战的惨烈不仅在于阵亡人数,更在于秦将领对待长平战俘的方式。白起作为战胜国秦国的将军,在赵国杀了四十万人。很多人认为埋葬就是活埋,这也让长平之战的惨烈达到了一个顶峰,就像秦始皇后来的焚书坑儒一样,为后人所诟病。

惨烈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最受关注的是40万人白白牺牲,但实际上并没有像很多人想的那样被活埋。根据后来学者的调查,其实里面的尸骨在下葬之前就已经死了,因为里面的尸体大部分都是零碎的,显然不是活埋的完整尸体。

杀死40万人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被后人指责的焚书坑儒,并不是把天下儒生都抓起来活埋,而是反对秦始皇的统治。然而这群人也挖了一个巨大的坑。当时周围的血都染红了,但是传说中40万人被活埋的地方并不是很大,而且根据当时的记载,也没有明确说像焚书坑儒。

即使40万人没有被活埋,但这40万人确实是被秦军杀死的,即使被抓,为了方便把尸体扔到坑里也是极其残忍的手段。与此同时,赵国损失了40万人,而秦国也损失了20万人。这个数字在热兵器时代已经很高了,冷兵器时代人口不多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40万人可以说是消耗了赵国大部分的成年男子,极大的阻碍了赵国的发展。

这只是战场上的反映,长平之战对赵国的老百姓是毁灭性的打击。长平之战几乎让赵名存实亡,国内百姓苦不堪言。人民除了在战场上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接受被敌人侵略的痛苦。当时,赵国成的水被鲜血染红,造成了无数的伤亡,人们整天都能听到哭泣的声音。

长平之战的起因

原因亲自看也不算太复杂。毕竟诸侯争霸期间最重要的就是战争,而赵国被秦国选为第一目标之一,就是因为赵国的存在阻碍了秦国的利益。本来秦国的目标是韩国,但是一切顺利。按照这个过程,韩国很快就会被毁灭。

然而,韩国的君主宁死不屈,甚至跑到邻国赵求救。韩国给赵国提供土地,无非是寻求庇护。然而,获得这块土地并不容易。秦国作为当时的霸主,当然不可能容忍赵对韩国的帮助。一旦赵国接受了,秦国的目标就变成了赵国。

当然,韩国也明白这个道理。对韩国来说,这是一场殊死的斗争。以当时赵国的实力,很难与秦国对抗,但也能支撑一个时期。赵国的郭俊也认为赵国的实力可以和秦国相媲美,赵国不会输给秦国,所以他接管了南韩的土地。

这下真的惹怒了秦国,马上把矛头指向了赵国。不可否认的是,赵不仅有先天优势,还有众多名臣大将。秦国要赢赵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是打持久战,吃亏的是秦国。但对秦国来说有个好消息:赵国的君主昏庸。

君为天,臣子再有才能,一旦不被君所信任,也就失去了作用。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秦国在长平之战中打败了赵国。

长平之战的影响

长平之战的做法无疑是残酷的,是秦国威慑他国的一种方式,但也是不人道的。本来一开始军阀斗争甚至要有战帖,讲究的是师出有名,但是随着斗争越来越激烈,这样的事情就不再讲究了,这也标志着礼崩乐坏。

但在之前的战争中,诸侯之间的斗争有多激烈,都是默默的跟随着“祸不及民”。一般战场上的事情都是在战场上解决的,不会影响到城里人。就连伍子胥攻打楚国的时候,也是为了城内百姓而强调“无”。

但长平之战彻底打破了这种潜规则,它把对无辜百姓的烧杀抢掠公开化了。本来这样的事应该受到谴责,但秦在这之后成了一种威慑。这是残酷而可怕的,也标志着原有的礼乐体系的彻底瓦解。

对于长平之战,大多数人认为太过残酷。虽然大部分责任在赵本身,但秦的处理方式也让人觉得秦冷血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