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塘的历史和现状
元代官财场改为官财检署,明代改为官财检署。直到康熙元年(1662),为防止沿海居民帮助郑成功在台省的政权,清政府实施移界令,强迫沿海居民向内陆移动50里,盐场废弃。虽然康熙八年(1669)取消了搬迁令,但由于搬迁居民不熟悉烹盐,盐田无法恢复到以前的规模,最终被废弃。
这个盐场给当地带来了一笔官财,有居民称之为“官塘”(意为“官财盐池”)。从1953到1954,港英政府开始把这个地区发展成为香港的一个主要工业区,并开始使用“观塘”这个名称。1979年,香港地铁通车,观塘站设立,观塘成为当地最常见的名字。
在1950之前,观塘是一个相当贫瘠的海湾。香港政府在观塘外海开始填海工程,为制造商提供土地,并于1957完成。填海部分(即观塘南部)用作工业用途,成为观塘工业区。最初观塘工业区只有架空电线,1960改为地下电线。
随着观塘区人口的增加,观塘区已有多个公共屋落成,包括牛头角、蓝田、秀茂坪等。、以及李顺庄园等一批住宅区建在秀茂坪山上,称“司舜区”(旧称武顺区)。1970年代,随着观塘工业的发展,香港政府修建了地铁早期改线系统(现称港铁观塘线),并于1980年代通车..
步入1990年代,随着制造业的“夕阳”,大量厂房空置,观塘站附近的一部分被改建为商业大厦或仓库,但沿海大部分地区空置。观塘区有不少住宅楼宇日渐老化,其中牛头角、蓝田、秀茂坪等公屋村均已重建。其他私房也是如此。因此,1998年初,土地发展公司(现市区重建局)提出观塘市中心重建项目,但至今仍未落实。到2005年6月5438+065438+10月,市区重建局宣布成立观塘区谘询委员会,为计划的实施做准备。房委会也宣布希望在油塘社区发展类似太古城的综合社区发展,以满足居民的需求。观塘区位于九龙半岛东部,北临狮子山,南临鲤鱼门,东临飞鹅山蜿蜒小径,西临旧机场跑道以北的海岸。面积11.26平方公里。
观塘区包括观塘市中心、牛头角、九龙湾、秀茂坪、蓝田及油塘。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的盛大节日,相信全中国的人都不知道。然而,在香港庆祝农历新年在习俗和气氛方面与传统的完全不同。
近年来,很少有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期间在家里贴春联和年画。相反,他们在一些商店或家里张贴了“生意兴隆”和“安全进出”。即便如此,贴春联、年画的初衷和贴春联、年画是一样的。希望来年一切顺利,平安无事。
此外,舞狮和龙灯还会出现在新界的一些乡村和村落,新年在市区街头很难看到大型的舞狮和龙灯。至于放鞭炮和鞭炮,在香港是禁止的。但从1982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晚上都会在维多利亚港举行盛大的烟花汇演,这是一个十多年来迎接春节的节目。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期间有许多关于吃饭的习俗,而且大多数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圆饭”,通常是在家里,全家人会在除夕夜聚在一起享用晚餐。饭后大节目的首选相信是逛花市。农历新年期间,港九的花市很多,其中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规模最大,最热闹。香港人习惯饭后逛花市,除夕夜人山人海,大家会一起过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就是收“利”孩子。春节期间,到处都能听到笑声。“礼”原本是一种“好事”,基于吉祥如意,也成为春节期间与亲戚们不可或缺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