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在古代有哪些名字?
太原最早属于北唐,公元前497年称晋阳。位于今古城营,秦代太原郡,汉武时期并州刺史。太原直到公元979年还使用并州。宋朝灭晋阳城,夷平晋城,就在现在的北营马连营一带。
早些年,太原、晋阳不能作为称号,只能改为锦州军事。77年后,太原府、阳曲县府、并州府迁至太原,太原市从此称为阳曲县。
1000年过去,阳曲县就是现在的太原,太原县就是现在的晋源区!于是就有了宋以前晋阳是太原市,宋以后城阳是太原市的说法!
汉文帝称之为龙千之地,高欢父子称之为北朝霸主,李氏父子称之为龙兴之地,称之为唐北都,宋称之为中原龙城之钥。这个名字在宋代也是晋阳的尊称!
太原别称“晋阳”、“并州”。
晋阳,《水经注·金水注》说“城在金水之阳,故称晋阳”。它的演变在前面已经详细描述过了,从赵建开始到隋唐达到顶峰,持续发展了65,438+05个世纪。直到宋初,长期被太原郡和太原府统治,甚至被称为“太原”。
是唐明镇新建太原的前身,与原晋阳太原府仅一河之隔。人们很自然地把晋阳作为太原的别称。今天太原的晋阳堡、晋阳湖、晋阳饭店,都取自古晋阳城的含义。
沙奇霍科
并州、并州:《李周治房事》说大禹平定水患,分天下为九州,为州之一,使之为今河北中部、山西中北部。《晋书·地理志》说“云若合,则在两谷之间”。
从汉魏到唐宋,国家长期沿着古制合并;历代管辖不均,逐渐收紧到汾河中游,管辖晋阳太原府。到并州建制被撤销时,习惯上仍叫“并州”。
明代江南诗人蒲元写过《并州寒食》:“梦者离家千里,感寒食在并州。”只是这样,并州就一直作为太原的别称,简称太原为“联”。
沙奇霍科
新闻报道经常说“...合并“和”...要合并”,这意味着他们到达了太原。今天太原的“并州路”和“并州剧院”。“并州宾馆”等。,也涵盖了这一点。
在古代,太原也被称为大夏,徐霞,平阳和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