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使用史

1877年,巴斯德和儒贝尔首次意识到微生物产品可能成为治疗药物,他们发表了普通微生物可以抑制尿液中炭疽杆菌生长的实验观察结果。

1928年,弗莱明爵士发现了能杀死致命细菌的青霉菌。青霉素治愈了梅毒和淋病,在当时没有任何明显的副作用。

从65438到0936,磺胺的临床应用开创了现代抗菌化疗的新时代。

链霉素,第二种抗生素,1944从新泽西大学分离出来,有效治愈了另一种可怕的传染病:肺结核。

氯霉素出现在1947,主要是针对痢疾和炭疽治疗轻度感染。

四环素出现在1948,是最早的广谱抗生素。当时好像不需要诊断就能有效使用。如今,四环素基本上只用于家畜养殖。

1956礼来公司发明万古霉素,被称为抗生素最后的武器。由于对G+菌的细胞壁、细胞膜、RNA具有三重杀菌机制,不易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

喹诺酮类出现于1980年代,与其他抗菌药物不同,它破坏细菌染色体,不受基因交换抗性的影响。

1983,转基因细菌成为抗生素的主要手段。原始样品的纯度提高。

在1992中,这种药物的一个变种因引起肝肾功能障碍而被美国禁用,但在发展中国家仍在使用。

反复使用抗生素可能会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这是杜绝滥用抗生素的原因之一。科学使用抗生素是有针对性的。通常建议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极度敏感的药物,避免盲目性,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