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青海

2021 9月10-12,青海自驾游两日游。

从2012开始,我去青海旅游了三次,去过大部分景点,但是5A还是有两个景点,分别是海东互助县的土族家园公园和海北祁连县的阿米东所景区。本来今年宰牲节假期计划在青海油菜花盛开的7月完成,一起游览格尔木的察尔汗盐湖、大柴旦翡翠湖、年宝玉,从而基本游遍青海,但由于公务接待原因,宰牲节假期行程未能实现。9月的第二个周末,我闲来无事,就用了两天时间先打卡了两个5A景区。

第1天

9月10上午10抵达西宁,机场取车,直接前往52公里外的互助土族家园公园景区。

互助土族家园公园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距青海省省会西宁市31公里,规划总面积6.8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旅游区3.25平方公里。景区包括天佑德中国青稞酒之源、彩虹部落土族园、纳顿庄园、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小庄土族民俗文化村五大核心景区,分别展现了土族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青稞酒文化、源远流长的蒸馏酒文化、古朴纯正的建筑文化、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古朴神秘的宗教文化,是世界上最全面、最纯粹、最真实的。

景区游客中心位于天佑德青稞酒厂左广场。来青海之前没有做足功课,所以对景区没有详细了解。导航直接把我们带到了天佑德青稞酒厂门口,停止了引导。我们以为导航出了问题,就离开酒厂,向右走。景区附近的交通设置有点混乱。本来可以沿着酒厂前面的天佑德大道直接到达核心景区彩虹部落,但是景区被护栏分成了几个通道。在环岛不自觉左转,直接进入右侧车道,前方右转。右转后,我们看到一座宏伟的标志性雕塑在我们面前。我们以为是景区入口,走近了才知道是西边的土家族民俗文化村。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游客中心就在酒厂附近,于是我们开车回去,在游客中心买票后再次返回。返回的时候,因为没有在环岛左转,所以走原路返回,无奈又掉头了。几经周折,我终于来到了屠园门口。本来就是一条不复杂的路,人为把景区搞复杂了,真的很不愉快。

进入景区时,正赶上一群游客,景区为他们举行了欢迎仪式。身着土耳其服装的工作人员向每一位来访者献上了洁白的哈达。我们也加入了这个队伍,陪同导游入园开始游览。

彩虹部落屠园有两个入口,我们从北门进入。导游带领大家从公园左侧开始游览。北门入口为山门式化妆牌楼,飞檐顶部以斗拱模式撑起牌楼上方。这种建筑形式模仿中国建筑,不那么沉重,但更灵活。彩色拱门五彩缤纷,精美夺目。公园里的马路上有很多这样的牌坊,规模小很多,但都是色彩鲜艳,五彩缤纷。园区左边第一个景观是世益德酒厂,互助县老青稞酒作坊,现在也是天佑德的品牌。穿过粉房,来到公园东门,从东门可以到达土古浑大营,这是景区内类似酒店的设施,以蒙古包为住宿。我参观了十八公沟的老油坊和土司马场,然后我进入了赵安广场,这是屠园的中心。广场四周矗立着具有浓郁土耳其特色的木牌坊,中间是表演舞台,柱廊下是观众看台。本来这里每天13: 00都会有土家风情的演出,但是今天游客太少,演出就取消了。赵安广场的西面是茶溪活佛的庭院,像一个农家庭院。大殿里有一尊金光闪闪的佛像,没有活佛方丈。工作人员告诉活佛去塔尔寺办事,要过几天才能回来。活佛院旁边是土族最初居住的庄院。庄院有北屋和东屋。一般是三间卧室,中间一间会客,两边两间卧室。卧室里有一个土炕,中间有一张炕桌,两边整齐地堆放着被褥。院子中间是一个约1.5米见方的祭坛,上面种着牡丹和芍药,中间竖立着一根约5米高的旗杆,旗杆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经幡。店主是个五十多岁的土族人。他是屠园的员工。他住在这个院子里,负责解释和维护。土族人信仰藏传佛教,所以很多宗教习俗都是按照藏传佛教的教义体系来做的。在我看来,最正宗的土族故土——壮阔园就在这里。其他参观项目大多是后期根据发展需要新建或仿制的,缺乏厚重的历史感和沧桑感。

我们参观了庄廓院和附近的土司老水磨。我们还参观了土司府和土司祭坛,这是公园里最宏伟的两个建筑,但没有具体的内容和实物展示,只是一个形式。土族生产生活博物馆展示了土族在手工、纺织、农具、饮食等方面的独特特色,园区内以雕塑形式展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构成了土族独特的生活和发展特色。最后,我们参观了土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这里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土族的历史。土族起源于吐谷浑,属于古代鲜卑族。西晋末年从辽东半岛迁徙至甘肃青海,建立吐谷浑政权。公元7世纪,吐谷浑政权在西域被吐蕃所灭,后一部分与汉族合并,一部分与藏族合并。浩门河流域及河湟地区的吐谷浑人,经过与藏、汉、蒙古民族世代相互吸收融合,成为现在土族的先民,并在元代形成氏族,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所以在土族人的生活习惯中可以看到藏、蒙、汉民族交织的影子。

参观完彩虹部落,我们来到了西边的土家族民俗村,这里有一块巨大的玛尼石,被称为世界第一玛尼石。这块巨石光滑圆润,重达72吨。石身刻有《药师佛咒》、《长寿佛咒》等古印度梵文经文。它有300多年的历史,是这里的镇村之宝。小庄是一个以农家乐为主的景区,内森庄园是一个以餐饮住宿为主的景区,所以我们只是随便逛了逛,就回到了天佑德青稞酒厂,这里的旅游名是“天佑德中国青稞酒源”。将天佑德青稞酒厂的酿酒工艺与屠园结合起来作为一个工业旅游项目,是在这里获得5A资质的前提条件,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景区导游的验证。的确,很多5A景区根本达不到真正的标准,所以想尽办法找了多家景区拼凑,所以认为现在国内的5A景区质量在下降。但从国家层面来说,毕竟旅游业是要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要考虑扶贫和扶持地方经济,所以这些无可厚非。

随着成群结队的游客进入工厂的观光走廊,我们依次参观了酒厂的窖池、蒸馏、灌装、包装等车间,品尝了各种山楂的青稞酒,然后参观了二楼的研发、调味、调制、品酒等中心,了解天佑德的科研水平,最后参观了原酒的储存车间。奇怪的是,我参观了整个工厂,却没有看到一个工人。导游解释说,今天厂里开职工运动会,职工干部都去参加运动会了,只留下厂里负责旅游接待的人。参观了一套程序,对天佑德青稞酒有了详细的了解。

天佑德中国青稞酒源是中国最大的青稞酒生产基地和青稞酒原产地保护基地。互助青稞酒起源于元代,兴盛于明清,发展于近代,兴盛于今日。互助县人民政府在“天佑德”、“永清和”等八个作坊的基础上组建国有互助县酒厂,11年成立股份公司,在深交所上市,股票简称。目前,公司注册资本4.5亿元,总资产6543.8+0.8亿元,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员工1.8万余人,年生产能力6543.8+0.5万吨青稞酒。公司生产四大系列青稞酒:互助、天佑德、八坊、永庆和。公司以“天佑德”为通用商标。据公司介绍,“天佑德”来源于北京故宫太和殿“建完美世界”匾额的底线“天道常恩君,常守之,恳切求和”。

游完土元,已经是下午15: 00,还要赶往276公里外的祁连县城。过了大同和门源,一路都是山川环绕。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19: 30到达祁连县城,入住祁连宾馆。三年前,我们去青藏旅游的时候,去了祁连县的卓尔山,就住在这家酒店。当时游完卓尔山,曾经看到过阿米东所景区的标志,但当时没有5年游遍全国的想法,就没有继续游览。没想到三年后又故地重游。

第二天

早上8: 00出发,先在祁连县城浏览,然后前往14公里外的阿米东所景区。阿米东所景区来的时候其实就在路边,但是周围没有酒店,只能住在县城。

阿米东索在藏语中是“山神”的意思,又称“千兵岗”,当地人都称之为“牛心山”或“小东索”。阿米东索海拔4667米,距祁连县八宝镇绝对落差1.880米。祁连藏族尊阿米东索为祁连山神之王。

大约20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景区的游客中心。现在是旅游淡季,因为疫情防控,游客更加稀少。所以景区的观光车已经关闭,允许自驾进入景区。作为景区的第一批游客,我们是签了安全协议才进入景区的。景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景区的路线是12 km,走到玻璃栈道就到了终点,可以原路返回。

沿着景区公路进入阿米东所,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比较宽阔的山谷,山坡两侧断断续续的山谷中有高山林带,林带中遍布高山草甸,山坡下有成片的农田。现在是秋天,草原已经变黄,农田已经收割,森林是深绿色的。如果是在夏天,应该很像新疆那拉提草原的景色。之前看过一些攻略,描述了阿米东索的夏日风光:山下麦浪滚滚,鸟鸣花香,一派高原山谷春意盎然的农家景象;山下绿草如茵,是绝佳的牧场,有“祁连山下好牧场”的美誉。但是现在是初秋,夏天不存在了,秋天有点萧瑟。清澈的小溪欢快地从山上奔流而下,蜿蜒在山谷里或冲出一片滩涂。在滩涂的中央,有许多灌木错落有致,亭亭玉立,枝繁叶茂,像盆景树。这是阿米东所的盆景湾,也是景区为数不多的景点。欣赏着两岸河谷的美景,我一路走在蜿蜒的山路之间,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万佛崖底。平缓的山路突然变得陡峭起来,就像川藏线的72拐。几经辗转,来到万佛崖。有一条木栈道通往悬崖的一侧,在悬崖的一侧可以看到一片崎岖的石林。我们没有看到玻璃栈道,就继续走了几公里,看到山路往下走,远远看也没有景观,就给景区打电话,得知玻璃栈道在万佛崖景区。于是我们掉头走木栈道去参观万佛崖。走到木栈道的尽头,有一个玻璃观景台,由一条短玻璃栈道和木栈道连接。原来这就是工作人员所说的玻璃栈道。虽然不是阿米东索的制高点,但却是最好的景点。这也是阿米东所最神奇的地方。周围的山一般都是弯曲的山峰,坡度平缓,草原覆盖,但这里突然出现了光秃秃的悬崖石林地貌。悬崖之上,石林石芽之林自上而下有序排列,犹如一字排开的岗哨和成群的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大自然神奇的造物之手是无穷无尽的,它可以为所欲为。它会用一只笔创造出这令人惊叹的景观。由此,我觉得阿米东索的藏语意思“千兵驿站”更符合这里景观的象征意义,一个传说也印证了这一点。传说格萨尔王在堂国作战,降服白帐王后,将神圣的佛教传播给堂国众生,并给予印心加持,凌国军队迁回朝鲜,留下数千名士兵在此山顶站岗。后来哨兵首领变成了护边的山神,“千兵哨”就这样诞生了。除了观赏万佛崖,这里也是欣赏阿米东索全景地貌的最佳景点。蜿蜒的河谷、绿草如茵的山坡、微微发黄的山脊,是蓝天白云映衬下的阿米东索本色。虽然此时还不是盛夏,但秋天的Amidongso却另有一番韵味。

我们花了两个多小时完成了阿米东索风景区的游览。现在是10: 30,回西宁只要四个多小时。我们还有很多时间。于是我们计划在回来的路上先去祁连县的阿柔寺看看,再经西宁返回,去黄南州尖扎县的坎布拉森林公园看看,这样我们之前的行程就走遍了青海。

阿柔寺距离阿米东所约14公里,就在302省道边上。阿柔寺又称阿历克寺,起源于最早的阿柔部落,现在阿柔部落已经演变为祁连县阿柔乡。阿柔乡是藏族牧民乡,辖草达坂、青阳沟、日旭牧区。它靠近卓尔山,也是祁连县最大的格鲁派寺院。阿柔寺既受西藏藏传佛教寺庙传统艺术的影响,又融合了中国寺庙的建筑艺术。寺内有藏传佛教的殿宇,屋顶金碧辉煌,亭台楼阁有汉族的飞檐,圆形的寺庙建筑像粮仓。像大多数大型寺院一样,阿柔寺也有一排八座“八塔”,装饰华丽,屋顶金色,塔身白色。寺庙里不时走出身穿红色藏袍的喇嘛,虔诚的村民在寺庙里祈祷或不知疲倦地转动走廊里的祈祷桶。阿柔寺也被开发成旅游景点,门票15元。虽然不如那些已经成为著名旅游景点的寺庙,但知名度自然更差。但好处是这里的游客很少,所以更庄严、宁静、安详,更适合密集的佛教,这是其他已经成为景点的寺庙所不能及的。

离开阿柔寺,驱车行驶在美丽的祁连大草原上。虽然不是草原最美的夏天,但秋天的草原依然迷人。远处的青山在舞动着空灵的曲线,绿色的彩绘地毯在山谷间铺开,星罗棋布的蒙古包像白色的蘑菇照亮了这片奇幻的草原,游动的羊群成了草原上最灵动的风景。

边走边享受,带着绿色的草原往南走。路过鹅堡镇,我们停下来浏览鹅堡古城遗址公园。在大板山观景台,我们再次停下来欣赏祁连山的壮丽景色,我们一路陪你!

经过6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在下午4: 30到达坎布拉森林公园。遗憾的是,这里正在装修,景区关闭。景区工作人员推荐我们去尖扎的小三亚看看。既然来了黄南州,就不能不回国。既然这是一个受欢迎的景点,我们不妨去参观一下。或许是位置输入不准确,导航直接把我们带到了尖扎县。经过进一步询问,我们知道我们仍然在德姬村,距离县城10公里。

来到德姬村,我才知道所谓的“小平扎三亚”是德姬村的别称。原因是这里在黄河边建起了人工沙滩,设置了遮阳伞、沙滩椅等设施,有点三亚海边的味道,所以被称为“青海人的小三亚”。德姬村属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是中国华能集团重点帮扶的扶贫搬迁村。2017搬迁完成后,华能集团积极探索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培育以乡村旅游为主导、文化与光伏产业深度融合的扶贫特色产业。建成休闲广场、码头、露天沙滩、花海、农家乐、小吃广场等旅游产业,引进中建旅游集团负责商业运营,门票10元,2020年实现旅游收入680万元。2020年7月,德姬村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改委确定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成为当地旅游名片,华能集团由此成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被称为小三亚的露天海滩与三亚的海滩有很大不同,但也很独特。这里虽然没有蓝色的大海,但是有一条蓝色的黄河。没去过贵德,也不知道那里的黄河是什么颜色,但我们八月刚去过甘肃临夏,那里的黄河清澈透明,远远望去碧玉般碧绿。这里的黄河从远处看确实像大海一样蓝,群山环绕,就像一颗晶莹剔透的蓝色宝石。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黄河浑浊不清,但在这里,黄河水完全颠覆了我们的印象和想象。清澈透明,润泽如玉,像云南的抚仙湖,碧蓝婉约。“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些说法在现在的德姬村可谓淋漓尽致。在党的脱贫政策指引下,世代在贫困中挣扎的德姬村农民,依靠黄河的娇嫩之水,不仅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还享受到了沙滩。如此巨大的变化只有在中国的领导下才能实现。

参观完德姬村后,我们在返回前参观了尖扎县,并于20: 00返回西宁。青海两天打卡行程结束,行程97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