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有什么意义?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重要的活的、流动的人类遗产。大运河起源于春秋,形成于隋朝,发展于唐宋。京杭大运河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秦始皇(嬴政)在嘉兴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为以后江南运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自嘉兴治陵水路,过钱塘江,过浙江”。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了一条沟,开了一条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建了汉城,运河及其文化就是由此衍生的。

我们今天说的大运河,开凿于春秋,完成于隋,兴盛于唐宋,理顺于元代,疏浚于明清(开凿于公元前486年,通车于公元1293年),历时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建设过程。隋朝时,杨迪动用百万人口开凿大运河,为以后国家经济和文化的空前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终于在元代成为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交通大动脉。

戴人造天河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继长江之后的第二条“黄金水道”。其价值堪比长城,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申报世界遗产

2006年3月,58位CPPCC委员联名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抢救和保护京杭大运河,并在适当时机申请世界遗产项目。

在这58名委员中,不仅有京津冀等京津冀六省市CPPCC的现任和前任主席,还有两位前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斌和单霁翔。亦舒、王铁成等名人也签了名。

第一发起人刘峰委员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大运河,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图书馆、名胜古迹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它的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极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和文明的最好见证。从保护人类文明的角度来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也是世界公认的。大运河水系绵延千里,纵贯南北,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貌,孕育了丰富的线性文化景观。如果加上没有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会更加丰富。

“如果把它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加起来,某种程度上可以和长城相提并论。”在1985呼吁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郑和罗两位权威专家预测,“我们坚信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成功率非常高。”

"大运河和长城应该成为遗产名录中的姐妹."刘峰委员提醒,但必须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运河的传统功能正在逐渐弱化,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正在被破坏。如果不重视像“申遗”一样重要的保护工作,她的历史、文化、遗迹、自然风光必然会迅速退化、消亡,这对中华民族来说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绝不是某个地方或部门的事。CPPCC委员建议,从战略高度立即启动京杭大运河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成立由相关部委、专家和沿海政府参与并全力支持的研究机构,摸清大运河的“家底”,尽快制定大运河整体保护规划,适时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京杭大运河展现了领先于世界的中国古代水利和航运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孕育了一系列璀璨明珠般的名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巨大信息。大运河和长城都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保护好京杭大运河,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运河的传统交通功能发生了变化,河道、沿江风光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它正面临着城市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严峻挑战。如果不加强保护,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和自然生态环境必然遭到破坏,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将不复存在,这将是中华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抢救和保护大运河,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呼吁

——唤起公众对大运河重要地位和多重价值的社会认知,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的保护意识,总结宣传各地保护和挖掘大运河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经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大运河保护和应用,延续运河文脉和文明。

——从国家战略高度,建立统一协调机构,制定大运河保护法律法规,统筹保护和开发,动员各方力量,实施有效保护,科学合理利用,造福子孙后代。

——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要求,重视并启动京杭大运河申遗工作,以创新的理念正确处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正确处理保护、利用和开发的关系,切实把申遗过程变成加强大运河保护和管理的过程。

——尽快在相关部委、相关专家和沿线城市的全力支持下成立研究机构,收集数据,摸清家底,以严肃的科学态度开展调查评估,向相关部门提出可行性建议。

——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大运河沿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大运河的整体风貌,确保沿线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振兴古运河。

为了更好地保护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将“挖掘”出“数字京杭大运河”

2007年5月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大会提出,我国将在“十一五”期间实施数字京杭大运河工程。

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文化遗产保护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国专家将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京杭大运河民居征集标准,系统开展调查评估,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手段,建立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综合信息系统。

根据《规划》,该系统可在同一地理参考坐标系下管理京杭大运河的非空间数据,通过文字和图形实现统一管理,通过文字和图形实现双向查询和检索,并对影像进行浏览、查询、分析和制图,形成基础信息库,为京杭大运河的保护、研究、展示、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