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制度。
唐初军队以官兵为主,还有北府兵禁军、募兵、边防军、不脱离生产的团兵。政府军士兵。指军政府指挥下的士兵,是唐初军队的主体。汉高祖武德二年(619),开始恢复政府兵的组织,设立若干军宅供骑乘,在贞观十年(636)。唐太宗重组军制,将军宅改名为哲充府。全国最多时有633个(或634个)府衙,其中关内路有261个,占全国府衙总数的40%以上,河东路和河南路次之,其他府衙很少,形成了上届军管重轻的局面。中央统率府兵十二卫,东宫六率。这十二个禁卫是左、右禁卫,左、右萧禁卫,左、右吴禁卫,左、右魏禁卫,左、右领军禁卫,左、右禁卫。分别有一个将军和两个将军。左右卫都收60房,其他卫收40 ~ 50房。东宫六率,即太子左右守率、左右守率、左右扫率,各收3至5房。柘冲府分上中下三个档次,上层1.200人,中层1.000人,下层800人。每个政府有一个队长冲冲,和两个郭毅。每个军政府有4-6个团,200个团(有时300个团)和一个上尉。每个团下辖两个旅,100人,旅配备旅长。每个大队有两个队,每个队50人,每个队有自己的队伍。每队分五个火场,10人,火场长。府兵总叫禁卫,善弓马者多骑,其余为步兵、矛兵、步兵。政府的兵平时会讲武术,练射击,尽量在上次之前看完。每年冬天,军政府都会组织教战。政府军士兵的主要任务是轮流留守首都长安,然后外出作战或防守边防政府军士兵,根据离长安的远近确定时间,如5oo五次,1000七次,1500八次,即把整个政府军士兵分成五组、七组或八组,每次轮流在首都待一个月。兵役与农业生产的紧密结合,体现了军、农、台的历史特点,既减少了国家开支,又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进步。官兵制度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高宗之后,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均田制遭到破坏。再加上兵荒马乱,政府体系急剧衰落,政府军兵败如山倒。冰墨。是唐初临时征召平民组建的军队。也叫招人,招人,招兵。一般都是选有钱有才能的人当将军,推荐前朝官员(不是现在的文武官员)、功勋官员或者有才能的人当各级将军。士兵招募的装备由当地政府供给,不足的话由本人提供或者亲戚邻居资助。因为政府军士兵主要是几次去首都驻宿卫,而从事征兵的士兵数量有限,所以很多战役都是以征兵为主。例如,高宗征服辽东,一次派出50支后备部队,大部分是通过招募士兵。玄宗统治时期,边境沿线城镇有60多万士兵,其中征召的士兵比例很大。招募士兵守卫边境的年限并不固定,有时长达五六年。
皇家卫队
除了带领府兵(南雅皇军)保卫首都的十二禁卫外,还有为守卫皇宫而成立的北雅皇军。北衙的皇军本来是元朝的,后来又从卫世坚那里补充或征召。太宗在玄武门周围扎营,史称“飞骑”。其中,百善射、肖剑入选“百骑”,武侯扩充为“干骑”,中宗改名为“万骑”。高宗和唐玄宗分别建立了左右羽林军和左右吴龙军,官员和名称与朱伟相同。从那时起,苏宗就控制了神武军队。史书将林玉、龙武、神武合称为第六军。
边防部队
驻军部队由边防、警备区、镇、警备区军事机构管辖。城镇和驻军分为上、中、下三级。500人到镇上,300人到镇上,不到300人到镇上。50人在驻军。30人在守备,不到30人在守备。各镇、警备区分别设镇将军、副镇将军、警备区长官、副警备区长官各一名。自高宗皇帝以来,军队和卫队的数量逐渐增加。每个大使和副大使率领的军队比城镇和卫戍部队还多。随着边境防线的延伸和频繁的战争,我们的特使被任命为边境地区的最高指挥官。靖云二年(711),何巴延思首次被任命为我们的河西使节,也就是军区固定长官。至大宝九年,边区已辖安溪、北庭、河西、朔方、河东、范阳、平陆、陇右、建南、岭南。
团结饼
土团又称团训,是长期不脱离生产的地方武装,受州刺史控制。696年,武侯田童万岁元年,为了保卫契丹,开始在山东周边各州设兵。阳历元年(698年),河南、河北组建武装骑兵团,防备突如其来的嚣张气焰:每150户招募15人一匹马。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年),兵团士兵春夏返农,秋冬跟随,服役期间发给粮食和咸菜。各地的招聘人数也在增加。被团化的士兵不进入军队,一般在自己的领地内防守,或者要被抽调去配合战斗。当军事任务结束后,他们将被监禁去种田。
晚唐时期的军队
主要是厕神的六个军和藩镇的士兵。神策军原是甘肃临洮县的边防军。安史之乱爆发,厕神军队前往中原平定叛乱,驻扎陕西。后来进入长安禁园,晋升为内廷。贞元十二年(796),神策军分为两军,宦官窦文昌、霍贤明分别被任命为左、右厕神禁卫军中队长,从而形成了宦官指挥神策军的固定体制。宦官进一步控制了左、左有功龙武、左有功等少数六军。神策军在宦官的指挥下,慷慨解囊,发展到654.38+0.8万余人,分别驻守京城和北京西北的城镇,在保卫唐朝和平定地方动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唐朝末年,在黄巢义军的进攻和朱温的许可下,被消灭。
藩镇军,即节度使指挥下的军队。唐朝后期,全国各地有四五十个藩镇,都有军队,少则几个,多则几个干部,多达65438+万人。各氏族的日耳曼士兵,驻扎在不同的地区,担负着不同的任务,分为雅兵(又称、亚中军、亚内兵,驻扎在我省)、雅洋兵(又称洋兵,驻扎在我省外城)和洋镇兵(驻扎在某县关津镇)。牙兵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亲兵,数量多,战斗力强,对唐朝社会政治影响很大。比如和硕镇的牙军,长期以来就是世袭父子,互相通婚,享受各种政治经济特权,形成桀骜不驯的骄傲集团,动了轨道发动兵变,驱逐将领,或者支持节盗土地,反叛朝廷,情节极其严重。
一、最早的旗兵。旗兵是清朝原始的军事制度。起初只有四面旗,按颜色分为黄旗、白旗、红旗、蓝旗。后来又增加了四面旗,分别是黄旗、白旗、红旗、蓝旗。原来的黄、白、红、蓝称为真黄旗,真白旗、真红旗、真蓝旗为左翼,镶嵌黄色的四旗为右翼。这是清朝入关前的原力,统称为“两翼八旗”。后来由于蒙古的依附,减少了“蒙古八旗”,原来的叫“满洲八旗”。入关后,明军投降整编。有“汉军八旗”。这24个旗的士兵总数是* * * 28万。现在想想小说或者评书里一战死了几万人,什么几十万都是骗人的,因为总共才28万。
清朝统一中国后,旗兵中最基层的部队被划为“禁旗”。禁旗的都是长白山下修天下的兵。他们负责北京的安全和国防责任,无异于中央军。其余汉、蒙、满等24旗,约20万人,驻扎在各省和重要城镇,以为压制汉族的军事力量,称为“八旗守备”。
旗营官兵世袭,生而食之。数字传后,极其腐败,列为兵士,不知弩为何物。
第二,绿营背后是旗兵。绿营的制度完全仿照明朝的制度。官兵都是汉人。因为使用的旗帜是绿色的,所以被称为绿营。最原始的编制是所有明朝降下来的军队和收编的队伍。重组后也很体面。因为这支军队熟悉内地的地理和人情,清廷用它来镇压汉人非常有效。普通人只好借绿营骑在人民头上,因为只要考上了武学,就可以当绿营总督,虽然不知道也没关系。
绿营归兵部管辖,国军兵营可分为“在京”和“在外”。“北京绿营”由布军(即九知府)指挥;分为左右两翼,各有一名总连长。在总连长之下,还有中尉、将军、游击队员、指挥官、警备军官等军官。另一部分在绿营,北京,属于漕运总督,专职负责保护漕运,职务等同于路警。至于“绿营”,则是各省直属,由省长或总督控制调度。所以各省督抚的官衔是“控军务,管俸禄”,意思是绿营。绿营的军官有省长、连长、中尉、将军、游击队、指挥官、驻军、指挥官、指挥官、合同工。军队编制以营为单位,一人负责,每个营500人。中国绿营总人数约50万。
绿营和戚颖,都叫“军控”,都是国军。由于军队的腐败无能,太平天国在方兴未艾的时候如日中天。旗帜阵营和绿营被淘汰。
第三,为了镇压太平军,出现了“团练”,通常说是湘军和淮军。
旗营、绿营成为废营,曾国藩招募土著实行“永营”,后来以镇压太平天国湘军、淮军而闻名。这场战争的表现结果是,团练实际上取得了国军的地位,旗营名存实亡,绿营只存在,团练也就成了清廷镇唯一一支对外防御的力量。应永的“布勒”法是明代戚继光的遗风,以弓、箭、刀、矛为主要武器,鸟枪和火系为辅助。淮军李鸿章延用英国人戈登训练洋枪,是为中国采用新式军械的开始。
第四,由于对外战争失败,袁世凯被用来训练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