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是什么?

以太是一个历史名词,它的含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在古希腊,以太指的是蓝天或高层大气。在宇宙学中,它有时被用来表示占据天体空间的物质。17世纪的笛卡尔是一位对科学思想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哲学家。他首先把泰引入科学,赋予它一些力学性质。

在笛卡尔看来,物体之间所有的力都必须通过某种中间物质来传递,不存在距离效应。所以空间不可能是空的,它充满了以太这种介质。以太虽然人的感官感受不到,但是可以传递力的作用,比如磁力,月亮对潮汐的作用。

后来以太作为光波的负载,很大程度上是和光的波动理论联系在一起的。光涨落理论首先由胡克提出,惠更斯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直到20世纪初),人们对波的认识仅限于某种介质的机械振动。这种介质叫做波的载荷,比如空气就是声波的载荷。

由于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惠更斯提出携带光波的介质物质(以太)应该充满包括真空在内的所有空间,渗透到普通物质中。除了作为光波的负载,惠更斯还用它来说明引力现象。

牛顿不同意胡克的光波理论,但他也像笛卡尔一样反对超距作用,承认以太的存在。在他看来,以太不一定是单一的物质,所以它可以传递各种功能,比如产生电、磁、引力等不同的现象。牛顿也认为以太可以传播振动,但是以太的振动不是光,因为当时的光的波动理论无法解释光的偏振,也无法解释光为什么直线传播。

18世纪是以太主义衰落的时期。因为法国人笛卡尔拒绝了万有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牛顿的追随者起来反对笛卡尔的哲学体系,于是和他的以太论一起加入了反对派。

随着引力平方反比定律在天体力学中的成功,以及探索以太的实验没有取得实际结果,超距作用的观点开始流行。光的波动理论也被抛弃了,粒子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到18世纪末,证明了电荷之间(以及磁极之间)的作用力也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电磁以太的概念被抛弃了,超距作用的观点也在电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公元19世纪,以太论得到了复兴和发展,它首先从光学开始,主要是托马斯·杨和菲涅尔工作的结果。杨用光波的干涉解释牛顿环,在实验的启示下,提出了1817中光波是横波的新观点,解决了长期以来波动理论无法解释光的偏振的难题。

菲涅耳用被动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的衍射现象。他的理论方法(现在常称为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可以正确计算衍射图样,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菲涅耳进一步解释了光的双折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1823中,他根据杨关于光波是横波的理论,以及他自己在1818中关于透明物质中乙醚的密度与其折射率的二次方成正比的假设,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推导出了关于反射光和折射光振幅的著名公式,很好地解释了几年前布鲁斯特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

菲涅尔对以太的重要理论工作之一,就是推导出光在相对以太参照系运动的透明物体中的速度公式。1818年,为了解释阿拉戈关于星光折射的实验,他提出了透明物质中以太的密度与物质折射率的二次方成正比,他还假设当一个物体相对于以太参照系运动时,只有其内部超出真空的那部分以太受到该物体的驱动(以太部分牵引假说)。利用菲涅耳的理论,很容易得到运动物体中的光速。

19世纪中期,为了显示地球相对于以太参照系的运动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测量地球相对于以太参照系的速度,进行了一些实验,但都得到了否定的结果。这些实验结果可以用菲涅耳理论来解释。根据菲涅耳运动介质中光速的公式,当实验精度只达到某个数量级时,地球相对于以太参照系的速度就不会在这些实验中表现出来,但当时的实验没有一个达到这个精度。

经过杨和菲涅耳的工作,光的波动理论奠定了它在物理学中的地位。随后,以太也在电磁学中获得了地位,这主要归功于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贡献。

在法拉第的思想中,功能是逐渐传递的这一观点有着非常坚实的地位。他引入了力线来描述磁效应和电效应。在他看来,力线是现实存在的,空间充满了力线,光和热可能是力线的横向振动。他曾提出用力线代替以太,认为物质的原子可能是聚集在一个点心附近的力线场。在1851中,他写道:“如果我们接受光以太的存在,它可能就是力线的载荷。”但是法拉第的观点并没有被当时的理论物理学家所接受。

到19世纪60年代初,麦克斯韦提出了位移电流的概念,进而提出了一组描述电磁场普遍规律的微分方程,后来被称为麦克斯韦方程组。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得出电磁场的扰动以波的形式传播,电磁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每秒310000公里,与当时已知的光速在空气中的速度一致,在实验误差范围内。

麦克斯韦在指出电磁扰动的传播与光的传播相似后写道:“光是产生电磁现象的介质(指以太)的横向振动”。后来,赫兹用实验方法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光的电磁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波的性质,使以太不仅在电磁学中获得了地位,而且电磁以太和光以太是统一的。

麦克斯韦还设想用过多的机械运动来解释电磁现象。在他1855的论文中,他把磁感应强度比作以太的速度。后来他接受了唐慕孙的观点,改为磁场做旋转,电场做平移。

他认为以太围绕磁力线旋转形成涡旋元,相邻涡旋元之间有一层带电粒子。他还假设当这些粒子偏离其平衡位置,即存在位移时,会对涡元中的物质施加一个力,并引起涡元的变形,这就代表了静电现象。

电场和位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想法。唐慕孙曾把电场比作以太的位移。此外,法拉第早前提出,将绝缘物质置于电场中,其中的电荷会发生偏移。麦克斯韦和法拉第的区别在于,他认为不管有没有绝缘物质,只要有电场,就会有以太电荷粒子的位移,位移与电场强度成正比。当带电粒子的位移随时间变化时,就会形成电流,这就是他所说的位移电流。对于麦克斯韦来说,位移电流是实电流,但现在我们知道它只有一部分(极化电流)是实电流。

在此期间,建立了其他以太模型,但以太主义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如果光波是横波,那么以太应该是弹性固体介质。那么为什么天体运行没有阻力呢?有人提出了一种解释:乙醚可能是一种像蜡或沥青一样的可塑性物质。它的弹性足以像固体一样以光速振动,但它像流体一样像天体一样缓慢移动。

另外,弹性介质中除了横波还应该有纵波,但实验表明没有纵波。如何消除以太的纵波,如何获得导出反射强度公式所需的边界条件,是各种以太模型中长期争论的难题。

为了满足光学的需要,人们假设了一些关于以太的超常性质,如1839迈克尔科拉模型和柯西模型。此外,由于不同光频的折射率不同,所以不同频率的牵引系数也不同。这样,每一种频率的光都必须有自己的以太等等。以太的这些看似矛盾的性质超出了人们的理解。

19的90年代,洛伦茨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他把物质的电磁性质归结为与原子相关联的电子的作用。至于物质中的以太,在密度和弹性上与真空中的以太没有区别。他还假设当一个物体运动时,它不会驱动其中的以太运动。但是当物体中的电子随物体运动时,不仅受到电场的作用力,还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而且物体运动时,会有电介质运动电流在其中,所以电磁波在运动物质中的速度与在静止物质中的速度是不同的。

在考虑了上述效应后,洛伦兹还推导出了菲涅耳关于运动物质中光速的公式,但是菲涅耳理论遇到的困难(不同频率的光有不同的以太坊)已经不存在了。洛伦兹可以根据束缚电子的受迫振动推导出折射率随频率的变化。洛伦茨的上述理论被称为电子理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年底可以说是以太主义的鼎盛时期。但是在洛伦兹理论中,以太除了电磁振动没有其他的运动和变化,所以几乎退化成了某种抽象的符号。除了作为电磁波的载荷和绝对参照系,它失去了其他一切具体生动的物理属性,这为它的衰落创造了条件。

如上所述,为了测量地球相对于以太参照系的运动,实验精度必须达到非常高的数量级。到65438+2009的80年代,迈克尔逊和莫雷做的实验第一次达到了这个精度,但结果仍然是否定的,即地球没有相对于以太运动。从那以后,其他实验也获得了同样的结果,因此以太进一步失去了作为绝对参照系的性质。这一结果使相对论原理得到普遍认可,并扩展到整个物理学领域。

在19年末和20世纪初,虽然为拯救以太做了一些努力,但在狭义相对论建立后,它最终被物理学家所抛弃。人们接受的概念是,电磁场本身就是物质的一种形式,场在真空中可以以波的形式传播。

量子力学的建立加强了这一观点,因为人们发现物质的原子和组成它们的电子、质子、中子等粒子的运动也具有波的性质。涨落已经成为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之一,那种只把波理解为某种介质物质的机械振动的狭隘观点被彻底打破。

但是,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20世纪中期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真空不是绝对的,有一个不断波动的过程(虚粒子的产生和随后的湮灭)。这种真空涨落是相互作用场的量子效应。

今天,理论物理学家进一步发现,真空具有更复杂的性质。真空态代表的是场的基态,是简并的,实际真空是这些简并态中的特定态。目前在粒子物理中观察到的许多对称性破缺都是由真空的这种特殊“取向”引起的。基于这一观点,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从这个角度来看,虽然机械的以太主义已死,但以太概念的某些精神(没有超距效应,也没有绝对空虚感中的真空)仍然活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