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豫剧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台湾等十多个省份。它是中国最大的地方戏,在中国地方戏中排名第一。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原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腔”,是从明代中后期开始,在中原地区流行风尚的基础上,吸收“弦绳”等艺术成果发展起来的。因为早期的演员都是用自己的声音演唱,所以起腔合腔时用假声翻起片尾音带,也叫“河南赋”。新中国成立后,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经过几代老艺术家的不断改革创新,正式更名为“豫剧”。1980年举办“豫剧流派汇报演出”,逐渐形成各大豫剧流派,出现了许多描写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这次演出意义重大,从艺术和影响上确立了常香玉为首的锦衣卫崔玛雅五大流派。

豫剧角色由“生而丑”组成。一般来说就是四个学生,四个旦,四个画脸。戏班组织也是以“四生、四旦、四面、四兵、四婢;八场戏,两箱军官,外加四个杂工。”“四个学生”是老学生、大红脸(红命)、二红脸(武命)、小学生;“四丹麦”是郑丹(青衣)、肖丹(花旦、贵门旦)、老聃和帅旦四面”是黑头(副干净)、大脸、两面脸、三面脸(丑)。

早期豫剧乐队文艺场的主要乐器有大弦(八角秦越,演奏家、唢呐演奏家)、二弦(竹质或木质琴筒、木面的高音板胡)和三弦(弹拨乐器)。20世纪30年代,范先生借用山东梆子的伴奏乐队,引进了板胡。大二弦逐渐被抛弃,以男高音板胡为主弦。50年代以后,二胡、琵琶、竹笛、笙、闷子、大提琴等逐渐加入一般的文学领域。有的还加了吊坠和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