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测火星的历史简介
2016 65438+10月11,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正式获得国家批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探测器“田文一号”用于探测火星。
田文一号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火星的绕轨、着陆和巡视,释放火星表面的火星车,进行区域巡视探测。田文1号由一个轨道飞行器、一个着陆器和一个漫游车组成,总重量约为5吨。
截至2023年2月10,轨道器已在火星轨道执行全球遥感科学探测任务两年,目前仍在工作,而祝融仍在冬眠。
2020年7月23日,田文一号探测器被发射到太空,开始了火星探索之旅。2020年7月27日,田文一号探测器在距离地球约654.38+0.2万公里处拍摄了地球和月球的照片。2020年8月2日至2021年2月5日期间,进行了四次轨道修正,在距离约220万公里处获得了第一张火星图像。
2021 2月10,经过202天4.75亿公里的深空飞行,进入火星轨道。2021 5月15日,经过近300天的飞行,4亿公里的行程,田文一号成功降落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第一次在火星上留下了中国的印记,随后要求轨道一号后天继续绕火星飞行。
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在火星表面航行,开始巡视探测。至此,田文一号一次性完成了“绕地、着陆、巡视”三大任务,震惊世界。然而,在此之前,除了美国,没有其他国家的火星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田文一号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独立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中国想要探索火星的原因
1.火星的轨道接近太阳系的宜居带。
在太阳系的宜居带,金星轨道外缘和火星轨道外缘之间,地球几乎在中间,位置最合适,而火星在宜居带的冷边缘。虽然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但金星上的环境非常恶劣,表面温度超过450℃,大气主要是硫酸液滴,探测器很难在金星表面着陆。
火星离地球最远距离为41万公里,最近距离为5600万公里,轨道接近太阳系宜居带。火星很小,大约只有地球的15%。
在火星上,和地球一样有四季,还有稀薄的大气层。火星表面平均温度约为-55℃,夏季白天可达27℃,冬季夜间低至-133℃。火星在各方面都更接近地球,因此成为了探索最多的星球。
2.它帮助我们保护地球。
有很多迹象表明,火星表面可能有海洋、河床、湖盆和浓厚的大气层,就像现在的地球一样。那时候,可能就有生命了。只是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所以有科学家认为,火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地球的“未来”。研究火星上大气和天气的变化,分析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及其消失的原因,对研究地球的自然演化和保护地球的地质气候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地球本身的了解,保护我们的地球。
3.改造成人类的第二家园。
现有研究表明,火星两极存在大量固态水,火星表面存在季节性液态水。为探索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以及生命的形式和类型提供了基本依据。
未来人类还可以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甚至将火星改造成宜居星球,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但是,可能需要几百年到几百年,几千年,随着科学的进步,一定会实现。
4.火星资源丰富。
之前火星探测器的分析显示,火星资源丰富。火星土壤中的主要元素约为50%的氧,15%至16%的铁,2%的铝,以及铜、钴、镍等其他元素。火星上覆盖着大量的赤铁矿,这使得它整体看起来是橙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