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历史知识竞赛网上的一道题是:“中国是什么时候完成经济重心的?”
校史知识竞赛网上回答的一个问题是中国何时完成经济重心:南宋完成的经济重心。
1,经济重心是指区域经济空间中的一个点,在这个点上各个方向的经济力量能够保持平衡。但对于一个有多个副行政区的国家,经济重心的计算通常会借用更多的地理坐标来表达空间距离的概念。
2.经济重心是相对于经济中心而言的。众所周知,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经济中心,可以有多个重心。中心辐射区域广,可影响全国乃至全球;重心只能辐射周边地区的经济。
3.过去,史学界一般认为,自晚唐以后,也就是安史之乱(755年以后)以后,历史时期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笔者深入研究后发现,其实在晚唐时期,只是行政区域、人口、水利等重心开始南移,其他方面并不太明显。
4.所谓南方,其实主要是指淮南和太湖地区。此时,江南大部分地区尚待开发。所以不能贸然断言当时的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最多只能说部分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5.对比唐宋时期的大量文献发现,北宋中期(1085以后)的熙宁、元丰年间,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南移,北方地区在此之前仍有相当的实力。所以,以此作为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分水岭,就是把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的晚唐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时间推迟了330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