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下村的历史遗迹
明末,张氏家族为祭奠先人,弘扬先人美德,在村东山坡始祖原居地修建了堂,即“张家祠”。德源堂坐北朝南,背对青山,面朝小溪。设计精巧,古朴典雅,属于“二进楼”。这座祠堂是目前国内能见到的最完整的古姓祠堂之一。正面古牌楼上写有“张氏家庙”四个大字,形象生动,用五彩瓷片拼接,镶嵌双龙戏珠。步入牌楼,穿过庭院,便是正殿,正中挂着一个大横匾,上面镏金三个大字“德源堂”。前殿檐下两侧浮雕传统名剧人物。大门两侧各有一面大石鼓,石鼓屏风上雕刻着传统人物二十四孝的塑像。屋顶上有各种浮雕瓷砖,有龙、虎、狮、麒麟、凤凰、野鸡等珍禽异兽。有牡丹、山茶、兰花、菊花等花草。动物争鸣,花卉争鸣,构图精致,形神兼备。殿内龙凤装饰,木石金碧辉煌,别具一格。正殿的横梁上刻着宋代朱的名言警句:“儿孙虽蠢,必读诗书;祖宗虽远,祭祀必诚。“在大殿两侧的红柱上,有一副清太宗张敖根据张家史所写的长联,上面写着:“姓为轩辕大儒所题,写两篇助汉三杰高成,四方面封为五虎、博物、六貂冠、七叶。至今仍是清河大队的一个分支,以陈列祭祀闻名,位列八仙、丁甲、九成盛世、十策隐忍、金鉴百言之列,《一至十津墨如》序中嵌入的上下对联共有78个字,共含14个典故,其中《隐忍写百言》是唐代张公仪九世同居的家训范本。大殿中央雕刻着精美的大神龛,从开基祖师到祖祠依次排列。
安德宇殿前是一个半月形的池塘,鱼儿在里面游来游去,殿内疏荫,给人增添了一种美丽的意境。23根高于10米的石龙旗杆,矗立在池前两侧的石坪上。杆子上浮雕着龙,如云飞舞。德源堂后面,是一片郁郁葱葱的风景林,随着山峰向上延伸,直冲云霄。风吹林涛,气势磅礴。
无独有偶,在台湾省台南县,也有一座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张家祠堂堂。闽台两岸的安德宇会馆不仅同名同宗,而且建筑格式、布局、规模、牌楼横匾、柱上对联都是一样的。
前国民党将领张发奎为塔下张氏宗谱题写锦旗:“清河望拜万人,瓜藤连枝”,道出了塔下德源堂张氏孙子的血缘。宝塔下的张家后裔,从明末开始向荷兰班加马辛等地迁徙。迁徙台湾的张氏家族始于军队进入台湾,并在收复台湾后定居下来。后来,人们搬到了台湾。现在台湾省及东南亚各国、美国、加拿大的德源堂后裔有一万多人。13世纪移居台湾的张,在台南创业,传宗接代,经商获利,家财万贯。他的后代在嘉庆元年(1796)和嘉庆十七年(1812)回到家乡祭奠祖先,缅怀先人。清同治九年(1870),堂第二次修缮,张后人派人回乡捐款,并专门丈量了堂的建筑规格,临摹了牌楼、匾额、石柱上的壁画和碑文,并在返台后的台南建了一座规格和风格完全相同的祠堂,还取名为堂。如今,塔下村张家祠堂——安德宇堂,已成为联系海外张姓人的桥梁和纽带。居住在台港澳及海外的张氏宗亲每年都会回到塔下的安德宇会馆寻根祭祖。
德源堂有23根石龙旗杆,是中国最大的石龙旗,极为罕见。
夯土圆形建筑
塔下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事实上,它下面没有宝塔。只是张的后人为了纪念开基祖华的曾祖母来到这里,而在客家话中,“下台”与“宝塔下”谐音,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名字。那时候的塔上还布满了荒山和荆棘。张家经过几代人的打拼,逐渐繁荣起来,原来居住的茅屋已经不能满足共同生活的需要,于是在山谷两边修建了土楼。最早的复兴楼建于明朝崇祯四年(即1631)。后来,42座土楼相继建成,有方形、圆形、围裙形、弯尺形等。这些土楼沿着山涧蜿蜒而行,形态各异,气势雄伟。清朝末年,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没有土地在塔下修建大型土楼。于是,族人张因地制宜,在溪两岸的空地上修建了单院土木、砖木吊脚楼,形成了小楼错落、高低错落的奇妙景观。塔下土楼中,育德楼应该是最有特色的一座。前半部分楼高四层,一个大厅两个楼梯,和普通土楼没什么区别。奇怪的是,楼的后半部分,高达三层楼,只有一面贴着墙砖的半月形夯墙,其他什么都没有。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停机坪建筑”。塔下还有一个奇观,那就是有400多年历史的张祠堂堂。古牌楼正面是镶嵌着五彩瓷片的“龙戏珠”,屋顶是贴着五彩瓷片的浮雕。有三国、八仙、神榜等历史人物,有龙、虎、狮、麒麟、凤、雉等珍禽异兽,有牡丹、山茶、兰花、菊花等名花异草,百兽争鸣,百花齐放。二十根石旗杆袖手旁观堂前一池,似石林,表彰科举之士,文以笔顶,武以刀顶。石旗杆高耸入云,庄严肃穆。如此密集的石旗杆,在闽西南土楼村还是第一次被推到塔下,可见这座塔确实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