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石雕的信息
石刻中的记载大多是确凿的史实,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情况、宗教情况、社会风俗、交通情况、政治疆域等非常难得的第一手资料。例如,1990年,西藏文物调查队在西藏吉隆县发现了一块唐代天竺铭文。这块石雕是唐代著名外交家王玄策出使天竺(即现在的印度)时留下的。保存完好的王玄策一直受到中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多次出使南亚各国,为稳定唐朝边疆、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据说他被发配到天竺的时候,有一个臣子叫?这个人篡位了,就把所有去唐朝的使臣都扣留了,把带来的礼物都抢走了。王玄策出逃,逃到吐蕃,然后在吐蕃集结兵力,聚集了1200的精兵,然后取了尼波罗国,也就是现在的尼兵。一个* *大概有10000人。最后,纳夫迪·阿罗纳顺被抓获,带回长安。这无异于固若金汤,在当时也稳定了唐朝与天竺国的文化交流。通过这个碑文,我们可以确认唐朝确实有王玄策存在,他也确实派使者去天竺经过这里。通过它,我们也可以知道唐代通过现在的尼泊尔通往天竺的道路的情况。据当时调查,现在仍在使用,对了解中外交通有重要价值。因此,这幅石刻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中国古代简牍石刻所包含的内容非常非常丰富。这里不能一一给大家介绍,可以简单描述一个轮廓。当然,在现代人看来,竹简石刻的研究是非常难得和困难的,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我们有这么丰富的文化宝藏,应该有更多的朋友来研究它,利用它,让这批文化宝藏发挥它的光和热。问:您好,赵先生,您刚才说中国古代的竹简非常丰富。一个普通人想研究中国古代竹简,需要什么样的基础知识?谢谢你。答:我想研究古代简牍,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资料和一般看到的资料都是学者整理研究出来的。这样可以给你一个比较完整简洁的初步印象,但如果要深入研究,往往需要看竹简原文,自己去读。古代写在竹简上的文字,从战国到晋代都有变化。我们知道战国文字还是属于古文字的范畴。汉代基本上用的是篆书,后来用的是隶书,所以这些字和我们现在用的不太一样,所以如果要读字,需要有一些古文字学的知识。另外,如果你想了解简牍的内容,我们认为你应该具备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基础知识。比如你要看一批竹简,和这本古籍对比,看是不是出自那些古籍,那么你就需要对古籍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因为这些出土的竹简可以说是杂乱无章的,要把它们整理出来,恢复原貌,是非常困难和艰巨的。所以没有这样的古文字学、文献学的基础知识,一般是很难理解和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