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清代诗人袁枚的一生
袁枚生平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学批评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封为仓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诗人”。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七年调任,乾隆做官。他曾任江宁、上元知府,政治声音好,受到巡抚尹继善的适当赏识。33岁时,父亲去世,辞去职务,养母。他在江宁(南京)买下隋废园,改称随园,造屋定居,史称随园。此后,他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歌和散文写作,编著《诗话》寻找人才,并获奖、颁奖,为当时诗坛所敬仰。24岁时,袁枚参加了科举考试。考题是“赋有我听风中玉坠叮当”。诗中有一句妙语“人若存疑,隔日如河”。然而,总统们认为“所涉及的语言不是壮语,他们将被安置在孙山”。幸运的是,尹继善州长当时挺身而出,避免了落榜。
作品有《小仓山屋集》;与园诗(16)及补遗(10);《子午玉》24卷,《虚字玉》10卷;随缘菜单1卷;有30多种随笔、书信,还有陪园的菜单。散文代表作《向姐姐致敬》悲情真挚,源远流长。古文评论家将其与唐代韩愈的《十二郎颂》相提并论。
提倡“性灵说”。他主张一个人写诗要写自己的个性,认为“从诗三百首到今天,传诗的人都是有灵性的,不考虑堆砌”。提倡直抒胸臆,写出自己的“气质体验”。主张“神”与“知”相结合,以气质、才情、教养为创作基础,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从而把先天条件与后天努力结合起来,创造出好的产品,认为“诗是用笔写出来的,如美人的发、肤、笑,与生俱来;诗赋用典,如美人之衣珠宝,后天。”它主张文学要进化,要有时代特色,反对唐宗、宋。他嘲讽神韵派是“穷傲”,格调派是“木偶表演”,肌理派是“开骨店”,宗宋派是“乞人动”。他还反对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论,认为“孔子论诗可信,亦“趣怨”;不守信,‘温柔敦厚’也。“主张骈文与散文并重,骈文与散文如同自然界中的奇偶性一样,不可偏废。同源异流,两峰共存,两水分流的关系。诗歌清新隽永,自由流淌。山水诗典雅精致。
袁枚的文学思想具有发展的观点,对封建正统文学观和形式主义产生了冲击。此外,他强调骈文作为美国文学的存在价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的诗多是写身边的琐事,充满了浪漫的歌谣,缺乏社会内容,有些往往华而不实,甚至流于表面。
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八卷本的《袁枚全集》。
年份:清朝
作者:袁玫
作品:湖上杂诗
内容:
葛陵花在二月盛开,
游客谈神仙。
老太太和游客不一样,
不羡慕神仙,羡慕少年。
年份:清朝
作者:袁玫
作品:马[1]
内容:
不要唱长恨歌[2]
世界也有自己的银河系。[3]
石昊村不要夫妻,[4]
眼泪比永生堂还多![5]
注意事项:
[1]马尾岗:即马尾坡,在陕西省兴平县西部。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到这里,在军中将士的威逼下勒死了杨贵妃。
[2]《长恨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部描写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悲剧的叙事长诗,以同情为主。
【3】银河:天河。在神话传说中,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隔开,不允许在一起。这两句话说的是:皇帝妃子的喜怒哀乐不用唱;世界上还有银河,它分隔了千千成千上万对夫妇。
[4]石昊村:唐代大诗人杜甫《李世豪》诗中的一个村庄,这里曾有家庭在唐朝的暴政下,以致家破人亡。《李世豪》的历史背景是安史之乱,也就是《长恨歌》的写作时间。
【5】永生宫:华清宫的一座寺庙。唐玄宗和杨贵妃觉得牛郎和织女被银河隔开了。7月7日,他们在寺庙里许下了海誓山盟。意味着永远的冷漠。像石昊村这样的夫妇永远不应该算在内,普通人的眼泪比洒在永生宫里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