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学院现有在职教师44人,其中历史、旅游专任教师40人,政治思想教育兼职教师2人,办公室、资料室工作人员2人。其中35岁以下教师19人,占43%。36岁至50岁教师17人,占39%。50岁以上教师8人,占18%。教授11,副教授15,讲师13。博士、博士生14人,硕士22人,即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36人,占教师总数的72.5%。校外教育占49%,校内教育占51%。当前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历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形成了教师队伍结构全面优化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省级教学团队: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

一、中国古代史教研室

1.教授:

蔡东洲(硕士)温庭海(博士后)金圣阳(博士)

2.副教授:

江(博士)赵冰清(博士)(博士)(博士后)胡宁(博士)

3.讲师:

李春林(硕士)熊梅(硕士)

邓欢(硕士)

二、中国近代史教研室

1.教授:

康大寿潘家德

2.副教授:

张前元、朱华(博士后)、苟德义(博士)

3.讲师:

李茹(大师)刘洋(大师)

黄娟(硕士)

三、世界史教研室

1.教授:

杨红贵(博士)

2.副教授:

张伟(硕士)、涂荣娟、傅友强(博士)

3.讲师:

张西庆(硕士)兰江(博士)

朱冰(博士)

四、师范技能教研室

副教授:

刘立新(硕士)周世德(博士)

2.讲师:

左平(硕士)陈谦(硕士)

动词 (verb的缩写)政治工作和办公室

1.党总支书记:李玟(副教授,硕士)

2.共青团总支部书记:王薇薇(讲师、硕士)

3.共青团总支副书记:朱琴(讲师、硕士)

4.办公室主任:冼继勇

5.资料室:王红梅

六、业务相关教师

1.教授:

王安平(博士)(硕士)(硕士)李春娇陈吴(博士后)

2.讲师:

李显波(大师)高思超(大师)

学术团队:

龙显昭蔡东洲

李春娇文廷海

金肖春

赵冰清和吴

苟德义胡宁

李春林·熊梅

建设目标和内容:

设立目标

按照“面向需求、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增强优势”的原则,经过4年的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一支创新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学术团队,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研究实力强的历史文献学、专题史学科群,建成四川省历史学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使该学科部分研究方向达到西部地区一流水平。培养研究领域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在省内有较大学术影响力、能独立主持或承担国家级项目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建设内部能力

1,学术团队

通过四年的重点学科建设,本学科将建成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0人,教授16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0%,省、校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5人。

2.人员培训

建设期间将坚持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相结合的原则,使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人数达到160人。同时,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不断加强研究生教学质量建设,修订完善研究生培养计划,规范教学管理,注重采取具体措施,加强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或教学创新,积极引导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切实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3.科学研究

通过四年重点学科建设,在本学科科研上取得更大成绩,力争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0项左右,其中国家项目1-2项;各类科研经费累计30万左右;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约10部;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8项左右。

4.学术交流

积极开展学科群内的合作与交流,确保学科内所有研究方向的系统性、协调性和有效性。通过参加或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加强国内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保持研究内容的先进性和互补性。通过聘请国内著名学者担任本学科兼职或客座教授,提高本校历史文献学和专门史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加快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进程。

主要措施:

1.加强学术梯队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术队伍的综合素质。

为适应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必须大力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建设一支学历、年龄、职称、专业更加合理、学术研究严谨、创新务实的学术队伍。具体措施是:

一是鼓励和支持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计划每年支持3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以进修或出国访问的形式送优秀青年教师进修,让他们尽快成为学术骨干。

二是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每年引进本学科优秀博士生1人,教授1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三、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本学科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导师,每年邀请2-4名国内外专家授课,指导学科建设。

2.发扬团队精神,开展群体科研。

发扬团队精神,集思广益,找准突破口,选准课题,以不同的团队形式申请省、国家级高水平、大经费的科研项目,共同攻关,产生标志性科研成果,突出地方特色。为实现这一科研目标,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学校教师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计划每年投入重点学科建设经费6万元,用于资助重点学科梯队成员申报和完成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和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

3.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

建设期间,学科将继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加强与国内同行的交流,优势互补,继续扩大与省内外高校的交流,学习先进的办学经验,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举办一定数量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和省级学术会议;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来本校做学术报告或讲座;继续办好一年一度的马列主义宣传周学术活动;支持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从而扩大本学科的对外影响力。

4.加强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本学科现有的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为教师的教学研究、研究生查阅资料和撰写学术论文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与国内一流学科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建设期间,计划购置一批新的教学设备和相关图书资料,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供本学科师生参观学习,以促进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5.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支出。

加强对学科建设的领导和投入,用好省教育厅和学校投入的资金。除省教育厅每年拨款7万元外,学校将投入7万元用于学科建设,建立专项资金账户,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优先采购本专业所需设备,在支出上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从各方面保证建设资金的最大效益。

主要研究方向介绍:

该学科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中国思想文化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四川历史档案的整理与研究、巴蜀历史文化的研究。

1.中国思想文化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主要代表人物有龙显昭、金圣阳、温庭海、李春娇等。主要形成巴蜀思想文化史和三国文化研究两个主要方向。

本方向依托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所和三国文化研究所,继承了吴、、赵、龙显昭等先贤长期以来积累和建设的研究成果,延续了他们的研究特色和优势,以三国历史文化、佛道思想、儒家思想的研究为重点,在这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特别是三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使学校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该研究方向先后出版了《先秦儒学研究》、《梅棠述儒》、《巴蜀道教碑刻集成》、《巴蜀佛教碑刻集成》、《三国文化历史走向》、《三国伦理研究》、《关羽崇拜研究》、《清代春秋时期谷亮研究》、《科举制度下的应试教育》等学术专著。在《中国历史研究》、《文学遗产》、《孔子研究》、《宗教学》、《历史月刊》、《日本杂志》、《文学》、《古籍研究杂志》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孔子的礼学思想》、《从经学角度审视孟子和荀思想的不同取向》、《论汉代儒学的复兴》、《汉代的变迁与汉政府的兴衰》、《陈寿的思想》。《三国志>称谓研究》《论书法》《历史地位》《明清关羽现象的历史演变》《历代四川文昌庙与文昌信仰研究》《学术与政治互动:汉代春秋时期谷亮学的命运传承》等学术论文65,438+000余篇, 多元并进:清代春秋时期的谷亮学研究,部分成果为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中国大学文科学报》。

2.四川历史档案的整理与研究。

主要代表人物有、蔡东洲、吴、、苟德毅、左平。本文主要研究两个主要方向:南部县衙档案和清代川北行署档案。

四川有丰富的清代档案。自贡盐业博物馆的盐业档案、广安市的商会档案、四川省的巴县档案和南充市的南部县衙档案最为完整,是再现清代社会的珍贵文献。其中《南部县衙档案》是顺治十三年(1656)至三年(1911)南部县衙的公文,分官、户、礼、兵、刑、工、盐七室,共计八万余件。据清史专家介绍,“清代南部县衙档案填补了清代县衙档案的空白,极具文献价值和开发价值。比清代巴郡档案早了一百年,是目前中国最完整、最系统、保存最久的县级地方政府档案”。甚至有人称之为“21世纪的敦煌宝藏”,已经正式列入第二批中国档案遗产名录。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现保存于四川省南充市档案馆。该校文史专家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率先进入这个文学宝库,被视为本学科稳定持久的方向。四年来,与南充市档案局合作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批准的“清史工程”委托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摘要著录》,开始了《清代南部县衙档案选编整理》(01集)。《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书中差票考辨》、《清代四川乡约职能的多元化》、《清代“虫月”名称考辨》等《记述中的几个问题》、《从南部县衙档案看清代县丞》。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的整理与研究已初步成为该学科最具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

3.巴蜀历史文化研究

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大寿、蒋、、赵炳清。形成历史文化名城阆中,研究历代治蜀思想。

巴蜀地域的独特性造就了巴蜀文化的独特性。再加上与周边文化系统的互动影响,巴蜀古迹众多,文献丰富,名家辈出,具有取之不尽的研究资源和研究价值。该方向依托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巴蜀地方史、巴蜀家族史、巴蜀文学史、巴蜀灾害史、巴蜀区域考古的研究。现在专心研究阆中古城和胡耀邦治川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