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写一篇关于成都古镇的调查报告。可以推荐一个主要去过安仁古镇,平乐古镇,街子古镇的吗?

平乐古镇旅游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一、平乐镇概况

平乐镇位于成都西南93km,邛崃西南18km,距国道318公里,东邻林琼、成都,西接雅安、康藏,毗邻水口、油榨、孔明、林佶、道佐、火井等乡镇,辖6个社区,265438+。占地面积69.94平方公里(其中集镇面积1.28平方公里)。平乐镇是2004年2月国务院六部委命名的全国重点镇之一,四川省命名的十大古镇之一,成都市30个重点镇之一。

平乐镇位于邛崃市西南部,隶属四川省成都市。是邛崃市下辖最大的建制镇,素有“一平二实三关”之称。平乐古镇历史悠久,古称“平罗”。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有2000多年的历史。史前蜀王明凯音乐时期,平罗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平坦绿色小盆地,因定居水利农业和桑树而得名。北宋开宝三年,平罗设火井郡,二百余年。元朝以后,属琼州直隶州。民国29年,设立平罗乡,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此名。1950年镇乡分离,1983年4月撤乡建镇,称平罗镇。1993年3月更名为平乐镇。2004年9月,邛崃市实施区划调整,撤销毗邻平乐的下坝乡建制,合并下坝乡原行政区域。

二、平乐镇的历史机遇

平乐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由于这里长期的交通状况,缺乏与外界的充分沟通和开发,千年古镇一直作为一个沉睡者隐藏在青山绿水之中。这个镇上只有两三条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街。这里的聚会是附近乡镇村民购买农资、买卖农产品的场所。平时像小村庄一样悠闲。农村是泥泞的村道,土木结构的农舍,一望无际的农田。人们经过一年的辛苦只能勉强过上温饱的生活,而生活在广大山区的人们却挣扎了很久。

改革开放以来,318国道的修建,让这个曾经偏僻的小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该乡与县城邛崃的两条道路先后实现了路面硬化,该乡正在逐步扩大发展。特别是迎宾路的修建,为这座古老的集镇增添了独具城市风格的建筑元素,镇上的居民第一次有了生活在城市的感觉。随着一轮又一轮街区建设的完成,整个城镇逐渐形成了依托沿江老街区后河道放射状扩张的格局。

平乐镇发展的黄金拐点,还得从古镇建设说起。2004年以来,平乐镇坚持“旅游建镇”发展战略,以旅游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在政府引导下撬动民间资金,盘活资源要素,就地集聚人力资本,就地实现群众增收,就地改变农民地位,创造了古镇保护、建设、发展兼顾的“平乐速度”,有效推动了“三个集中”,促进了平乐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给这个一直依赖传统农业和重污染企业的小镇带来的不仅仅是外观的革新,还有每年蜂拥而至的游客,这就像给沉睡的小镇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一轮重建和街道规划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伴随旅游而来的农贸市场、滨江公园、污水处理厂、大型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等,一应俱全。

古镇建设发展的最直接受益者是镇上的居民。古镇良好的发展机遇给他们带来了无限商机,促进了商业资源的利用,促进了人员的成功创业和就业。原本与世隔绝的小镇,迅速变成了一个充满人气和商机的宝库。

在农村,首先是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实现了危房改造,水泥路面、有线电话“村村通”,其次是建立居民点,集中安置;农业生产也从过去的交税变成了免税,现在国家给粮食补贴。农村的人们从改善生活条件、优化生产环境等方面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古镇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平乐镇近四年游客数量及收入统计:

2004年旅游人数81,000人,旅游总收入650万元。

2005年接待游客68.6万人次,旅游收入5500万元。

2006年旅游人数654.38+0.32万人,旅游收入654.38+0亿元。

2007年旅游人数654.38+0.74万人,旅游收入2.6亿元。

到2008年7月,旅游人数112万人,旅游收入65438+7300万元。

如此骄人的成绩离不开努力,其中最直观的就是巨大的经济投入。近年来对旅游项目的投资;

2004年,旅游开发总投资2000万元;

2005年,旅游开发总投资3000万元;

2006年,旅游开发总投资6000万元;

2007年,旅游开发总投资8000万元;

到2008年7月,旅游开发总投资5000万元。

第三,旅游业促进了平乐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通过几年的持续投入,完成了旅游环线、茶马大道、滨江生态廊道、生态大坝、客运站、生态停车场、安置小区一期、日处理能力5000吨的自来水厂、日处理能力1.500吨的污水处理厂、金堰综合整治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安乐堰综合整治工程、安置小区二期、卢沟绕行线延长线、琼明高速开工。三年新增道路8公里,完善雨污管网3800余米,增加常住人口3700人。城市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市辐射聚集能力显著提高,城市化水平显著提升。

2004年2月,平乐镇被六部委列为全国重点镇,2005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环境优美镇,2005年被建设部、文物局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都市十大魅力小镇、成都市十大旅游景区、成都市(九)旅游文明镇。2007年,成功申报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平乐镇花楸村被列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始于宋代、乾隆皇帝下令制作的花楸贡茶也很有名。2008年申报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已通过验收程序。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培育和发展旅游业。该镇先后投资16万元,完成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的创建,修缮提升古民居、古戏台、兴乐桥等2万多平方米打造天宫吴颖风情园、引水入城一期工程、生态大坝、平罗塘、游客接待中心、“船屋”农家乐休闲带等旅游项目。建起了200多家客栈和120家餐厅、茶楼。发挥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巩固提高酒、缆、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竹编、旅游用品、制茶、食品加工业。三年来,培育规模以上企业3家,新增个体工商户360余户,二三产业创业人数达1.3万人。竹麻歌竹编、瓷胎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孔明花灯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色活动方面,要针对节日调整的新特点,积极调整思路,举办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聚集人气,举办首届“平乐清明上河图灯会”系列活动,举办和承办水下啤酒节、麻辣情人节、国际南方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节等系列活动。

同时,旅游业的广阔市场也给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此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的农业和手工业也将迅速发展成为旅游业的支柱产业。

对接“五龙出海”农业发展,结合平乐镇乡村旅游发展,探索“六位一体”的现代农业模式,打造西南地区最大的养殖、观光、休闲为一体的黑天鹅养殖基地;将建设1500亩集品茶、观光、体验为一体的新型花茶园。

先后成立了东山村生猪养殖合作社、刘妈村集中养殖示范区、花楸茶叶合作社、花楸村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芦沟竹海协会等5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完成刘妈村土地整理项目,土地整理7000多亩,新增耕地1.537亩,实现土地规模流转2000多亩。

四、平乐未来旅游新篇章

震惊中外的汶川5.12地震,短时间内影响了古镇的旅游。但由于古镇内的房屋多为土木结构或全木结构,明清时期保存至今的川西古民居经受住了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灾后利用传统节日,在100多天的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了旅游业,创造了平乐古镇旅游的新高潮。

平乐古镇秉承“南方丝绸之路第一民俗古镇”的形象定位,以旅游总体规划为指导,以民俗文化、乡村休闲、生态旅游为特色的旅游立镇战略,抓住成都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在项目建设、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产业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