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门的历史演变

丹凤门已经使用了240多年。它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它建在大明宫的南墙上,也就是长安城北郭墙的东段。安史之乱后,唐军从叛军手中收复长安。唐肃宗回京后不久,至德三年(758年)正月二十七日,丹凤门改名为鸣凤门(史书也记载为鸣凤门)。大约四年后,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五月,丹凤门旧名恢复。

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门,大明宫的修建时间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但关于丹凤门的建成时间,长期以来很难有定论。许多学者推测丹凤门建于唐高宗隆硕时期(661~663)。但大明宫遗址保管所原所长高本贤认为,冯丹门应建于唐太宗贞观末年。《玉海》记载,贞观二十年(646年)十月,方与大工匠严立德在北阙营建“仙门寺”。其中“北阙”指大明宫,“仙门观”指冯丹门及其上的建筑景观。经过这次修建,大明宫成了李世民晚年的住所。唐高宗隆硕二年(662年),大明宫改名蓬莱宫,大殿和城门也改名,仙门称为冯丹门。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三月的一天,李世民不顾病痛来到丹凤门(当时叫仙门)。面对长安人民,他宣布了一项法令,大赦天下。这是皇帝第一次在丹凤门举行重大活动。

唐高宗隆硕三年(663)四月,李治皇帝从太极宫迁到大明宫听政。从此,唐朝的政治活动中心转移到了大明宫。丹凤门作为大明宫的南大门,自然成为唐朝的“国门”。

丹凤门不仅是皇帝和朝臣出入大明宫的大门,也是唐代举行各种活动和仪式的重要场所。它就像大内太极宫的正门,有宫城礼仪的重要性。但是,直到唐玄宗,按照传统,大赦和改革的法令多在太极宫承天门颁布。唐玄宗即位后,在兴庆宫即所谓的“南内”居住、听政,但经常到“东内”的大明宫娱乐、宴饮,朝廷仍以大明宫为办公场所。

开元七年(719)三月,唐玄宗在冯丹楼设宴款待突厥首领。

开元九年(721)四月,唐玄宗在汉元殿试作陪审,命一部为考生提供伙食。同年九月,唐玄宗在丹凤门城楼设宴款待突厥首领。

开元十八年(730年),突然从西突厥骑马而来的苏鲁部落使臣来到唐,唐玄宗在丹凤门塔设宴,邀请此前到达长安的东突厥使臣与其共进晚餐。没想到,席间差点发生外交冲突。两位使者在座位问题上争执不下。土耳其使者认为,土奇士是小国,他是突厥的大臣,不能坐在座次上。突骑使者说,那天酒席是他的,不能久留。最后与唐朝官员商议后,设两席,突厥使者坐东席,突骑使者坐西席,平息了纷争。

安史之乱后,唐肃宗在大明宫听从朝廷。此后,在丹凤门颁布大赦和改革的诏令。

至德三年(758)二月,唐肃宗在兴庆宫接了唐玄宗的名号后,在丹凤门(当时叫鸣凤门)的塔上宣布大赦,改至德三年为甘源元年。

丹凤门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宣布宽恕的地方。在冯丹的门上有一个建筑景观,它被称为冯丹大厦。唐肃宗之后,每当有大赦,都会在冯丹大厦举行盛大的“金鸡放囚”仪式。赦日,属尚书省刑部的魏巍,在冯丹门楼南的高杆上立起一只金鸡,一边立鼓。长安人聚集在门前的广场上。皇帝登上大楼后,囚犯们在鼓声中被带到冯丹门前,宣读完赦免令后,囚犯们被当场释放。据不完全统计,从唐肃宗到唐僖宗的130年间,丹凤门有100多次宣布赦令的仪式,是长安人见证皇帝、感受皇帝恩情的重要仪式。所以唐诗中有很多描写这种场景的诗句。唐代诗人王建在《宫词》中写道:“立阵前见赦,拜舞万岁。日照彩板高一百尺,飞仙争金鸡。”

除了宣赦,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九月二十六日,刚刚即位的代宗在丹凤门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

从唐肃宗开始,唐朝的重大仪式都改在丹凤门举行,如换元和大赦。直到100多年后,唐朝末年的唐僖宗,大明宫屡战屡败,成为最后一个在皇家丹凤门颁布大赦、改元的皇帝。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唐懿宗死后,唐僖宗即位。第二年11月,按照习俗,他前往冯丹塔大赦天下,宣布元朝变更。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丹凤门被毁的日期,推测与大明宫最后废弃时间一致。2005-2006年丹凤门遗址的考古发掘也证明了丹凤门毁于火。

唐朝末年,我们宣武的军事特使朱温企图篡位,拆毁了整个长安城,冯丹门也毁了。

唐朝灭亡后,长安城萎缩,大明宫沦为废墟,丹凤门遗址长期暴露在乡间。因为战争,长安城遭受了巨大的破坏。驻扎在长安的尤果军队的大使韩健重建了这座城市,因为它太大了,无法防守。重建时,长安城外的郭城、宫城被弃,只重建皇城,并关闭皇城朱雀、安福、颜夕三门,北面开玄武门防御。从此丹凤门被彻底废弃。1949 Xi解放后,丹凤门遗址上的诊所收归国有,逐渐发展成为Xi第六医院。在医院和文物部门的共同管理下,这个重要的遗址被保留了下来。

1961年,大明宫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丹门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室内设置一楼多媒体展示大明宫和丹凤门,二楼东侧为大明宫文物展示区,西侧为丹凤门遗址参观平台。丹凤门是唐代大明宫的南大门,是中国古都城门系统最高的系统五门宫门。

程门码头桥台基础东西长74.50米,南北宽33米。它由黄土夯实,用砖覆盖。两侧沿城墙有54米长的马道。

桥墩上方有一木塔,墩顶塔基东西长70.82米。丹凤门不仅是大明宫的南门,也是长安城外郭城的北门。丹凤门北面与汉元殿相对,中间隔着一条600多米长的御道。《长安志》卷六记载:“汉元寺南至丹凤门,四百余步,无间隔。”

东西连接大明宫南宫墙(长安城北墙),西有苻坚门,东有王献门。

除了长安城北城墙沿线的东西向街道,随着丹凤门的修建,还有一条南北向的街道,宽“120步”,相当于176米,比长安城中央主干道朱雀街的150米宽要宽得多,成为长安城最宽的道路。

在冯丹门外有两个工场,一个是宜山工场,一个是永昌工场。唐高宗隆硕年间,为了扩大冯丹门外的街道,将两个大作坊改为四个小作坊,形成了广斋、永昌、宜山、来亭四个作坊。西北叫广斋广场,西南叫永昌广场,东北叫宜山广场,东南叫方婷。由于丹凤门大街经过原光府永昌二广场,不在广场的中街而是在东面,所以改造后的四个小广场,其中西北和西南广场略大,东北和东南广场略小。结果,在冯丹门外形成了一个“D”形的广场。丹凤门原貌修复方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筑考古专家杨鸿勋撰写,科学出版社2013出版的《大明宫》。

夯土墩

丹凤门门墩外轮廓,砌砖后完整尺寸为:东西总长74.50米,南北宽33米。换算成唐尺,按一尺=0.294米,其长25尺,宽11尺2尺。墩内有五个门道,每个门道净宽8.50米,即唐代的20尺、9尺。门口之间的隔墙,加上两面墙上的一排排叉柱,总厚度为3.80米,即一尺三尺。

墩高:最近的《大唐六典》抄本记载长安洛城的高度是18尺,即5.3米。根据唐洞寺壁画提供的材料,城门的墩高等于城墙高度加上破口。破口是战时士兵射箭的掩体,需要高于或略等于人体高度。城制规定破口高七尺,也就是2米多一点,那么唐代城墙的高度是二十尺五,也就是7.35米,这是明德门的墩高,上面是木结构的平座。大明宫宫墙比郭城高,雉丘高9米,是冯丹门的墩高。敦煌唐洞寺壁画中表现的裂隙,多为“凸”形或二级“凸”形。城门墩的墙和城墙是一样的。从先秦到宋元,城墙基本都是土造的,没有砖(部分区域是石头),所以比明朝以后的砖城要大。宋代《筑法式》总结了城制,城墙分四级一级。城门的墩虽然用砖砌成,但分还是和城墙一样。丹凤门、明德门等城门遗址已出土斜城砖。用它们建造桥墩和桥台时,分了点的墙形成了一个非常精致的平面(无错砖的小类)。这块斜砖每块砖上的一个斜坡也证明了城墙分为四部分和一部分。

门口为木结构,门口两侧墙上竖立着叉柱。明德门两侧各有十五根叉柱,冯丹门的门洞长33米。遗存表明,每边有二十根叉柱,其下有70 ~ 75cm×60 ~ 65cm的方形石基,叉柱截面为方形。每个门洞中间往南两米,从南数第九根叉柱上有一个50厘米高的门槛舍利。反应门槛是木头做的,高50厘米,宽24厘米。木门槛两端有竖颊石和门砧石,均为青石制成,表面光滑素净。垂直的颊石刻有凹槽,木制门槛插入其中。

门口两面墙上的坑反映原石地基约65~70 cm见方,柱子应约60 cm见方。门洞的构造是:在叉柱顶部竖起一根横梁,横梁假定为密排,即大梁。原来城门的做法应该是把大梁填平,夯实,达到要求的高度。后来城门的做法有所改进。为了减轻夯土的荷载,在梁上架设短柱,并用斜撑支撑。在短柱上搭起了短梁,在短梁上搭起了密排的木头。短梁两侧用厚板覆盖,做成梯形板框,用土夯实。梯形结构可以增加其承载性能;这样就形成了下面的梯形空间,夯土的体积也减小了。从城门的立面看,入口的上部是一个梯形的轮廓。在这样一个城门的墩顶上,砌上一个叠层的柱石,然后制作木结构的平座和上面的楼景。隋唐大门的做法,所有的精美规格,都是这样塑造的。唐宋形制基本一致,建筑风格略有差异。因此,宋代城门的图像资料可以作为复原研究的参考。

敦煌石窟有晚唐138窟北壁绘有宫城正门五门道的图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桥墩和桥台是用砖砌成的以外,两边的墙上都画着菱形的图案。作者杨鸿勋先生认为,这不是为了图纸美观而任意制作的装饰图案,而是为了保护夯土墙不被雨水淋湿而采取的措施——用带花纹的方砖贴面的写照。敦煌唐壁画中有很多这样的画像:如盛唐171号窟北壁、中唐159号窟东壁、晚唐9号窟北壁、晚唐138号窟北壁、晚唐85号窟西坡,都有城门墩或贴在城墙上的方砖的描述。

这五个门道的用法和三个门道的门是一样的。中间的门道直接通往皇帝的赤道,是皇帝专用的,平时是关着的。现有文献可考,至少汉代有。不允许任何人通过田字驰道,甚至连十字路口都不允许穿越。要想从赤道的一边到另一边,必须从沿岔道的三个门道之一出城,再从中间赤道另一边的门道进入,就算是太子。五道门两边的门道怎么用?唐朝繁华的都城都有交通规则。所有的城门、宫门都是“左进右出”,类似于“右通行”的现代交通规则。

木制建筑景观

丹凤门的建筑景观——丹凤楼,其木结构景观是这座宫城大门的精髓。因为这个宫门太大,墩台东西长74.50米,桥台东西长70.82米,长约24尺。这大约是冯丹大厦底部的东西长度。正雅汉元寺的夯土台阶东西长约60米,木质子台阶只有67.64米。冯丹楼底座东西长70.82米,木制平座在上面略挑,所以门楼整体宽度基本上还是70.82米,比包括元殿在内的正殿都大,违反了朝廷规定。因此,必须将冯丹建筑拆成部分,做成比元代宫殿还要矮的厅堂,加上左右的凉亭(房屋),这样组合起来的形制可以达到70.82米。敦煌壁画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建筑组合的证据。比如盛唐172号窟南壁城景,晚唐9号窟南壁城景,晚唐138号窟城景,196号窟城景。晚唐85窟壁画的城市景观等。,都描绘了在城门墩上悬挂一圈扁座,两端连着扁座的组合式城市景观形式。特别是在138号窟中描绘的宫城正门的形象,尤其值得注意。它被画成五个门口的形状,以表达天坛的威严。特别是根据刻画的宫城正门的生活原型,应该是大明宫五门口的冯丹门。

据推测,冯丹铁塔的城市景观有九个主要部分,每边两个,总共十三个。晚唐敦煌第138窟壁画中所见的门楼观,主楼屋顶和棚顶均为四注;到了唐代,开间的数量并没有增加。如果每个房间设置为5.20米,十三个房间的数量约为68米,即23英尺和1英尺。房间之间的深度设置为4.50米,五个房间为22.50米,还有七尺六尺五寸。

参考敦煌唐第9窟、第172窟、第196窟更清晰的屋顶组织关系,屋脊夹在老顶之下。楼观的具体情况可参考法隆寺大雁塔门楣石刻馆和宋式塔的形象层次复原。据敦煌第138窟壁画记载,主观岭中央饰有宝瓶座和火珠。

根据唐代北阁寺的记载,心间柱高大于宽,应为5.45米。柱子起起落落,二级和尖端之间的柱子高度按等比数列依次增加。穿梭柱下部1/3处最大柱径可达60 cm。柱基以隋仁寿宫遗址出土的宝装莲花石基础圈为基础,莲花高12 cm。可供参考的店铺:法隆寺的金堂和五台山的北阁寺。设定为夏昂双副本,偷心六铺。檐口设为420厘米,生辰和生辰各50厘米。主楼大木结构的木材,应该是宋代《建筑法式》中所谓的“一级木材”:2厘米为1,单根木材为20厘米X30厘米,整根木材为20厘米X42厘米。地板的平座没有雁翅覆盖,加厚的地板截面暴露在立面上,转角45°拼接。

城门墩上有木扁座和栏杆,然后墩顶有扁座木班和夹砖石阶。主建筑视图的等级上升约10英尺或2英尺,即约3.50米;三明治台阶底低,多达一尺,也就是0.294米左右。因为楼观猪蹄南北与城台栏杆之间只有1米左右,南北两侧没有踏面。东西夹层两边都有胎面;进入防空洞后,有一条木质步道正对着主城景观。

以上,根据敦煌第138窟壁画中吴门口宫门形象所作的原推测。

两扁鹊楼

敦煌第138窟壁画是南北朝“城阙”遗迹。隋朝大兴城在北朝末年,明德门(太阳门)也应如此。1997 ~1999隋唐东都洛阳城中轴线南门丁丁门遗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洛阳市文物队发掘。隋代门墩西侧的阙楼墩遗址仍存,东侧也依稀可辨。雀台东西长16米,距白娜12米,距闸墩28米。隋唐“东都”正门的形制,提供了宫城作为都城的正门——丹凤门,也必然有“双阙”的有力佐证。

宇文恺主持了隋朝两个都城的规划设计。两个首都的城墙和城门基本相同,只是作为首都的洛阳比首都大兴略低。丁琪媛门,位于洛阳城中轴线的前端,相当于隋朝大兴的明德门,但已降级为三门道。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配备两个相对的闸门,规格较高的明德门需要更多的两个闸门的衬托。明德门的发掘虽未继续,但敦煌第138窟壁画中所展示的吴门口门的图像,以及丁丁门遗址的证据,可以肯定地说:明德门一定有双缺口。丹凤门作为宫城大明宫的正门,参照京城正门明德门的造型,两侧也应该有亭子。

至于丹凤门双阙的位置,可以参考丁丁门来推测:

丁琪媛门的缺台离门户有28米,也就是9英尺5英尺。由于冯丹门比丁丁门大得多,它可以容纳冯丹门54米的距离。

关于阙楼的造型,是壁画所示南北长度的复原。壁画显示,双阙的主体建筑景观和墩台都用砖覆盖。将丹凤门雀台南北长边定为19.50米,约六尺六角;雀台东西宽设为13.50米,即四尺六尺。雀台也分四个档次,平台顶面大概是15 m X9 m,那么平面图可以是三个x五个房间,宽度3米,也就是9米X15米。壁画描绘的门楼有五个门道,三间宽,两间深,只表示为长方形,不代表实际情况。它的屋顶是四注的,侧面朝前,要体现现实,就是两个视图相对,面向建筑主体视图。面向主楼的亭子宽五间,柱高与间宽相等;商店作为主要建筑景观的缩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