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溍与京剧的不解之缘

朱家溍先生与京剧

我与朱老相识于上世纪50年代,与师友成为朋友至今已有40多年。我和朱老先生、刘增福先生都是九三学社的成员。当时九三学社的同志认为懂京剧的有三个人,朱老和刘老先生,加上我这个有名无实的人。每当学会中央遇到关于京剧的问题,经常找我们三个人征求意见。我从朱老那里学到了很多关于京剧的知识,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朱老不仅对京剧了如指掌,还能亲自出演BLACKPINK。作为一名业余京剧爱好者,朱老是一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前辈。每次有人以“名票”称呼朱老,朱老都不同意这个称呼:这里有必要稍微解释一下。

所谓“票友”,并不能涵盖所有业余戏曲爱好者,而是特指参与票房组织的成员。就京剧而言,清末有《远唱》票房,民国初年有《春阳会友》。

前者是陈子芳(丹)、王玉田(生)、内少贤(网)等知名人士;后者以恩、乔、陈(上图老同学)、林(丹)等著名。这些都是名副其实的。至于朱老,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是一个热爱京剧的表演者,他没有加入任何票务组织,也没有专门从事表演。

但是,他是通过去剧院学会演奏的,他是通过表演学会演奏的,这些都属于爱好的性质,完全是基于兴趣。但如果你深深沉迷其中,就会努力学习,从而向专业演员请教,向名师一一学习戏剧。

朱老是杨小楼的忠实观众。他的武术受到范福泰先生的启发,后来又师从池跃亭、刘艳芳和侯海林老师。他经常和杨的孙子刘宗扬在一起学习技能。他就是这样学会了扬牌戏。所以他不承认自己是票友。

事实上,朱老不仅学习并只表演阳派的武侠剧,而且还在揣摩和练习豫派老戏的表演。除了看杨小楼的戏剧,他还是余叔岩和梅兰芳两位大师的忠实观众。他看余和梅的表演就像看一样多。对豫剧、梅戏同样有研究,造诣颇深。只是他业余演出只演武生和老学生,不演丹丹这个角色。我看过他的《打凤凰》,是正宗的流派。

朱老的剧目不仅仅是京剧,还有很多昆曲。在过去,一个合格的京剧演员必须学习昆曲作为一项基本技能。杨小楼、梅兰芳和余叔岩将会创作许多昆曲,他们的皮黄歌剧更辉煌,更吸引人。朱老在这方面比一般的中青年职业演员有更深的基础。这一点值得后人借鉴。

朱老自己也常说,虽然自己有很多舞台实践的经验,但毕竟是个业余爱好者,基本功不能和专业演员相比。个人认为,因为朱老见识广,又有名师教导,所以在舞台上有一招一式,毕竟也有找的瞬间。如他在长坂坡、麒麟阁、青石山、我妈箭等表演中的身段、框框,都能让人联想到杨派大武生的气度和风度。

当然,我们在观看朱老的表演时,也不能要求他在老年时像专业青年演员一样,把腿踢高,腰放低。但总的来说,朱老有时候是达不到普通中青年专业演员的,就是每一个动作的力度和大小,以及唱诵中对发音和吐字的重视。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昆曲和京剧在中国戏曲领域里,和写古体诗、写毛笔字、画国画一样,都属于古典艺术的范畴。

现代人可以用新的观念、新的视野、新的思维方式写古诗词或古画,但一定要注意传统的格律、音韵、笔法、绘画,因为旧体诗词、笔触、国画毕竟都属于古典艺术的范畴,不能背离传统另起炉灶。

同样,昆曲、京剧在舞台上的表演,也不能完全轻视传统艺术的内在发展规律,其实我也摆脱不了。在现实的群体生活中,当然要普及普通话,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而昆曲、京剧并不承担推广普通话、使用标准现代汉语的使命。目前,一些演员在表演京剧时对发音和咬字很困惑。有的词朗朗上口,有的用普通话的发音和声调,很不协调。

实际上缺乏严格的标准化训练。比如表演古典戏曲,我觉得要严格区分。在这方面,朱老作为一个文化修养很高的业余表演艺术家,当然是有绝对优势的,所以也正是我们应该借鉴的。至于朱老示范表演的青石山、连环画、香江社、骆马湖,这些杨派传统剧目在当今舞台上并不多见,如今能通过朱老在红旗上重现,更是弥足珍贵。

有些人还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朱老那一代人多墨守成规,推陈出新。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朱老曾经在《牧羊人告诉雁》里演过苏武。这是独角戏,在舞台上早已绝迹。朱老排练过,表演过。可以说是彻底出格了。我曾经表演过宫铃,他的唱功完全是通过余音绕梁的实力和风格表现出来的。当然,他的艺术效果也是深远的。演出结束后我一进后台,第一句话就说:“你的《告诉大雁》多有韵味。”

朱老一听,用“我真的心动了”这几个字来回答。把豫派的韵味风格运用到久未演出的怪戏上,不就是创新发展吗?可惜不是每个听歌的人都熟悉这首歌。按朱老的说法,有太多太长的歌要讲鹅。所以我丢了一个,改成口语部分。

朱老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文物工作者之一,如今是“国宝”级人物。他的大型书籍,如《中国美术全集》都很有名。他会写楷书,擅长画山水,爱好摄影,会写有趣的旧体诗。当然,学习和表演昆曲和京剧也是他的爱好之一。

他每年除了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本职工作之外,还不遗余力地走上舞台,为振兴京昆艺术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在观看他的表演,聆听他优雅的表演的同时,必须对这位朝气蓬勃的学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对他表演的杨武侠剧和余老戏作出准确而恰当的评价。只是“谈戏”,孤立地看一个八旬老人的课后表演,然后自己率性评论,不认识朱老人。

参考数据

《朱家溍谈北京》(杨良之选,北京出版社)、《京华奇观录》(亦舒编,北京出版社)

《北京东城区文物全集》卷(谭主编,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气功口述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增福:从医70年,迷戏曲90年(北京日报莫允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