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光温气候生产潜力分析
由于各种地理因素的影响,广东省地形多样多变,造成区域小气候和气候垂直变化。随着海拔的升高,各种气候因素一般都是有规律变化的,比如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量增加。粤北山区县年平均气温垂直递减率在0.61 ~ 0.72℃/100米之间。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各地气候差异明显,形成各种山地小气候。高山往往是气团和锋面活动的障碍。山脉东南坡经常多雨,西北坡少雨。此外,由于山脉的影响,冬季自北向南入侵的冷空气被山脉阻挡下沉,降低了气温。在向南开放或靠北地形的盆地,冬季阻挡冷空气向南入侵,夏季接受东南季风带来的充沛热量和降水,所以这些地方往往形成温暖湿润、年变化不大的良好小气候。
广东省北高南低,北部为南岭山脉,南部逐渐缩小为低山、高丘、低丘、阶地和平原。广东的山区都属于中低山,以东北到西南为主,西北到东南次之,相互之间形成弧形山脉,只有少数是东西向或南北向的山脉。北部山脉为南岭山脉,东部山脉多由与海岸平行的山脉组成,由海岸向内陆依次排列。丘陵分布在周围,与山脉相连,是山脉的延伸。盆地和山谷在丘陵之间交错,多由地质构造洼地和断层的侵蚀和冲积形成,其走向往往与山地一致。粤北较大的山间盆地主要包括南雄、韶关、连州、幸子和英德盆地。粤东的灯塔、兴宁、梅县、五华盆地;粤西的怀集、罗定、新兴和阳春盆地。广东省平原主要分布在各大河流下游,由河流冲积而成,主要分布在西江东、北、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是全省最大的平原,地势低而宽,水网密布。其次是练江下游的韩江、榕江、潮汕平原,粤西的鉴江平原、漠阳江平原。
从广东省光热资源分布和地形走向可以看出,广东省光热资源总体上呈现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由低海拔向高海拔、由背风向迎风、由阳坡向阴坡递减的趋势。也就是说,广东省的光热资源从东南的雷州半岛到西北的清远、韶关、肇庆西北部的潮汕平原相连,整体上呈减少趋势。
水稻是广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广东省农用地分等的基准作物。根据国家计算的广东省指定作物的光温(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分析了广东省水稻的光温生产潜力指数。不难看出,从东南的雷州半岛到潮汕平原再到西北的清远、韶关、肇庆西北部的连线,整体上呈递减趋势。其分布规律与广东省光热资源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韶关市水稻光温生产潜力指数的小异常也与韶关盆地小气候异常一致。
土地利用水平反映了农业土地潜力的发挥。由于不同标准耕作制度下的二级区最高产量不同,虽然同一二级区和最高产量水平相近的二级区的土地利用系数水平反映了指定作物产量的水平,但最高产量水平差异较大的二级区之间的土地利用系数水平只反映了不同地方农业土地潜力的发挥。从广东省二级地区最高产量和最大“产量-成本”指数表可以看出,潮汕平原和雷州半岛的水稻土壤生产潜力最大,接近700公斤/亩;其他二级地区差别不大,630斤/亩左右。考虑到冬季作物,潮汕平原冬季甘薯最高产量远高于其他次生区,导致潮汕平原水稻产量为全省最高。
水田面积约占广东省耕地面积的70%。水稻是该省的主粮作物,播种面积占全省的80%以上。旱地仅占27%左右,主要分布在湛江和清远,省内其他地区零星分布。因此,水田利用水平的分布规律基本代表了广东省农用地利用水平的分布规律。查看广东省水田利用系数等效面积表,可以看出广东省水田利用水平有以下分布规律:
(1)粤北(部分石灰岩地区除外)、粤中南部、粤西南和沿海的大部分次生区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水稻栽培技术成熟,管理水平高,投资大,作物产量高。水稻平均产量可达440公斤/亩左右,土地利用水平居全省中上水平。其中高州市、信宜市、南雄市、仁化县、梅县、梅江区、兴宁市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土地综合利用系数大于0.75,为广东省高产稳产区。
(2)潮汕平原二级平原由汉江、榕江、练江下游冲积而成,为全省第二大平原。除惠来外,该地区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水稻平均亩产约480公斤。其中,揭阳的荣成、揭东、潮州潮安水稻单产在500公斤/亩以上,是省内著名的农业高产区。但由于该二级区水旱作物最高产量为全省最高,该区土地利用水平仅处于全省中上水平。
(3)雷州半岛地区(湛江地区),石灰岩地区(英德、连山、乐昌、乳源县、清新北等。)和一些山区县(大埔、六合、揭西等。)受土壤条件和水利设施的限制,土地利用水平低,水稻平均产量只有360斤/亩左右。虽然雷州半岛是广东省光热条件最好的地区,光温生产潜力大,但由于降水少、蒸发量大、水源缺乏,水稻产量水平低。
(4)整个珠三角地区,特别是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虽然地处广东省最大的河流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水稻栽培技术成熟,但历史上曾是广东省的粮食主产区。但近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这个地区已经成为我省乃至全国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比较利益的影响,农民粮食作物种植粗放,水田冬季基本不种,土地利用水平低,水稻平均亩产只有360公斤左右。
(5)佛冈、清远、清新、龙门、五华、丰顺位于粤北和粤中南两个二级区的过渡地带,划为粤中南二级区。由于两个二级区的种植制度和最高产量的差异,粤北稻田为一年两熟,粤中南稻田为一年三熟,导致水稻产量水平虽然与相邻县(区)相差不大,但处于两个相邻的等效区域。
农用地经济系数反映了农用地生产的经济效益水平,是单位投入的产出效果评价。农地产量高,但效益不一定高。因此,农地经济系数与农地质量和社会经济条件并不呈正相关。水田经济系数的分布规律基本代表了广东省农业土地生产经济效益的水平分布规律。广东省大米的生产成本主要由材料成本和人工定价构成。材料费用主要包括种子苗木、农家肥、化肥、农膜、农药、畜力、机械作业、排灌、折旧、购买和修理小型农具等费用。根据广东省分布的数千农户多年的调查数据,常规水稻的材料成本平均约为170元/亩。劳动力价格取决于劳动量和劳动日工资。全省平均劳动节工资约为18元,地区劳动节工资在14 ~ 28元之间。平均工人数约为12,工人数从6到18不等。全省常规稻平均生产成本约380元/亩,珠三角二级地区由于用工量少,生产成本约360元/亩。粤东沿海次生区平均约365元/亩;粤西南中等面积平均390元/亩左右;潮汕平原平均二级面积400元/亩左右;粤北、粤中南部、雷州半岛平均二级面积约为410元/亩。从全省水稻产量和投入水平可以看出,全省水田生产效益水平有以下分布规律:粤北土地经济系数普遍较高,基本在0.6以上;中南部地区土地经济系数普遍较低,基本在0.6以下。粤北二级区经济水平不是很发达,农民主要以土地为生,整体投入产出水平较高,经济系数基本在0.6以上。其中连南、蕉岭、兴宁、眉县、龙川、翁源、梅江、南雄的经济系数在0.7以上。广东中南部除高州、新沂、高要、揭东、揭阳、番禺、封开、阳西、雷州、徐闻、海丰外,经济系数基本小于0.6,部分小于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