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堤。历史上最严重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多个省份,最后在山东省汇入渤海。黄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第二长河。同时,黄河是世界第五大河流流域。
黄河在我国历史上曾多次决堤,溃坝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有时河道往往改道严重。千百年来,黄河多次改道,但频繁的改道也带来了好处,那就是带来了沿岸丰富的泥沙沉积。
虽然黄河自古以来多次改道决堤,但之前对百姓的伤害并不大,因为人们对黄河决堤早有防范,所以不会造成太多的伤亡。要说黄河历史上伤亡最大的是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为了防止日军入侵郑州,蒋介石下令军队在郑州花园口打开黄河大堤,造成洪水阻挡日军。黄河也改道南下,经过淮河入海。直到1947后花园口被堵,黄河才得以返回北路,从山东省垦利县入海。这一事件也是黄河在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改道。当时,花园口的决口导致了多达89万人的直接溺水和饥饿,也导致了许多人被迫背井离乡,百姓苦不堪言。
1949以后,中国开始重视黄河的治理,黄河的洪水结束了。现在我们利用黄河发展水利,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