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研究与全新世气候环境

7.8.4.1重大历史事件和全新世气候环境

刘东升、丁梦麟根据《汉泉之战》、《涿鹿之战》、《余伐三苗》等史料记载,研究全新世气候变化。

(1)“汉泉之战”、“涿鹿之战”与全新世气候环境变迁

上述中全新世温暖的气候环境,尤其是大暖期鼎盛时期的气候环境,导致大气降水增加,冰川急剧融化,海平面上升。根据N.Morner(1976)的研究成果,在中全新世高峰期,全球海平面比现在高2m左右,中国东部沿海平原普遍被侵,称为黄骅海侵。天津、黄骅、利津等。被洪水淹没,渤海湾地区侵入天津西部乃至白洋淀西部,东部平原成了一片泽国。

这一时期,居住在东部平原的黄帝、蚩尤等部落面临着洪水的灾难,生存环境严重恶化,迫使其族人迁徙到西部的黄土高原,或就地的山地、高地安全生存。

古史中有很多关于传说中的汉泉之战和涿鹿之战的史书记载,历史学家也认为汉泉之战在前,涿鹿之战在后。这是五帝初一系列战役中最著名的两次战役,分别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涿鹿和怀来。

“汉泉之战”是黄帝和颜地之间的一场战役。黄帝从东部平原西迁,即第一步,进入黄土高原,即第二步。这是一场与居住在那里的颜地部落的大规模战争,并在黄土高原上形成了部落联盟的雏形。

在北方,原本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东夷人在其首领蚩尤的带领下,也开始了从一等阶梯向二等黄土高原的大规模迁徙,在蚩尤被俘、被杀、被兼并的河北涿鹿与炎黄展开了殊死的“涿鹿之战”。

苗族也以蚩尤为祖先。据古歌记载,以前的“五奶”和六祖都“居东,近海,连天水”。后来他“历尽千辛万苦,移民西天。”

东夷和苗族长期定居生活在东部,即东部平原的一级阶地。他们的原始生产力水平比黄土高原的华夏氏族还要高。他们向西进入黄土高原,从一级阶地迁移到二级阶地——黄土高原,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一定有民族人民生存的根本原因。根据第四纪气候波动的研究成果,刘东生、丁梦麟等人认为,这一根本原因很可能是全新世中期的温暖气候,特别是大暖期鼎盛时期的气候造成了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而引发的大规模灾害性水患。

安志胜等人(1990)在《近两万年来中国古环境变迁的基本特征》一文中也提出全新世是一个9 ~ 5ka前的暖雨期。石亚峰等人(1992)在《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一文中也指出,中国全新世气候在8.5 ~ 3 ka前,其中7.2 ~ 6 ka前是一个稳定的暖湿高峰阶段。

近几年在湖南澧县蓬头山和河南平原西部舞阳发现的稻作遗存,都是突然消失,5-4 ka前才重新出现,就是证据。

(2)“于伐三苗”与全新世气候环境的变化。

全新世晚期,约在4ka前气候开始变冷,海平面逐渐后退,撤退过程中四次停顿留下的四个贝壳岩脉可以证明。此时,上述情况彻底改变,中国古代文明由二等阶梯——黄土高原向东部平原一等阶梯转变,由此引发了“禹伐三苗”之战(刘东升、丁梦麟等,2004)。

一般根据史料记载“三苗人居昔,左栗鹏浪,右洞庭有水,南文山,北衡山”,解释为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南岳衡山视为衡山(今湖南衡山县北),可以说是狭义的三苗人所在地(谭启祥,1998)。

广义的三苗居住地是指恒山,而不是南岳的恒山,而是指河南平原西部的伏牛山和外房山,古称恒山。即三苗人的活动范围从江汉平原向西北延伸至河南南部和西部的南阳盆地和松山地区,进入秦岭东南部的淡水-汉江盆地,使原始仰韶文化吸收了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这已为考古文化所证实(李学勤、王雨馨等,1997;李雪芹,蒋,,2001)。

由此可见,狭义的三苗居住地——江汉平原是其祖居地;从广义上讲,三苗的活动范围向西北方向延伸,到达黄土高原的东南方向,应该是仰韶文化晚期全新世大暖期洪水灾害时向西北方向迁移并停留在黄土高原第二阶梯的地区。

“余伐三苗”是从黄土高原到三苗心脏江汉平原,为灭三苗国,再巡守长江下游直至会稽的一场长期大规模的战争。

尧、舜、禹时期,有伐三苗之战。三苗人的活动区域在黄土高原的东南边缘,即河南嵩山一带,与嵩山以北的伊洛河——禹的封地相连,从未融合。帝尧统治时期,发生了淡水之战,追击迫使其中一人西逃至敦煌,史称“移三苗三危”,“黑水之北,有人有翼,谓之苗人”(刘东升,丁梦麟,2004)。

尧舜时期,三苗开始被来自黄土高原的华夏人追击,并逐渐南移。三苗伐于时,几乎等于江汉平原,被华夏人兼并。

从流域,绕过中岳嵩山,到南方的淅川、湍河、唐河、香河流域,从南阳盆地,到汉水河畔的南方,直到长江岸边,废弃的遗址散落在一片广阔的区域,呈现出河南龙山文化取代长江中游石家河文化的景象,犹如古道上的驿站,不仅标志着禹伐三苗的行进方向(李学勤,江林昌,200655以湖北天门石家河城址为代表的石家河文化,是已知最大的龙山时代城址,面积超过654.38+0万平方米。一般认为这是三苗或三苗国的都城。不仅是城墙内大面积的建筑废弃,而且不同于长江中游龙山文化的特征也消失了,显示出中原的龙山文化取代了石家河文化。这种考古文化的巨大变化正是如此。

“豫东皇帝猎游东方,终必崩”是禹斩三苗胜利的战功,进而发动了长江下游东夷或九夷民族的和平融合,标志着从二等阶梯黄土高原向东部平原一等阶梯的第一次大转移的开始(刘东生、丁梦麟等,2004)。

根据近期“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综合研究资料,夏朝由父子建立,夏朝始于公元前2071年,即禹在位后20年(禹在位45年,即从禹在位中期算起)。那么《禹伐三苗》应该是从公元前2071年加35a,也就是公元前2106年(李雪芹,蒋,2001)。当时是4ka左右的寒冷期。在此期间,东部平原的一级阶地优于西部黄土高原的二级阶地。所以“余伐三苗”之战不可避免。

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变研究表明,全新世大暖期后,在4ka左右出现了一次新的降温事件,具有全球特征(吴文祥等,2001;徐京华,1988)。这次降温事件和干旱事件是世界许多地区全新世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古埃及、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等世界古代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中国,这一降温事件导致了中原周边五大新石器文化的衰落和终结,加速和促进了以中原夏文明的建立为标志的中华文明的诞生(吴文祥等,2001)。

古代历史上传说中的“大禹治水”的成功,很可能与这次全球降温事件和干旱事件有关。大禹治水是公元前22世纪舜在位时,禹在“试用期”所取得的成就。当时离全新世暖期的大洪水还很远,但4ka左右的冷期已经近了,也就是已经进入全球降温干旱少雨期。因此,13年大禹治水的水情,现在看来只是一场普通年份的洪水,这可能是大禹治水成功的重要背景条件(刘东生、丁梦麟等,2004)。

从“涿鹿之战”到“余伐三苗”,从暖(暖期)到寒(冷期),“一步”就是从第一步到第二步;“夷夏”,即从第二级到第一级,是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结果,是重大历史事件与气候环境变化的真实一致,是第四纪2.6Ma前以来数十次气候冷(冰期)-暖(间冰期)波动中一次震颤的再现(刘东生、丁梦麟等,2004)。

全新世气候波动与中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对应关系见表7.1。

7.8.4.2古气候文献记录与全新世气候变化

竺可桢(1973)从中国历史文献中的大量古气候记录来研究全新世后半期的气候变化。他认为在过去的5ka中有四个寒冷期和温暖期。王毅(1987)研究了同期的气候变化(图7.4),主要结论如下:

1)1暖期(公元前3000 ~ 1100年)相当于安阳的仰韶文化时代到殷墟文化时代。在Xi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狍子、竹鼠等温湿动物的骨骼,这些动物目前只生活在长江流域。山东省黎城县两镇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碳化竹,表明竹子曾分布于黄河流域(北纬35° 25′)。还有一些亚热带动物,如犀牛、大象、貘、水牛、四象、鹿、狍子、竹鼠等。在安阳殷墟,它们的14C年龄是3340 155a ~ 3200 160a。殷墟甲骨文中也有猎杀大象和犀牛的记载。这一时期相当于全新世中期暖湿期的后期。当时气候潮湿多雨,平原地区的洪水经常危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因而产生了尧舜时期大洪水的传说。公元前1710 ~ 1324年期间,受洪水影响,商朝五次迁都,直到殷墟才稳定下来。

2)1冷期(公元前165438+公元前000 ~ 770年)相当于西周。《朱书》记载,周时期,长江支流汉水曾两度封冻,分别发生在公元前903年和公元前897年。还提到冰冻之后,大旱。《史记》中关于旱灾的记载比较多。据《国语·周瑜》记载:“殷三十三年(公元前1066),河竭商亡,饥十五年。”"阴已经下了五年雨了."西周晚期的150a时期,旱灾更加严重,关于它的记载就更多了。比如“历、宣天下、天干地拆”,等等。

3)第二暖期(公元前770 ~ 0年)相当于东周(春秋战国)和秦汉。这时,气候变暖了。《左传》中提到,冬天鲁的冰库里没有冰,尤其是公元前698年、590年、545年,还经常提到当地生长着梅树、竹子等亚热带植物。秦朝和西汉比较温暖。从《吕春秋》等书中提到的物候现象来看,当时的物候期比现在早20天左右。《史记》记载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 ~ 87年)时,曾谈到多种亚热带作物,如橙、桑、竹、漆等,比现在更靠北。但这段时间降水形势波动频繁。

4)第二冷期(0 ~ 600年)相当于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从公元初的东汉开始,就有气候转冷的记载。当时,晚春时节,洛阳出现了霜冻和降雪,许多穷人丧生。三国时期,曹丕于公元225年赴淮河广陵(淮阴)视察65438+万余兵演习。由于气候寒冷,淮河结冰,演习被迫停止。这是已知最早的淮河封冻。这种寒冷的气候一直持续到3世纪晚期,特别是在280-289年达到顶峰,每年农历四月都有霜冻。南北朝时,南朝在南京舟山建了一座冰屋,可见当时江面封冻。据北朝著名文献《齐·姚敏书》记载,当时的豫鲁物候比现在晚15 ~ 30天,可见气候寒冷。然而,这个时期的前半部分是潮湿的,后半部分是干燥的。

5)第三暖期(600 ~ 1000年)相当于隋唐五代。7世纪以来气候明显变暖,潮湿多雨。据记载,650年、669年、678年的冬天,首都长安都没有冰雪。唐玄宗年间(712 ~ 756),长安种植梅花、橘子。751年,皇宫里的几株柑橘曾经结出果实,味道和江南的蜀道柑橘一样。吴宗时(841 ~ 847)也有柑橘树在宫中结果的记载。农业耕作记录也显示,唐朝的生长季节比现在长。

表7.1中国古代文明重大历史事件与全新世气候环境符合性分析表

(据刘东升、丁梦琳,2004)

图7.4 5ka以来中国东部气候波动变化图。

a-温度恶化(竺可桢,1973);B—降水状况(王毅,1987)

6)第三冷期(1000 ~ 1200)相当于北宋、南宋。11世纪初,华北还没有李树生长。12世纪初,中国北方气候寒冷干燥,缺少水生植物。北方游牧民族(辽、金)南下,宋代迁都杭州。1111年,太湖湖面全部封冻,汽车可以在冰面上行驶。杭州降雪频繁,春季仍有降雪。寒冷的天气导致太湖洞庭山著名的柑橘果树全部冻死。1153 ~ 1155苏州附近的运河冬天经常结冰。航行的时候,一定要有锤子破冰开路。据考证,福州荔枝树分别于1110和1178年两次全部冻死。但到了后期,气候似乎迅速向温暖湿润转变。

7)第四暖期(1200 ~ 1300)相当于南宋末年或元初。南宋后期,杭州没有冰雪。北京的物候期和现代一样。关中和河南改种了竹子。元初,这些地方有一个官方的竹子管理机构——“竹监署”。可见这段时间气候又回暖了。但是在北方,这个时候似乎又干又多雨。这一持续100多年的暖期是全球性的,在欧洲、美洲和格陵兰岛的冰芯中都有记录。在气候相对寒冷潮湿的斯堪的纳维亚,这一时期温暖潮湿的气候带来了灾难。由于下雨和洪水,许多庄园被遗弃(桑德内斯,1971)。泥炭沉积剖面的花粉谱表明,在1250左右,谷物种植被完全放弃,人们离开了这里,云杉林得以恢复。

8)第四冷期(1300 ~ 1900)主要对应元末和明清。1329和1353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人们可以在冰上行走,湖边的柑橘树都被冻死了。这是历史上太湖第二次、第三次封冻的记录。1351年11月山东黄河上有浮冰。这期间是1650 ~ 1700最冷,其中太湖、汉水、淮河冰冻四次,洞庭湖冰冻三次,鄱阳湖冰冻三次。江西的橘子园在1654和1676两次被冻坏。1670年(康熙九年),我国东部沿海出现了持续20多天的大雪。平地上的冰有几英寸厚,海水把海冰带到岸边,积了几十里的冰就像一座大坝。今年夏天的气候恶化也是全球性的。欧洲学者提出所谓的“小冰期”(1550 ~ 1900)就在这个时期。当时气候非常不稳定,干湿波动频繁。

基于对近5ka气候变化历史的综合分析,他们认为,近5ka来,中国的暖期越来越短,暖度越来越低,而冷期越来越长,冷度越来越严重。

将我国物候法测得的温度曲线与格陵兰冰芯测得的温度曲线对比后发现,1700a以来,两者的变化趋势几乎是平行的,只是在时间上略有差异(图7.5)。

图7.5格陵兰岛近1700年的温度波动。

A—格陵兰岛克里特冰芯δ18o;b-冰岛温度记录;英格兰中部气温记录)

1400年以来600多年的气候变化,其中第一个500a是小冰期,第二个100a是20世纪的暖期,最近60a气温下降。整体来看,似乎是小冰期多次振荡的延续。

在过去的500年里,气候发生了多次变化。张嘉诚研究了中国的物候记录,发现至少有四次降温和三次升温,其中降温时间分别为:1470 ~ 1520,1620 ~ 1720(尤其是1620)。

1冷期(1470 ~ 1520),气候寒冷。1493年中国东部沿海出现大到暴雪和强寒潮。降雪持续了5个多月,苏北沿海冰封。1513年,洞庭湖冰封。

图7.6中国近500年气温波动变化图

(张家成,1976;w-暖期;c-寒冷期)

第二冷期(1620 ~ 1720)极寒,是近600a来最冷的时期。1653年淮河结冰,1655年北京冬季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1670年东部沿海有20天大雪,海水带冰上岸,形成冰堤;

第三冷期(1840 ~ 1890)极寒,1845年黄河淮河冰封40多天。

第四冷期(1945 ~ 1995)寒冷,1969年渤海海面冰封数十年。

竺可桢指出,仰韶文化到殷墟时期(距今5000-3000年)是一个暖期,之后的寒冷期分别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400年、公元前1200年和公元前1700年。

1985年,刘东升等人根据全新世发育的多层黑色黄绵土特征,提出8100 ~ 9900、4600 ~ 7400、2000 ~ 3000、500 ~ 1500为相对温暖的成土期。根据新的仰韶文化年代学资料,将竺可桢界定的仰韶文化暖期修正为距今约8000 ~ 5000年。

国际上,Post将全新世分为三个阶段:1阶段以增暖为特征,第二阶段为最暖气候,第三阶段为降温;Antevs将全新世气候时期称为:第一阶段变暖期(anothermal)、第二阶段高温期(altithermal)和第三阶段微冷期(medithermal)。其暖期相当于北方晚期、大西洋期、亚北方期,北欧是8000 ~ 2500年前。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气候波动规律在河南平原有明显的反映。

综上所述,河南平原及周边地区全新世暖期应为8500~5000aB。p;其全盛时期,即洪水期,约在7200 ~ 6000年前;大约4000年前,气候变得明显寒冷。但在大的气候阶段,也有从暖湿到干冷或从干冷到暖湿的一系列气候波动变化。

采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河南平原乃至平原周边地区更新世以来,特别是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在更高的分辨率水平上,分析了neoid时期以来的古气候和古环境,这对于讨论该地区未来几年的气候和环境演变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