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子的人类历史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长女、二女在此修行(三女苗山在其父城香山寺修行),山顶有十二座八角砖塔。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派大将魏监督重建。明代郑德时期,著名文学家李梦阳撰文刻碑。据《三国志》记载,东汉末年,曹操将汉高祖迁都许昌,开荒屯田,依靠皇帝让诸侯在郏县魏紫北麓的漠北建立大规模的军事基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在山下漠北建宫,指挥襄樊抗击关羽之战,大获全胜,并在此颁布“律黄旭令”,犒赏三军。这场战争的胜利为曹魏征服汉铺平了道路。后人在山脚下竖立了“漠北碑”,立碑作为纪念。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九月,魏明帝曹睿从漠北宫迁至许昌。次年正月,青龙现于漠北宫井里。宫中留守官员争相报告。二月,丁酉、专程从许昌到贾县漠北观龙,下令将年号改为“青龙元年”,漠北改为“贝隆”,漠北宫改为“龙城”,并赐贾县二等爵位,同时免除贾县贫困户的年税。青龙称号延续了五年,是曹操政权的鼎盛时期。“青龙井”成为曹操鼎盛时期的象征。

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带领群众在此山顶扎营,抵抗苛捐杂税的统治者,黄巢宅院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箭。为了有效控制罗杰公路西线和郑南公路的交通要道,“三线”建设期间,在这座大山里修建了林彪指挥所外围防御工程——炮洞,被当地人称为“仙人洞”。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全国第一个恒压喷灌试验项目就建在山西坡上,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每次干旱,喷枪喷出的水如天降甘霖,蔚为壮观,其科研成果被列为全国高校教材。巍子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秀美恬静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文人骚客来此赏景光,作诗作笔记。明代著名作家李梦阳在一首诗中说:“我想你就像月亮,在春天遇见皇帝。紫云归,绿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