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为什么是一夜崛起的城市?深圳当时是怎么从穷变富的?
1980年,只是一个三万多人的边城。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个拥有13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深圳经济特区。以其罕见的建设速度,被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成为中国最引人注目的新城。?
一,城市发展的背景
(一)建立深圳经济特区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了探索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原宝安县于3月1979改为深圳。7月,中央政府同意广东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划出一块地方作为“出口特区”的试点。1980年5月,中央41号文件明确规定,正式将深圳定为“经济特区”。8月,全国人大批准颁布《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批准将深圳总面积2020Km2中的327.5Km2划为经济特区,宣布中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决定。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2)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
深圳毗邻香港,是香港发展的直接拓展空间,是引进资金、技术设备、拓展国际市场的最佳受益区,是珠三角与广大内陆腹地和香港经济联系的唯一陆路通道,也是内陆-香港-世界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深圳处于重要地位,依托珠三角和广阔的内陆腹地,引进外来物资进入中国,与香港优势互补,走向世界。?
(3)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试验场?
深圳是全国的“特区”,一直受到全国的关注和支持。它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各项改革的试验场。在经济贸易、金融措施、土地政策、人才和劳动力、城市发展和建设管理等方面率先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成为中国技术、管理、知识和外交政策的窗口,在国内外发挥辐射作用。?
第二,城市发展的过程
(一)不断修订城市规划,以适应快速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
(2)改革开放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1,领导意识转变,处理好计划指导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建立健全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依法控制和管理城市建设。?
2.通过简化规划管理,简化审批程序,初步采取“一个公章、一支笔、一次会议”解决问题。
为基本建设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3.采用社会化大生产模式,按照“五统一”(规划、设计、征地、施工、资金)的要求,综合开发、配套建设,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地下先行”、“地上先行”的原则,做到一规划、一建设、一生产出效益。?
4.改革建筑业,开放建筑市场,工程勘察、设计、施工采用招投标,实行总承包和现场管理,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质量监督检验站、基建合同预结算审核站)。?
5.土地有偿使用、建筑产品商品化和房地产业发展。?
(3)“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深圳经济特区城市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效益见附表1《深圳经济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综合表》。事实证明,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建设目标明确、步骤清晰、规划合理、政策得当,形成了良好的城市发展基础。?
三、城市发展前景?
作为“试验田”,深圳特区的快速发展本身带来了内部的不平衡。目前已出现交通拥堵、水电供应不足、城市安全设施缺失、住房紧张、基本生活设施不完善、城市管理维护滞后等问题。市政府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深圳经济特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启动了新一轮的城市发展研究和准备。
(1)完善城市路网,抓紧港口建设,扩建机场和港口,建设城市地铁(一期)和高速公路。
公路快速系统,高速公路...高标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2)正在按照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要求和标准,修订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宝安、龙岗两区的设立,将推动两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努力做好深圳“三位一体”规划。?
(3)未来十年的重点发展领域?
1,福田中心区——位于特区中心,是深圳迈向21世纪,形成国际化城市的关键区域。总面积4.14KM2,规划居住人口约110000人,规划总建筑面积12万M2。目前,详细的规划工作正在进行中。?
2.深圳湾是特区内地理位置优越、风景优美的地区之一。总面积10.90KM2,需要复垦。
填海面积6KM2,规划居住人口约654.38+50万,规划总建筑面积800万M2。目前,填海工程的前期工作正在进行。
3.前海垦区——位于南山半岛西部。总面积约10KM2,可发展仓储、工业、
商业,以及少量的配套生活服务。目前正在进行规划。?
结论:?
“特区”是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产物。是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需要;这也是国际形势变化和中国走向世界的需要。?
改革开放政策是“特区”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动力,并贯穿于整个过程。?
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经济结构和计划控制下的市场经济是“特区”经济与城市全面发展协调的保障;?
特殊的对外政策措施、经济技术合作、内部体制改革和及时的政策调整是“特区”经济和城市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
重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是“特区”经济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特区”在经济和城市发展方面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城市来说可能并不新鲜,也不重要,但对于闭关锁国几十年的中国来说,“摸着石头过河”确实非常困难,也非常重要。现在“试验场”已经推广,中国的经济和城市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7国际城市发展协会国际会议暨新城体验大会(香港)1993 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