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是神话还是真实历史?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

共工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治水的重要人物,是炎帝神农和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的后代。共工曾经和五帝之一的颛顼争夺皇位,但是失败了。关于共工的记载大多是治水的故事,但因为共工曾经和颛顼争夺皇位,所以被称为小人。

帝尧时期,有一个叫狗斗的人推荐共工治水,帝尧不肯用。然后四月推荐了俞的爸爸炮控水。因为没有合适的人选,他只好让Gun试试。治水9年,失败了,于是被流放到玉山。这些事迹都记载在《尚书》中。

《尚书》姚典:你说要合作,姚说不能尝试,就合作。姚以为四岳不可能举枪治洪水。岳强求试,徒劳无功,百姓不便。从这个角度来看,尧帝统治时期中国发生了大洪水,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尧帝统治时期约为公元前2357 ~ 2286年,距今4300多年。洪水持续时间很长,从尧帝开始,经过舜帝,一直持续到大禹时期。

在时期,四月推荐鲧之子禹治水。他们父子一直被推荐控水。可见于家是治水世家。禹治水13年,天下分九州。同时开发九州之地,开辟九州之路,修筑九州湖堤,丈量九州山川,终于治好了水患。

从时间上看,这次大洪水持续时间至少二三十年,不少于21年(鲧治水9年+禹治水13年),最多可能持续几百年(在位时间加起来)。总有人怀疑这场洪水是否存在于真实的历史中,那么真相是什么呢?

以下内容将从四个方面证明大禹治水是真实的:

一、史记先看史记:

《史记·五帝本纪》:姚也说:嘿,四月,汤水泛滥,山阔,民忧。有人能治好吗?他们都说没事。这在《史记》中记载,尧帝时期发生了一场洪水。姚问四月谁能控制天下的洪水,四月推荐了枪。

《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炮盗帝地抗洪,不待帝命。帝命朱融在羽郊杀枪。这是《山海经》记载的洪水。据说鲧偷了皇帝的沃土治水,没有经过皇帝的同意,于是皇帝命令朱融在玉山杀了鲧。

《诗经·商贾颂》:卓卫哲商,长发吉祥。洪水肆虐时,余打下大地。这就是《诗经》中记载的大洪水,意思是:大商贾的贤明祖师,永世昌盛。古有洪水,大禹治世。

这类史书的记载太多了,包括《尚书》、《孟子》、《左传》、《吕春秋》都记载了这次洪水,所以关于这次洪水的记载不是孤立的,而是普遍的,应该是真实的。

第二,当时洪水发生的原因与天气密切相关。中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在多年研究中国气候的基础上,撰写了一篇名为《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的学术论文,其编号为:中国科学考古1972(1)。38636.86866868666

竺可桢把中国五千年的气候分为四个暖期和四个冷期。第一次暖期是从五帝时期到夏商时期,即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共1900年。半坡遗址和殷墟出土了赤麂和竹鼠的遗骸。这两种动物生活在亚热带,现在都没有了,说明当时的温度比现在高。

另外,在甲骨文上发现,安阳人在当时的阳历三月种植水稻,比现在早一个月左右。甲骨文也记载当时河南有大象,但大象生活在热带。根据各种资料推断,当时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度左右,65438+10月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5度,处于偏暖期。

不仅温度比现在高,湿度也比现在高,意味着雨水多,水量充沛。即使气温高1~2度,气候差异也会很大。比如很多冰川会融化,海平面会上升,雨水会很多,很容易导致洪水。竺可桢的温暖期包括姚舜禹生活的时期,科学地证明了当时的气候容易发生洪水。

三。出土文物2002年春天,北京保利美术馆的专家在海外文物市场偶然发现一件西周青铜器,上面有铭文,名字叫隋()于是花钱买了回来带回国内。杯是古代盛黍、粟、米、梁等饭菜的礼器或餐具,隋公是这件文物的主人。

天命命于填土,随山深川,却在贫地设征,减少百姓对道德的监督,使自己与乡民相配,成为父母。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天命禹治水,山加深。下令征伐,臣服于民,监督德政。(于)亲自举行祭祀,百姓称他如父。

经考证,此隋宫杯存在于西周中晚期,距今约2900年。这是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关于夏朝和大禹治水的记载,不仅证明了大禹曾经治水,也有力地证明了夏朝的存在,与史料记载一起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链。

四。考古研究1999,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青海省民和县官厅镇拉甲村正式发掘了拉甲遗址。喇家遗址的存在时间约在4000年前,是考古史上因自然灾害而完全形成的大型遗址。

经考古学家考证,喇家遗址属于齐家文化和新石器时代遗址。现场的人全部非正常死亡,呈现出死亡前一刻的姿势。最令人震惊的是一位母亲抱着婴儿猝死,没有人正常死亡。这说明当时的事件一定是突发的重大灾难。大量的家用陶器被泥土填满,遗址中还有大量的红粘土。还发现了一些洪水沉积物的碎片。

地上还有一个倒扣的红陶碗。碗里全是泥,碗下放着一些面条形状的食物。已经风化了,风化后只能看到面条一样的薄皮。这是中国最早的面条遗迹,一切都显得那么突然。

考古学家认为,喇家遗址的发生是因为地震引发了泥石流,堵塞了黄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导致大堤决口,引发了洪水。由于水量巨大,黄河岸边的喇家遗址很快被淹没,并引发了黄河流域的洪水,这也被一些考古学家解读为洪水形成的原因之一。

除了喇家遗址,王成刚遗址也被证实遭受过洪水。王成刚遗址位于河南登封市告成镇八方村,属于中原龙山文化,与二里头文化几乎处于同一时期。据考古研究,王成刚遗址存在于公元前2469年至公元前1543年,距今3564年至4490年,正好包括尧舜禹时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中国历史与自然史研究所考古部联合发布的《登封王成刚遗址发掘报告》中提到,遗址东侧大部分被洪水破坏,这让考古学家确认了大禹治水的真实性。考古学家于认为,4000年前黄河流域发生过一次大洪水,大禹治水的事迹应该是真实的。

此外,1979发掘的新寨遗址也被认为有大洪水的证据。新寨遗址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城区刘寨镇新寨村,属于中原地区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它存在于公元前2107年,距今约4128年,是新的。

考古发掘中发现新寨遗址内的古河道,发现洪水沉积物,认为是被洪水淹没的。这个时期也是大禹治水时期,时间可以大致吻合。

根据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魏先生发表的论文,《新翟文化时期的大洪水与二里头文化的形成》中的内容也可以证明,新翟遗址时期发生过大洪水,而且持续时间还比较长,从新翟二期前期到二期后期。

此外还有孟庄遗址,位于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属于龙山文化,距今约4100 ~ 4800年,考古研究后也确定该遗址为洪水所毁。

喇家遗址、王成刚遗址、新寨遗址、孟庄遗址都被考古证明有洪水过度侵袭的证据,时间也对。这就构筑了一个从黄河上游到中游的洪水易发区,有力地证明了大禹治水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