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州仓山的历史

仓山区历史悠久。

它位于福州市的南部。仓山区古称滕山。明朝洪武年间,北麓建有盐仓,俗称盐仓前。滕山隧道被称为臧倩山,或简称苍山,因此得名。

苍山古城名人陈、陈,还产生了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近代海军将领陈绍宽、当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等杰出人物。这里不仅有烟台山、金山寺、三仙洲等景点,还在开发三江旅游带特色景点。

苍山丘陵起伏,高盖山、长安山、烟台山贯穿中北部,东临黄山、程门。

该岛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历史上,燕山南麓遍布李树,被称为“琼花玉岛”。古有“十里花为市,千里梅为林”的盛世。

仓山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历史上也是著名的领事使馆区、对外贸易基地和航运中心。英、美、法等17个国家在仓山设立了领事馆或办事机构,同时还兴办了教堂、学校、医院、报刊、洋行等。

由于西方经济文化的渗透,仓山区至今保留了英式、哥特式、罗马门户式、东欧式、中西合璧式建筑,形成了仓山区独特的建筑特色和地域面貌。

这个地区有许多名胜古迹。金山古寺、陈故居、陈绍宽故居、烟台山公园、高盖山公园等人文自然景观和正在开发的马行舟、聚源洲、闽江公园(南苑)等沿江沙洲,构成了仓山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苍山老城区没有经过第一轮旧城改造,古建筑保存较为完好,这也是老苍山不可多得的资源。

仓山区是福州有名的学区。自1980被国务院批准为福州市文化居住区以来,区内新建、扩建了少年宫、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等一批文化设施。

特别是在区西南有国家投资新建的大学、中专、干部学校30多所。

所以仓山区最有书卷气,学术氛围最浓。

苍山人也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尤其是老人,早年就读教会学校,对子女接受开放的教育理念。他们是福州受开放思潮影响的第一代,有着深刻的内涵。

苍山古镇有很多优质的学校和优秀的老师。随着原住民素质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充分的人文因素决定了苍山有着良好的生活氛围。

仓山区是福州的校园,聚集了各类院校,有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公安学院、福建建筑学院(现更名为福建工程学院)、农林大学、华南女子学院、省农校、福建造船学校、市体校、师大附中、港头(十二中)、四十中、区实小小学、上渡小学、启安小学等。

仓山区地处福州南大门,水、陆、空便捷的交通条件日益发达。岷江和乌龙江环绕,水运十分便利。

福厦路的起点和福泉高速的接口都始于这一带,与本岛相连的桥梁有8座。正在加紧推进的环岛道路提升工程和日臻完善的岛内路网建设,将进一步促进区域交通网络建设的成熟和合理化。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距该区仅35公里。

随着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投资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必将促进仓山区的经济腾飞。

从福州的地图上看,仓山区占据了福州的西大门和南大门,在21世纪福州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九五”以来,仓山区以“建设福州新城”为目标,按照现代化省会和中心城市的要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居住、教育、金融、文化、医疗、休闲等市政设施日趋完善。

金山工业集中区和生活区的建设,打开和扩大了福州的西大门,拉开了福州实施20世纪初“东扩南进”发展战略之一“南进战略”的盛大序幕。

仓山区委、区* * *根据“十五”规划,积极实施“全面开发南台岛,建设福州新城区”战略,在全市建设文化教育区、科研基地、重要商务区、旅游娱乐区、高尚住宅区。

在完成商都路、南台大道一期、杨洽路建设项目后,正在启动南江滨大道、二环路三期、闽江五桥、三环路一期等市政热门项目。

仓山大部分纳入三环蓝图,仓山将快速融入福州市中心生活圈;汽车南站“南移”计划使仓山开始进入城市枢纽核心;上渡、下藤旧房改造的不断完成,将对仓山进行重新定位;下腾路商业休闲步行街的建成和首山学生街的改造,为有着“百年书香”的苍山增添了商业色彩,迎来了新时代。

南江滨掀起住宅热潮。

南江滨路建设及旧房区改造工程,东起规划中的前横桥,西至解放桥,北至闽江,南至烟台山南路、关静路、管亥路、朝阳路、工农路、老坝港一线,于2003年8月14日正式开工。

该项目是2004年苍山人民最大的实事项目之一。

规划集休闲、观光、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南江滨大道项目,总投资6543.8亿元,总占地面积705亩。

改造工程的完成将彻底改变仓山区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的状态。

项目建成后,可与原有的南江滨大道相连,与北江滨大道相对应,形成两条“龙”沿河而下的态势,使南江滨板块成为居住、休闲、生活最具潜力和理想的高尚人文新城。

可以自己去百度查一下。我也是在上面找到的。有兴趣可以看看很多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