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宣纸被称为纸命千年?

宣纸:起源于唐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由于宣纸具有易保存、耐用、不褪色的特点,所以有“纸命千年”的美誉。宣纸的制作过程历时一年多,需要100多道工序,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辛苦!

宣纸的神奇与一个名词息息相关——“时间”。看起来“轻如蝉翼白如雪,抖如细丝不闻声”,但寿命几乎是所有论文中最高的。其坚不可摧的品质,千百年来完好如新,令人惊叹——欧洲几个世纪前的一些壁画已经开始开裂、变色甚至破旧,美国的国会图书馆早已出现“书籍自毁”的危机,而中国的许多珍贵资料和书画原作,如《四库全书》,却因为使用了宣纸而安然无恙。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南宋张即之经》一书,距今已有800年左右的历史,微观层面纸张依然光滑洁白。

各大博物馆留存的纸质文献和实物等诸多历史文物表明,早期宣纸的原料为纯檀香皮。后来宣纸艺术家发现稻草也可以制成纸浆后,稻草就成了宣纸的重要原料之一。宣纸里,皮是脊梁,草是肌肉。更多的皮使纸变得坚韧,这叫净皮;更多的草使纸变得柔软,这就是所谓的棉料。一般来说,绘画用特种皮革,书法用棉花。

研究人员通过在实验室人为加速老化,让各类纸张进行了一次“时间摊牌”:随着虚拟岁月的流逝,新闻纸、铜版纸等酸性机制纸白度明显下降,而弱碱性宣纸却屹立不倒;耐折性更奇特。相比于其他论文的迅速“滑坡”,宣纸有一个奇特的“驼峰形状”,那就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岁月给它增添了“青春”;很多纸到了300年的时候已经“断骨断骨”了,但是青檀韧皮纤维在宣纸坚持了1050年之后,在显微镜下几乎没有变化,依然“老年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