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名传说:三碗水
小时候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心里想,难道是因为古时候人走着走着就渴了,有个好心的老婆婆免费给路人一碗水喝?
反正我们先来渝北一碗水:
《江北县志》记载了一首歌谣:多么兴盛的岩石,多么无人穿的石鞋。没人戴荷花多,木耳飞人木滩。两个人喝一碗水,沙滩是平的。
很多在重庆的外地人可能都知道双峰桥。事实上,一碗水端平在历史上比双峰桥还要有名。为什么,大的地方出名是因为是经济文化中心,小的地方出名,多半是因为地处交通要道,一碗水端平属于后者。
一碗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南宋惜春六年(1180),建田。一碗水镇上有座庙。雕像脚下的石头上有一个小水缸,看起来像一个大碗,深约30厘米,直径40厘米。碗里一年四季都有泉水。人们来看表演,渴了就来这里喝水。
关于一碗水还有另一个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一碗水附近的寺庙里住着一个和尚,他哭了出来。得知和尚刻苦虔诚地念佛经,如来佛祖深受感动。他在梦中告诉他“从今以后,他不用为斋戒而努力。天黑时,他去山坡上取米。他一听,就在山脚下用一个大碗舀了一碗饭到石碗里。这碗饭刚好够一天的胃口。但是,知道因为这个福利,他偷懒了,每天睡觉,甚至下山的时候连拿碗饭都觉得麻烦。他想一次得到更多的米,所以他把石头做得大了很多。此时,这碗里没有米饭,只有一大碗水。
故事当然是传说,但一碗水端平是真的,发生过战争,是古战场。顺治三年(1646),65438年二月,张起义军,重庆明将军曾婴,在此交战,明兵大败。
綦江古尖山一碗水:
木兰谷旁边的古剑山上有一个名副其实的“一碗水”。
去古剑山鸡公嘴的路上,路边的悬崖下有一“碗水”。这只大碗是由当地的粘土窑制成的。碗上面的一条小沟一直往下流。水流很小,小到肉眼看不到水流,冷热无尽。
相传,这个陶碗是当年帮助过齐桓公的一个和尚的碗。传说济公和尚用济公的嘴拜菩萨的时候,一个老人在路上太渴了,向济公要水喝。济公把他的水袋给了老人。但是上山的人看到这个都来讨水喝了,公众很头疼。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把碗放在路边,用魔法吸引一股泉水流入碗中,供路人解渴。据说有人觉得这个碗是个宝,想把它偷走,但是无论怎么努力都搬不动,一直保存到现在。
在另一个版本中,据说在周楠曾经住着一位名叫老冷的老人。老冷家的祖上靠卖凉水为生。家里三个儿子都在给别人打工,孩子读了一些书,但用处不大。老人一直在行善积德。每年,最好的香烛被用来在静音寺为菩萨祝寿。
一个观音菩萨过生日的前一天,老冷遇到一个生病的瞎子,没穿衣服。瞎子找老冷乞讨,老冷把家里仅剩的一碗饭给了他。瞎子吃完饭把碗递给他,告诉他公鸡嘴的路很陡,路上没有水解渴。他叫他明天早上把碗装满水,放在路上给路人解渴。
老人想知道这个碗能装多少水,即使他走上山,碗里的水也会洒出来。盲人的碗很大,老人照盲人说的做了。奇怪的是路人来喝水,水就是不干。那家伙惊呆了,意识到那个瞎子是个仙女。于是他在菩萨面前许了愿,第二年就中了小时候的头奖。他一直在修建寺庙和道路,帮助穷人做好事。后来,这只碗一直留在古尖山。
万州一碗水:
万州区龙宝山山腰上有一个泉眼,是一个清澈的小水池。传说喝了它的人可以延年益寿,驱除疾病。人们来这里取水,说这是龙宝山的龙水,是神泉。
当地一个坏地主余老外指示手下打手用木板把泉池盖起来,不许任何人采摘,只准家人吃喝、洗脚、洗澡。但是有一天,仆人只挑了两桶泥汤。老俞生气了,骂道:“谁要这浑汤!”"仆人说泉水已经被挑干了,只剩下这浑浊的汤。余老去泉边看了看,心慌了。让仆人破坏这里泉水的人晚上回来说彩虹下来偷了。老俞不信,跑去掀开木盖,躲在泉边石头旁的草丛里。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让他苦不堪言,但他还是忍住了;那天放晴后,龙宝山上的一道彩虹向神泉伸出了手,用银碗舀起了神泉里的水。余老急得跑了出去,举起拐杖要打彩虹手。彩虹手一放,银碗就掉了。余老歪一摊手,跑过去捡起银碗,银碗却掉在了地上,紧接着一声巨响,把地面砸成了一个盆状的凹陷,把余老歪活埋了。
凹地地形呈碗状,土石覆盖着神泉的泉眼,一股清泉从石缝中浸出。有人在这里建了一个水池,更多的人来这里挑水。许多人把家搬到了神泉的边缘。渐渐地,它变成了一个城镇,被称为“银碗水”,后来演变成了“一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