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是哪个三线建设?
一三线建设背景
2018至10中宣部明确“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线精神”体现了奋发图强的精神、胸怀大局的担当精神、精诚合作的团结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蕴含着勇于为党和国家、为社会主义建设付出甚至牺牲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1964年至1980年,我国中西部13省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
二、三线建设内容
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份,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份的部分地区。其中,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和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俗称“大三线”,一二线地区腹地俗称“小三线”。大致说一下行政区划:一线地区: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新疆、西藏。三线地区: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份腹地,* * *涉及13省份。第一层和第三层区域之间的区域是第二层区域。
在一二线省份建立了一批省级“小型三线地方军工企业”,由省国防工业办公室牵头,生产半自动步枪、7.62毫米中等威力步枪、手榴弹、引信、迫击炮弹、重机枪、中小口径迫击炮、火箭炮、火箭筒、高射机枪和无后座力炮,即步兵营的火力。力争“挽救”自卫战争,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坚持抗战。阿城和尚志是黑龙江的小线,吉林辉南,辽宁朝阳凌源,山东沂源,河南济源,湖北襄阳。湖南娄底、广东连江、广西河池、安徽六安、上海渭南、江西万载、安福、福建三明、浙江云和、龙泉、江苏盱眙、新疆和静县阿拉沟、甘肃平凉。
贵州、川东山区、川中平原、汉中、秦岭北麓的新项目多,规模大,产业人口多。其中四川成都主要接收轻工业和电子工业,绵阳和广元接收核工业和电子工业,重庆是常规武器制造基地,甚至包括第三钚生产堆(816厂)和常规潜艇制造(望江造船厂);贵州贵阳主要接纳光电产业,安顺主要接纳飞机产业。需要注意的是,三线建设并不都是沿海产业内迁,还有大量的长庆油田、攀枝花冶金工业、六盘水煤炭工业等基础产业和大量的配套铁路、公路。
19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冷战的放松,三线建设从保密一词逐渐见诸报端。改革开放后,很多三线建设单位因为地处偏远,与世隔绝,很难发展。1983 65438+2月中国市政府在成都成立国务院三线办(1990年代改为国家计委三线办,21世纪更名为国防科工委三线协调中心)。
1984 11 10月份在成都召开会议,确定了第一批121单位,移动合并48个单位,全部转为15单位。后来一些三线企业转移到附近的中小城市,如咸阳、宝鸡、沙市、襄樊、汉中、广元、德阳、绵阳、天水等。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军工科技企业向成都、重庆、Xi、兰州等大城市转移。
扩展数据:
从1964到1980,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期间,国家对属于三线地区的13省区的中西部地区投资2052.68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0%以上。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在“民以食为天”、“做好人马上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背起行囊,跋山涉水,来到祖国西南西北的深山峡谷和大漠荒野,在那里安营扎寨,负重前行,用辛勤的劳动、汗水和生命建成了65438+。
三线建设
三、三线建设的意义
三线建设诠释了民族忧患意识的深刻内涵。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它培养了深刻的忧患意识和文化信仰。正是因为历代有识之士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把国家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中华民族才一次次从内忧外患中转危为安,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数千年。由于沿海城市和地区产业布局过于集中,战略后方缺失,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不仅涉及工业、交通的重点企业要及时搬迁,相关科研院所也要向内陆腹地转移。党中央基于“备战备荒”的战略指导,迅速统一意见,形成* * *认识,果断作出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一场涉及13个省区、数千万人力资源的大会战,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三线建设加速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广泛传播。为了巩固新的政权,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状况,党和国家在重点建设东北工业基地的同时,更加重视内陆的建设。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要处理好沿海工业和内陆工业的关系”,为三线建设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三线建设发展后,中国将部分工业生产力向西南和西北内陆地区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冶金、交通、国防工业等核心项目发展迅速。上世纪70年代,三线建设全面铺开,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骨干企业在西部地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以攀钢集团、酒钢集团为代表的钢铁企业。以酒泉、西昌为代表的航天中心;以六盘水、渭北为中心的煤炭基地;以重庆、湘西为代表的常规军械基地;以江汉、长庆、中原为代表的气田。投资建设了川黔、成昆、贵昆、向莆、向倩铁路干线10条,总长近8000公里,修建公路25万公里,形成了45个重大产品专业、2000多个科研基地、大型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与此同时,资本、技术、人才、机械设备等生产要素迅速向西部地区聚集。大量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也向三线地区转移。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也向西方输送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西方的工业文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特别是通过传、帮、带,为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西部地区观念的更新,初步改变了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促进了我国内陆和边疆地区的社会进步。
三线建设促进了移民文化的产生和交融。从1964年到80年代初末,三线建设经历了17年的移民潮,跨越了13个省区,400多万专家学者、技术工人、技术人员和党政干部从上海、沈阳、哈尔滨、吉林、北京、青岛等工业中心迁往内地,扎根边疆。移民的涌入对当地人的生活状况和地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按照当时中央制定的“依山、隐蔽、分散”的原则,三线建设项目,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和国防工厂,大多位于山谷之中。除了生产设施,还建设了医院、托儿所、学校、公安分局等一整套生活保障体系,为移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支持,为移民文化的产生和融入搭建了平台。结了婚有了孩子,一个来自不同地域的建设者,离开了家乡,不仅带来了家乡的感情,也带来了家乡的风土人情。也为当地的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所有的新元素都融入了他的日常生活、着装、举止。搬迁工厂到来后,各地的搬迁工人,远离故土,除了有故乡情结外,还有一种“同为异乡人”的文化心理。一些搬迁的工厂,尤其是大中型工厂,一般都有自己的生产生活系统,形成一个看起来像“小社会”的特殊共同体,从而形成新思维、新观念、新机制,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宽松的文化氛围、宽松的文化心理、开阔的文化视野、多元的文化生活,促进了移民思想的碰撞和思想的新解放,形成了好客、开放新奇、包容包容的生活品质,实现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有机融合,为今天西部地区多元文化的开放、发展、和谐、融洽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