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2016最像哪一年?

历史上2016最像哪一年?

孟婆给了一碗汤。

孟婆给了一碗汤。

2017.05438+0.04 01:24转帖发表在猫眼。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有相似之处。

“特朗普经济”对美国经济未必是好事。

全球化竞争的时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

世界经济将进入更加黯淡的“黑铁时代”

几十年积累的“战争”风险随时可能爆发。

* * * 3428字|建议阅读时间6分钟。

在茫茫人海中,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但也没有一个人和所有人都不一样。不管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总会有一些人非常相似,可能是外貌相似,性格相似,也可能是历史上的角色相似。

我们会对这些相似之处非常好奇,不仅仅是因为人类喜欢八卦,还因为从这些细微的相似之处入手,可能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猜测人性的奥秘。

历史也是。

1每年都有自己的个性。

马克·吐温说:“历史永远不会重演,但它总是遵循着同样的韵律。”每一年都有自己的个性,有些年激情澎湃,有些年失意,有些年平淡,有些年可笑。假设我们能把握不同年代之间的性格差异和相似之处,或许就能更好地判断历史的转折点。

如果我们在1992的中国,那么我们可以准备好迎接一场壮丽的洪水。如果我们在1929的华尔街,我们会更加警惕,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随时准备逃离即将到来的金融海啸。

我们不妨设立一个“马克·吐温奖”,每年颁发一次给历史上与这一年最相似的一年。

2016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如果我们在2016年颁发马克·吐温奖,我们会在哪一年获得?历史上哪一年与2016最相似?

最乐观年份:1980?

如果非常乐观的话,那么2016应该是最像1980的。

1980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当时英国首相是铁娘子撒切尔,中国刚刚走向改革开放。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特朗普和里根一样,是媒体明星,是* * *是党员,会激励群众,会宣称让美国再次伟大。

从特朗普的竞选理念来看,至少从表面上看,与里根的经济学有相似之处。特朗普还主张减税和放松管制。据说里根的经济学给美国带来了战后最长的经济繁荣。特朗普也能给美国经济带来好消息吗?如果美国经济实现强劲增长,全球经济能否随之复苏?

短期来看,特朗普经济社会将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已经很好了。如果特朗普上台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结构性改革,美国经济或许能再上一个台阶。然而,特朗普经济学对美国经济未必是好事。特朗普政策议程的主要问题是:

(1)我们不知道他能在多大程度上信守诺言。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当然是好的,但是钱从哪里来?如果政府买单,会进一步增加债务负担,依靠私人部门买单,最后很可能得不偿失。

(2)他的各项政策主张存在矛盾。如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美国的债务压力会更大,通胀也可能上升,但特朗普不愿意让美联储加息。你能把蛋糕拿在手里吃吗?

(3)他的保护主义政策可能会破坏全球经济复苏。买美国货,雇美国人,听起来不错,但如果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就会招致其他国家的报复。如果全球经济失败,美国能脱颖而出吗?

我们当然希望出现最好的结果,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全球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果要重新进入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改革的力度和难度远远超出各国执政者的能力和勇气。

最平庸的一年:2015?

如果保守的话,那么2016应该和2015一样。

我们在求导的时候,可以近似地把某一点附近的曲线看成一条直线。同样,预测未来最常用的方法是趋势外推法。换句话说,历史只是线性变化,不会有飞跃。“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江月只是年年相似。”2016类似于2015,2017类似于2016,细微的变化逐渐积累,最终形成历史。

但是,即使从我们现在的感受来看,2016应该是历史的转折点。就算2016这一年风平浪静,也有隐藏的玄机。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1587看似微不足道,但这一年发生的很多事情,看似是最后一段,实际上会在未来掀起滔天巨浪。

仅仅把2016当成又一个平庸的年份,可能会让我们误判历史的演变。2016不可能和2015完全一样。有好转吗?或者更糟?相信读者有自己的判断。

最吵的一年:1968?

噪音方面,2016堪比1968。

1968中国还在文革的漩涡中。美国的民权运动正变得越来越激进。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一家酒店的阳台上被暗杀。捷克斯洛伐克爆发布拉格之春,苏联坦克迅速开进布拉格街头。法国爆发反对戴高乐的“红五月”学生运动。

2016同样充满戏剧性:英国退出欧盟,川普当选,义大利修宪公投失败,欧洲难民潮。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了,就像一系列撞车事故一样不可预测。

然而1968并不是战后最动荡的时刻。1968来得猛烈,去得匆忙。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很快会有一场暴力革命的时候,历史突然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发生了转折。战后的岁月,1968不过是寒风中的冷战,浪花中的浪花。

从较长的历史来看,战后经济处于一个相当好的时期。直到上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的普通居民才真正进入现代社会,汽车、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涌入寻常百姓家。王尔德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最痛苦的,一个是得不到的,一个是得到的。人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开始感到厌倦和不满。

一般来说,每隔20年,社会思潮就会有一次巨大的转折。当新一代走上历史舞台时,表达他们的声音是必要的。

1968期间,最不满意的是婴儿潮一代,他们的出生率从1945飙升至1952。这一代出生的人没有经历过饥饿、贫穷和战争,但他们经历了快速的社会变革,对日益僵化的政治制度越来越不满。

2016最不满意的是各国中低收入阶层。他们在全球竞争的时代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工作、住房、教育、医疗,都是令人担忧的事情。环球列车的速度太快了。他们感到晕车,要求减速或停车。他们想下车。

除了不满,他们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1968年巴黎学运期间,墙上到处都是涂鸦。一个学生写道:“我想谈谈我自己,但我不知道该说什么。”2016年,那些不满的人也有同样的困惑。2016是否和1968一样,是历史上有规律的宣泄?

最危险的一年:1936?

从65438到0936,距离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八年了。虽然经济有所回升,但商定的经济复苏并没有出现。

从65438年到0937年,美国经济陷入第二次危机:股市再次暴跌,大量银行倒闭,失业率飙升。

1935年,墨索里尼向埃塞俄比亚宣战。面对德意法西斯势力,英法不仅没有遏制,反而纵容汉奸,实行绥靖政策。

1938年,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将苏台德割让给德国,迫使捷克斯洛伐克接受这一协定。当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时,他受到了英雄般的欢呼,每个人都称赞他避免了一场战争。结果德国于1939年入侵波兰,1940年入侵法国,巴黎很快沦陷。

回过头来看,1936是政治经济反动势力开始总攻的时候。最重要的是立场坚定,坚决制止,但当时的领导出于懦弱或无能,没有勇敢站出来,最后的结果就是引火烧身。

当年投票给希特勒的选民,并不都是文化程度最低的无知之辈。中产阶级很多人投票给希特勒;许多大学生投票给希特勒;许多公务员也投票支持希特勒。

德国学者Gershenkron在《德国的面包与民主》中总结了这段历史,写道:“在特定情况下,根深蒂固的民主制度会选择自我毁灭。”一旦魔鬼从瓶子里出来,就很难收回来了。

2016,全球化退潮,民主逆流,民粹崛起,保护主义升温。当然,我们今天还没有看到希特勒这样的人物,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经济将进入更加惨淡的“黑铁时代”,国际政治中的不安和冲突会越来越多。

未来的历史学家会怎么看待我们这一代人?会和1936一样,还是疯子和侏儒的对决?

6最悲观的年份:1914?

1914年夏天,万里晴空,却突然狂风暴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就连战争的发起者也没有料到战争的残酷。这是一场由无数恐慌、犹豫、误判和愚蠢塑造的历史悲剧。

一战前,全球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科技进步,各国经济仿佛融为一体,世界政治出现了几十年难得的和平。这就让人产生了盲目的自信,对休眠的各种风险视而不见。

英国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克拉克(Christopher Clark)在《梦游者》中写道,当时的领导人陷入了一战的深渊,仿佛在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