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占据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典共1260条,分为总则、财产权、契约、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附则七个部分。整篇文章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了明确准确的规定。,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
立法程序
65438-0954,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力量起草民法典。此后,由于反右斗争的扩大,立法活动被终止。
1962年,民法典的起草再次提上日程,1964年完成草案。后来因为“文革”停了。
1979 165438+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第三次民法典起草工作,1982形成了民法典第四稿。虽然草案还没有正式通过成为法律,但是现行的民法通则都是以草案为依据的。
2002年6月5日至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了民法草案。之后,由于物权法尚未制定,对民法草案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民法草案最终被搁置。
2014,1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
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编纂工作,开始了制定民法总则的第一步。以1986制定的民法总则为基础,系统梳理和总结了相关民法的实践经验,提炼了民事法律制度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和主导性的规则,形成了民法总则草案。
2016年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副秘书长、发言人傅莹在记者会上表示,民法典编纂工作已经启动,实践中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制定民法总则,第二步是全面整合民法。民法总则草案已经出来了,预计6月份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6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了民法总则草案,这标志着民法典编纂立法进程的开始。
2017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3月5日起施行。
2065438+2008年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不再保留计划生育的相关内容,增加了离婚冷静期。65438年2月23日,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65438年2月23日,民法典契约编二审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为了体现对合同的保护,二审稿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2009年6月25日,李委员长主持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婚姻家庭法草案和继承法草案。65438年2月20日,法律委员会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进行了修改完善,纳入了201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国法》,并对条文序号进行了重新编排,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于65438年2月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65438年2月23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春耀作的关于民法典草案修改情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编纂情况的报告。据沈春耀介绍,民法典(草案)由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附则七部分组成,条文***1260条。65438年2月24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举行分组会议,审议民法典草案。65438年2月2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民法典草案的议案,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NPC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作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说明。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 1年10月起施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民法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