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典阅读札记——希罗多德的历史准备

历史

哈利卡纳苏斯的希罗多德

注意力

1.作者背景

2.写作背景和动机

3.书籍结构、材料多样化、叙事逻辑等。

4.注意批判性阅读

5.阅读辅助材料(地图、国家历史、欧洲历史和旅游介绍等。翻墙)

6.卷1的梳理

作者背景

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公元前425)是古希腊作家,西方文学的奠基人,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在古罗马,希罗多德被称为“历史之父”。

作品简介

希罗多德的《历史》是希腊史学史上的第一部著作。这本书根据内容基本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描述了黑海北岸色雷斯人、希腊城邦和波斯帝国的历史、地理、民族和风俗,描述了希波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描述了中波斯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从小亚细亚希腊城邦举行的反波斯起义到公元前478年前希腊占领塞斯托斯。后来有人把这本书分成九卷,并按照当时的惯例,用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文学艺术的九位缪斯的名字给每一卷命名,所以这本书有时被称为《缪斯书》。历史内容丰富,生动地描述了西亚、北非、希腊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等等,向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图景,犹如一部古代社会的小“百科全书”。希罗多德从史诗、官方档案、石刻以及当时的各种著作中获取了大量的信息,更多的是运用了从他个人的游历和田野调查中获得的大量信息。历史是西方史学的第一座丰碑,为西方史学“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写作态度

希罗多德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表现出执着的求真精神和严谨的批判态度。他认为,历史是对过去的研究,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证词”(或证据),即对事实的忠实陈述,而不是史诗或戏剧中的神话传说;二是探寻真相。他从各个方面收集各种文字和口头资料,包括教士、旅行家、目击者留下的各种记录和描述,以及各种官方和民间的文件,把一切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都当作历史写作的素材。虽然在某些地方失去了轻信,但他仍不愧为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具有批判精神的人。他曾在书中写道:“报道人们所说的一切是我的职责,但我不一定相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我的声明适用于我的所有作品。”在处理历史事实的过程中,他经常核对关于同一事件的不同说法或记载,相互对照,明确告诉读者什么是不容置疑的,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什么是有争议的,需要暂时存疑的。有时为了证明自己叙述的可信度,他让历史人物自己说话,并在后面加上自己的简评。他对学习的诚实态度是他追求真理精神的直接反映。希罗多德撰写的《波斯战争史》是一部材料广泛、规模宏大、史料丰富、内容丰富的“通史”。希罗多德写了波斯战争,但他没有把这本书作为战争或军事事务的历史来写。他以极其开阔视野,不仅描写了希腊的情况,还把他所知道的当时整个“世界”的历史情况纳入了自己的写作范围。在他的作品中,埃及、巴比伦、叙利亚、波斯、西徐亚的历史文化都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对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一视同仁:他不仅赞扬了希腊文化的辉煌,而且明确指出,这些古老的东方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应该对所谓的“蛮族”文化给予充分的尊重,不应该有偏见,不应该互相歧视。希罗多德也认为,希腊-波斯战争实际上是希腊文化和古代东方文化的冲突。不了解这两种文化的特点,就无法深刻理解这种文化冲突的真正前因后果。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描写了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还描写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情况、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等,几乎包罗万象。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希罗多德的《波斯战史》其实是一部结合了文化史和描述社会学的百科全书。它不仅是西方史学的奠基之作,也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文化史著作。

欧洲地图

欧洲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地理上,习惯上分为五个区域:北欧、南欧、西欧、中欧、东欧。

欧洲国家: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俄罗斯、奥地利、爱尔兰、摩纳哥首都、列支敦士登、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冰岛、西班牙、葡萄牙、希腊梵蒂冈、圣马力诺、马耳他、安道尔、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捷克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亚美尼亚、格鲁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