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一世改革的结果:俄国大步迈向欧洲强国。

彼得一世的改革对俄罗斯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俄罗斯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马克思认为彼得一世的改革“对结束俄国一百年的落后状态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更形象地评价彼得一世的改革,称其“使俄罗斯腾飞”。

首先,彼得一世的改革极大地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确保了俄国在北方战争中击败了当时欧洲的军事强国瑞典,从而使“俄国在波罗的海上站稳了脚跟”,“进入强国行列”。到1725年,俄罗斯已经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20多万人的现代化常备军。俄罗斯以前没有海军。到彼得一世统治末期,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拥有各类船只895艘,水手28000人。

其次,彼得一世的改革重新安排了俄国政治,削弱了贵族的决策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波克罗夫斯基曾认为,彼得一世的行政改革带有近代资产阶级改革的色彩,开创了俄罗斯现代议事制度。特别是1722颁布的《官阶表》,体现了彼得一世“唯量用”、“任人唯贤”的思想,挑战了按贵族门第选官的腐朽传统,使一大批出身卑微、德才兼备的人脱颖而出。这对创新政治、广纳贤才、提高行政效率具有积极意义。“一子继承法”迫使许多功勋贵族的子女下海经商、参军、读书和“自己找工作”,这是对俄国旧贵族势力的又一次沉重打击。《皇位继承法》废除了旧的皇位继承原则,沙皇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继承人。这些都对整顿政治、加强皇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彼得一世的改革促进了俄国逐步走向现代化国家,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列宁指出,俄罗斯的欧洲化“甚至在彼得大帝时代就开始了”。彼得一世改革打破了俄国闭关锁国的落后状态,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正是在18世纪初,俄国的现代工商业开始发展,新的资产阶级开始形成。在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出现的同时,在被剥削的劳动群众中“发现了工业无产阶级的萌芽”。通过改革,现代俄罗斯矿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到1725,俄罗斯已经建立了240多个现代化的作坊,作坊内部分工精细,很多规模都比较大。例如,莫斯科的官方建筑帆车间有1162名工人,谢国麟毛纺厂有730名工人,官方的米哈伊洛夫毛纺厂有742名工人。与工场手工业发展初期相比,工业中私人资本的比重有所增加。雇佣工人的数量也大大增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一定的发展,俄国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赶上了英国。特别是冶金工业发展迅速。1718年,俄罗斯生铁产量已达160万普特,居世界第一。俄罗斯生产的铁和亚麻布已经出口到英国市场。随着俄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国家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乡商业贸易开始向资本主义全面转化,俄国已经能够积极参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商业竞争。到彼得一世统治末期,俄罗斯每年出口420万卢布的商品。

第三,彼得一世的改革促进了俄罗斯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彼得一世改革期间,在乌拉尔和卡累利阿建立了矿业学校。莫斯科、彼得堡等城市相继开办了军校等学校。到18的1920年代,已经有40多个城市建立了算术学校。

10月2日,1703,65438+在莫斯科出版,这是俄罗斯第一份正式印刷的报纸。它报道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和军事信息,也发布国内经济建设的信息,如各地手工业作坊的建设、金属矿藏的发现等等。

1710年,彼得一世下令用一种简单的新字体代替复杂的教会斯拉夫字母。因为有了新字体,印书更方便了,各种书都可以大量印刷。西欧国家的一些科技书籍,如军事科学、造船、建筑、数学著作等。,已被翻译成俄文并陆续出版。彼得执政期间,俄罗斯还建立了第一座博物馆、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和第一批公共剧院。

10月28日,1724,65438+彼得一世发布了关于建立俄罗斯科学院的命令,对俄罗斯科学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院成立于1725,由数学、物理、社会科学三部分组成。它不仅是一个研究中心,也是一个教学机构,大学和中学附属于它,直接培养科研人员。罗蒙诺索夫曾在这里接受深造,后来成为俄罗斯著名的科学领袖。

总之,彼得一世的改革具有现代化的意义。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