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的历史(请多读)

广东省中山市

中山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有24个乡镇[1],是全国四个无县的地级市之一。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北邻广州,北接澳门,全市总面积1.80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20℃,户籍人口1.41.000。中山是中国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也是著名的侨乡。有80多万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居住在五大洲的87个国家和地区。中山是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近年来,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国家包装印刷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民营科技园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相继建成。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以优质产品为拳头的多元化产品结构,包括乐百氏饮料、耶鲁古力门锁、凯达精细化工、华帝燃气具、嘉华电子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产品。小榄五金、古镇灯饰、沙溪休闲服装、大用红木家具、南头空调、黄埔食品等区域特色经济蓬勃发展,其产品在全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全球500强企业在中山设立了20多家企业。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65438+4000万元,工业总产值154429万元。2008年,中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999元,居广东省第四位。2008年,中山GDP增长10.5%,全市GDP达到140852亿元,居广东省第五位。2008年,中山市工业总产值超过40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过6543.8+0.20亿元。中山景观中山市的投资环境很吸引人。全市现有公路里程1067公里,形成了以国道、干线公路、京珠高速为骨架,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半径90公里内,有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五个机场。铁路运输通过广州到达全国各地。目前,随着神湾港的开港,中山已形成东起中山港、南至神湾港、北至小榄港的“品”字形码头布局。其中,中山港年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中国前10位、世界前100位。从中山港到香港的航程只需75分钟。中山供水供电充足,初步建成了以市区为枢纽,贯穿各镇和大中型企业的宽带高速大容量信息网络,形成了“中山信息高速公路”。中山市面积1800平方公里。人口:1,423,000长途电话区号:0760,汽车车牌:编号前加粤T,邮政编码:528400,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东区松园路1。行政区划:石齐区、东区、西区、南区、五桂山等五个办事处,小榄、古镇、横栏、东升、港口、沙溪、大涌、黄埔、南头、东风、阜沙、三交、敏敏、南朗、三乡、坦洲、板芙、神湾等18.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接广州,与港澳接壤。辖1国家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街道办事处、18个镇,总面积1.8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423万人。有80多万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中山原名香山,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建立,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改称中山县,1983年撤县设市,1988年升级为广东省辖地级市。近年来,中山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工业强市”、“依法治市”、“科教兴市”战略,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654.38+0036亿元,户籍人均生产总值7365.438+098元,国地税收入654.38+057.4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6.45亿元,在全省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2.77亿元。象山县建县至今已有84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从劣县—大县—模范县—特县—市几个经济文化发展阶段。象山汉代属番禺县,晋代属东莞县,唐代属东莞县。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设立象山郡,隶属由一群岛屿组成的广州,“隔断南海、番禺、新会沿海”。两者之间没有陆地联系,地广人稀,经济落后。宋、元、明三代都被朝廷列为劣等郡。明《永乐大典》曰:“香山为市,海中孤岛,地最狭,人最穷。”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广东宣布废除“迁界”令,几个原本分离的岛屿因沙田的陆地连接而与顺德、南海陆地相连,农业、商业、交通事业骤然发展。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为南(海)、范(虞)、顺(德)、东(万)之大郡”,“户籍丰富,驱离其他城”。1866 165438+10月12孙中山先生出生于象山县翠亨村。民国后,中山县直辖于广东省。民国18 (1929)二月,国民政府19国务院以“钟山县为总理(孙中山)故里”、“钟山县为粤中最繁华地区,财政收入巨大,民智开发较早,人才众多”确定钟山县为全国模范县。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同年4月15日,象山县更名为中山县,以纪念孙中山先生,1950年4月,中山县因人口密集,土地辽阔,税收丰富,被广东省民政厅列为特别县。1983,65438+2月,中山撤县设市,1988,1,升格为省级市。中山也因此成为中国唯一一座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城市。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因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被誉为广东“四小龙”之一。1997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人居奖”。200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中山排名17。2005年,中山被授予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为全国9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之一。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北与广州、港澳接壤,面积1891.9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5.6平方公里。总人口243.5万,户籍人口654.38+0.408万,年平均气温22℃,中山是中国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也是著名的侨乡。有80多万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居住在五大洲的87个国家和地区。

中山,古称香山,因“多仙花”而得名。古老的香山是珠江口外丁玲海洋上的一座孤岛。它的疆域就是现在的五桂山和凤凰山(现在的珠海市)以及周围的山和丘陵,也就是从石齐到澳门的陆地。自唐代以来,由于珠江水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在该地区不断沉积,逐渐形成了广阔的冲积平原。宋元以后,由海变为冲积平原的土地约占原有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人们称之为西海十八沙,即小榄、东升、坛背、横栏等镇。到了明朝,冲积平原继续扩大,此时形成的陆地称为东海十六沙,即东风、南头、黄埔、阜沙、三角、波网、人、港等镇。到清代,形成了现在港口以南、磨刀门水道以东的板芙、神湾、三乡、坦洲等西南平原。沧桑巨变将石齐北部与顺德、番禺大陆融为一体,成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先后发现了石齐西区马山、南朗龙穴村等9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石器、彩陶、沙陶等器物,表明在5000年前的钟山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有土著古越人在象山岛上捕鱼和生活。

象山岛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百越于海的土地。秦属南海县,汉属南海县番禺县,晋属东莞县,隋属宝安县,唐属东莞县。设置为香山镇,辖境现为石齐、沙溪、大涌、南区、神湾、三乡、神湾、石塘、翠亨、五桂山、南朗。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东关郡在秀才陈天爵改镇为县的建议下,命姚孝子设象山郡,“隔断南海、番禺、新会三县沿海”,隶属广州。

象山县建县之初,境内是一群互不相连的岛屿,人口近万户,是落后的半渔半农经济。在南宋、元朝、明朝以及清中叶以前的几个朝代都被列为下等县。其间,1553年,葡萄牙人进入澳门,实行自治。1849年,香山失去澳门统治权。清朝嘉庆、道光年间,由于撒旦教的迅速沉积和对休养生息的重视,加上中原移民的多次迁入,县城人口大量增加,同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象山县农业生产发展迅速,一时间成为广东沃土,“户籍丰厚,开车出外地”。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并取得胜利。1921年5月5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宣布军政时期开始,完善各级政治机构。象山县在夏秋季开展了民选县长活动,吴铁城当选。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逝世。4月15日,象山县为纪念孙中山更名为钟山县..中山(象山)人民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这一传统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时代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其死后捍卫民族国家的革命精神影响至今。

1911年165438+10月6-7日,在武昌起义的推动下,由中盟南方协调部澳门总支部直接领导的象山县革命武装,从龙都、杜亮、前山三地进军县城,占领县政府,成立象山县临时军政府。这是1911年的香山起义时期。龙继光在广东时,象山县革命家任鹤年和林箐魂等于1916,发动了龙都起义。石岐海、马山、西河路等地发生多次战斗,对龙继光及其在象山的代理人打击很大。后人立西岐西山碑纪念此事。

1937七七事变后,日军于1938年2月侵占中山县七区三灶岛(今珠海)。中山进入联合抗战时期,在军民联合抗战下,先后在1939取得了横门战役和张家边战役的胜利。1940中山失陷后,中山县人民在中顺中央县委和中国珠江特委的领导下,以五桂山为根据地,成立中山反游击大队,积极开展敌后抗日武装斗争,取得了三村、淇澳岛、五桂山区战役的胜利。据统计,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山抗日游击队在广东南繁中顺游击区指挥部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的直接指挥下,与日军进行了140多次战斗。他们的领导人林、梁家、等人为解放中山作出了贡献,为后人所称道。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对和平民主的渴望,发动了大规模内战,中山特派团为此做了大量宣传工作。1949下半年,钟山县党组织和人民武装组织迅速扩大,如9月中旬在钟山县长江乡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钟山独立团(以下简称“钟山独立团”),为解放钟山县做了充分准备。

1949、10年10月30日,中山地方人民武装、五桂山根据地原群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先头部队在石齐成功会师,这一天是中山解放日。1950年8月4日,中山全境解放。

古中山(香山)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默默无闻,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在整个珠三角地区都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这种情况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基本得到改善。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广东宣布废除“迁边”令,从此中山社会经济文化进入高速发展期。到了民国时期,中山已经成为一个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大县,地方财政收入丰厚,并于1929年被国民政府确定为全国模范县,于65438+。

解放后,钟山县发展迅速。1950年4月,被广东省民政厅列为特殊县。此后,虽然中山逐渐被划分为珠海县、斗门县(大部分)以及部分地方划归番禺、顺德、新会县,但其主要经济指标仍居全省100多个县的前列。65438-0982年,钟山县被农牧渔业部列为全国富县之一。1983,65438+二月,中山获准县改市。1988,65438+10月,中山升格为地级市,进入城市经济发展进程,成就显著。1989年,中山被国家统计局列为全国首批进入小康水平的六个城市之一。

中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明朝嘉靖年间,科举逐渐兴盛,全县有16名进士,180多名举人。其代表人物有明代专业的《广东通志》主编黄祚、南明第一枢密使何等。近代香山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由于象山毗邻港澳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众多华侨的人缘条件,“开风气之先”使象山人向世界迈出了一步,拉近了象山人与世界接触的距离,扩大了象山人对世界文明的认同程度,开启了象山人迎接世界潮流的近代思维,催生了民主革命思潮,产生了一批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象山人民长期反对封建统治、帝国主义侵略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形成了光荣优良的革命传统,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谱写了近代史上的光辉篇章。

洪榕,中国第一个毕业于外国高等院校的学士、博士,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郑是中国早期最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之一,他的《盛世危言》在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诞生在翠亨村,与象山、象山人的关系更为密切。他是这场改变了中国社会历史命运的革命运动的发起者、领导者和组织者。香山乡亲们一直是他的事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程奎光、程、陆等都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可以说,在近代中国,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香山人率先举起了民主革命的旗帜,率先主张用革命的手段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独立、自由、平等的民主共和国。象山还有“中国空军之父”杨(北台人)、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朱慕飞(昔阳人),因此象山县被誉为“航空之乡”。

在中国* *生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早在华南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省港大罢工的领导者苏,中共六届政治局候补常委、中央军委部长杨殷,以及林为民、李、等一批优秀的中山儿女,都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斗争中,中山涌现出珠江纵队第一支队等英勇战斗集体和英勇战士。在中国生产党的领导下,开辟了五桂山区抗日根据地,并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取得了中山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辉煌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珠江纵队第一支队固守五桂山,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战斗,最终迎来了中山的解放。近代香山人以团结、爱国、求实、创新的精神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洪榕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之一。唐、、郑直接参与了洋务运动中的一系列“自强”、“求富”活动,留下了许多兴办实业的创举。中国近代四大百货公司、永安、新新、大信的创始人马应彪、、、刘锡基、李、蔡畅、蔡兴都是象山人。

孙中山对中国现代教育和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创办岭南大学的,在文学艺术上独树一帜的苏,在电影表演上声名显赫的阮,被誉为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先驱的萧,以及成为广东音乐领军作曲家、歌唱家和改革家的吕文成,都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象山教育文化名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象山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象山学风的高峰期,学前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军事教育以来蓬勃发展的可喜景象,为象山(中山)作为模范县的形象增光添彩。

中山的先贤和著名的哲学家为中华文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一历史使命激励着我们,传承中山的历史文化精髓和中山人“敢为人先”的精神,为中山的新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