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楚汉文化是在什么历史时期?

楚文化在先秦时期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地域文化。早期也是一种古老的民族文化(早期秦文化也是如此)。楚文化,从时间上来说,是随着南方诸侯国楚国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空间上,也是随着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疆域的不断扩张而扩散到广大地区。和秦文化一样,楚文化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具有浓厚的浪漫情调和神话色彩,崇尚自由,充满激情,善于想象,善歌善舞。但也信奉鬼神庙宇,重视神巫,原始文化气息浓厚。

楚文化的诞生和大发展是在江汉地区,属于长江中游地区。春秋时期,楚国曾一度渴望北进,但遭到北方强国晋、齐的强烈牵制,被视为蛮夷。于是,楚国改变了战略目标,向东推进,向南扩张。到战国初期,楚国东扩的势头非常强劲,基本上占领了长江下游,其北界靠近黄河,东部属于吴越文化区的吴越故地都归其所有。同一时期,它的南界也到达或越过了南岭。

然而,楚国受到了西方强国秦国的严重威胁。到了后期(公元前328-299年),楚国在外交欺诈和军事入侵秦国中失去了西北边境的土地。后来形势恶化,楚国都城郢(今湖北荆州市)也沦陷了。战国后期,楚国的西界一再东移,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向长江下游转移。与此同时,楚文化的重心东移。这种变化从历史记载中很容易看出。一方面,楚国的都城从郢迁到陈(今河南淮阳),再迁到(相传在安徽阜阳以北,或离陈不远),再迁到寿春(今安徽寿县)。楚国的政治中心转移到了长江下游。与此同时,楚国在1年前[44]灭了莒,在306年前灭了岳,在256年前灭了鲁,其势力推进到东部沿海地区。楚国贵族黄燮(春)的庄园位于江东,在海边,楚国的东部边界达到徐泗和邹鲁的分界线。这里的居民已经开始自称楚人了。后来西汉初年,刘邦以“齐王韩信学楚之俗”为由,改齐王韩信为楚王?[6],韩信是淮阴(今江苏省清江市西南)人,他所封的楚国在下邳(江苏省睢宁西北)。可见,早在战国末期,所谓“楚”的地域概念就不是集中在江汉地区,而是在江淮之间,这是临海的。

纵观战国后期世界大势的发展,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武”和“文”的两次东进。前者是秦军猛烈的东进军事攻势,后者是楚文化的东传,其影响从长江中游扩展到东部沿海地区。短短几十年间,东部沿海的邹鲁、吴越一线,已经是楚文化的天下。从此以后,一切冠以“楚”符号的事物,似乎都没有受到当地居民的严重反感和强烈抵制。

秦汉之际最突出的人物项羽和刘邦,都表现出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对于项羽来说,自有其道理。他的祖父项燕是楚国有名的军人,所以他念念不忘故国。刘邦居住的徐泗地区,本来离楚国中心很远,在江汉平原,但到了战国中后期,楚国的势力已经到了邹鲁,这个地区很快就“楚”了。刘邦酷爱楚音、舞蹈、服饰,其散漫的文字也是非常地道的楚辞,堪称楚文化迷。报道称,“沛人说话开头都要说‘气’。其‘人,楚言也,高祖始登基,敕令曰‘其’,后以为其正常”?[7]。可见徐、司在语言上也是受楚语影响的,本来就不是“楚人”的刘邦对此很高兴,并极力推崇。

楚汉之间,民乐与楚音。对此,鲁迅认为:“盖秦灭六国,四方怨恨,楚尤愤。秦虽三家必然亡,江湖多情者以楚生为重。”?[8]以此来解释楚文化的尊崇,是合理的,但必须看到,楚文化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长期浸淫,早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才是“楚声”产生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反秦斗争起于楚国,陈胜以楚国为国号,以张楚为政纲。秦二世还称陈胜等人为“楚守备兵”?[9]。项羽自称“西楚霸王”,政治旗帜依然是“楚”。刘邦继承了陈胜等人开创的事业,曾被楚霸王项羽封侯。虽然后来打败了项羽,但他并不惧怕楚国。

西汉就是在这样浓厚的楚文化氛围中建立起来的。汉初的文化特征确实是楚文化基本特征的表现。汉初的政治指导思想是黄老之术,黄依赖于此。老子原籍楚。

然而汉初楚声虽高,但汉文化并不等于楚文化。汉文化不是任何文化的完全复制和简单模式,而是对文化进行全方位吸收和扬弃后的创新和创造,包括对秦文化和楚文化的继承和改造。西汉在政治上取代秦朝时,吸收了楚文化,但并没有完全抛弃秦文化。它也继承和改革了它。笔者赞同袁先生的观点:“鲁六国合并,建立统一王朝后,秦文化传至全国,成为灿烂的汉文化的根基”?[10]。秦朝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文化也只是昙花一现,但是秦朝的文化是经过长期的能量积累形成的,在内容上有惊人的拓展和创新,所以并没有因为存在的时间短而逝去。相反,其相当一部分内容被转移到中国文化中,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后门生存。

汉文化不是秦文化,但也不是楚文化。汉文化是一种全新的综合性新文化,它不是由单一文化直接衍生而来,而是由多种文化传承而成。与秦文化、楚文化相比,它更开放,更包容,内容更丰富,也更宏大。

汉朝和秦朝一样,曾经是一个充满开拓精神和伟大气魄的政权。与秦文化相比,至少有以下几个特征没有根本改变:

第一,无论是秦文化还是汉文化,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它们都具有基本相同的政治文化和制度文化,而对于它们来说,政治文化凌驾于所有其他文化要素之上,主导一切[11]。

这两种文化有着基本相同的政治制度文化体系。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中央集权、专制的政治统治,统治到社会基层,严格限制到每个家庭、每个人。这就是后人常说的“秦制”。汉朝基本上沿袭了这一整套制度。所谓“汉承秦制”,主要是指这种政治继承。

“至于高祖,光明无处不在,叔得失颇多,多因秦。自天子爵位,下至左僚官名、宫室,鲜有变动。”[12]。也就是说西汉制度自有秦制度的原因,以后者为主。汉朝建立后,最高统治者仍称皇帝,官员制度基本不变,政府运行机制差别不大,皇帝和官员的行为基本一致。比较汉武帝刘彻和秦始皇的心理和行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汉文化和秦文化的异同。

其次,秦文化的朴实和写实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也被中国文化所继承。秦大建宫园林,汉基本相同。汉高祖刚刚掌权,局势还没有稳定下来。刘邦自己还在奔走平定四方,而留在关中的丞相萧何却在长安修建了李鸿未央宫,其规模之大,连身为皇帝的刘邦都觉得太过了。但是,萧何对此的解释是:“夫天子,宜居四海,无道恢弘”[13]。这样表达出来的这种文化心理,就是秦文化的潜在表现。汉武帝统治宫廷园林时,其规模不亚于秦始皇。汉武帝最喜欢的年轻将军霍去病所建的墓“像祁连山”,墓前的石雕也是巨大而古朴,与秦人的审美追求基本一致。

第三,重视鬼神,求异效(长寿等。),并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虽然没有发达的宗教,但是有宗教狂热,类似于秦文化和汉文化。汉武帝的好精神就像楚人和秦人。表面上看,他们很多地方像楚人,但就他们的大动作来说,他们更接近秦人的动作。

如果把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察重点放在政治文化,尤其是制度文化上,我想我们应该对这样一个基本结论深信不疑:“中国文化的主体是秦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秦文化的确是中国近两千年文化的基石”[14]。

但是汉文化和秦文化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引用上述论据,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得出“中华文化就是秦文化”的结论。汉文化既不是楚文化,也不是秦文化。

与秦文化相比,中国文化更加开放,更具包容性和兼容性。比如汉文化从齐鲁文化中吸收了丰富的政治文化营养,齐鲁文化从齐鲁文化中吸收的东西比秦文化多,无论是政治思想还是宫廷礼仪。与秦文化相比,汉文化强化了浪漫气质,显然受楚文化影响更大。汉文化在尊重现实的同时,也加入了理性,理性思辨的水平较秦文化有显著提高。这是文化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这种改良的、进步的文化更适合时代的需要。

西汉时期,许多有识之士对秦政治进行了反复反思,留下了许多极其宝贵的思想资料,这就是著名的《过秦》。《过秦》是深刻的历史反思,是在反思基础上对政治的创造性探索。《穿越秦》是全面的,包含了对秦文化的反复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了秦文化的一些缺陷,并探讨了纠正这些缺陷的措施。

在政治思想和制度方面,中华文化表现出比秦文化更强的韧性和适应性。贾谊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秦国政府之失在于“仁义不施,攻守之势不同”[15],也就是说,任何执政思想和政策都必须切合实际,适应具体情况,不可能一意孤行,也不可能固守。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现代化”的要求,也可以说是“过秦”思想的衍生物。汉武帝晚年终于认识到“以民为本”的重要性。汉代成功的统治者都注意经常调整政策,顺应潮流。就统治思想而言,汉初按照黄老的思想实行“无为而治”、“与民同息”等一系列宽松政策,到汉武帝时期转变为专家活跃、洋务发达的“有为”之治,到赵、宣时期又有所改变。总的来说,汉朝的统治者在掌握张弛有度的节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前辈,让社会矛盾不至于过于激烈。这也是西汉和东汉能保持较长时期统治和稳定发展的基本原因之一。

汉文化的多样性要比秦文化明显得多,在这方面的优势也能充分展现出来。这种所谓“霸道而杂”的汉家制度,也就是把不同学派的政治文化混合起来治理国家和世界。这个所谓“杂”,就是广泛吸收不同政治文化色彩的执政理念,优劣分别主次,取其精华。

就政治制度而言,汉初与秦最显著的区别是郡国并行制。在秦朝,君主和他的臣民就分封制是否必要展开了一场辩论。事实上,就当时的历史条件而言,无论是主张分封制的春还是主张单郡县制的李斯,都是片面的。秦始皇以李斯为主导,这是对的,也是好的,但是从六国分裂到世界高度集权的跨度太大了。这样的“进步”在当时是历史无法承受的。从秦政权灭亡的结果来看,其实采用这种制度的负面效应是不可否认的。

汉代就不是这样了。郡国并行,部分地区由中央直接管辖,部分地区由同性诸侯管辖(最初有一些异姓诸侯,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很快基本被消灭)。诚然,这种方式存在很多问题,而且将来会越来越严重。但县与国并行,两种制度可以使优劣互补,互为补充,总体来说,弯路的空间很大。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西汉初年的郡县

国营并行制是合适的,有其历史原因,不能因为其后续的弊端而全盘否定。

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中国文化善于融合和储存,有利于创新和发展。以文学为例,汉代的生成文学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和贾谊一样,他的政论文章具有秦文化精神,而他的赋则从楚文化中吸收了更多的营养。正是因为多源吸收,思维活跃,灵感大,汉代文学的繁荣是秦朝无法比拟的。

就政治和社会生活而言,汉朝远比秦朝开放、活跃、充满活力。汉政权成功地沟通了社会上下层的联系,最高统治者也有机会与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士人对话,从而有效地将后者吸收进统治集团。从汉代的社会精神来说,也是比较豪迈洒脱的。总的来说,汉代的社会生活虽然还像秦朝那样受到限制,但毕竟更加灵活,更有活力,而不是像秦朝那样过分僵化。

然而,成熟的中国文化与秦文化相比也有一些倒退。比如董仲舒的一句话“知人之道,无益于己之谊,无益于己之功”?[16],以及盐铁会议上所表达的贤、文等儒生的声音,反映出背离秦文化的功利主义保守倾向。东汉时期,文化上的“文”“德”多于“武”“力”。自汉武帝以后,汉的发展明显减弱。

据说北宋苏轼任翰林学士时,其幕下士曾用“柳郎中只娶了一百八十七个姑娘,捧着红牙盘,唱着《杨柳岸晓风残月》一词;学士词必是关西大汉,铜琵琶,铁耙,唱‘一去不复返’来概括柳永与苏轼词的不同风格。那么,能否说出一些最能代表秦文化、楚文化、汉文化不同风格的东西?这当然不容易,但我们不妨一试。也许,最能代表秦文化整体风貌的是:秦律(已失传,但后来因湖北云梦卧虎地秦简的发掘而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和“以官为师”构成的法律文化体系,秦始皇周游列国时留下的石刻及其文字,始皇帝的陵墓和陪葬坑的兵马俑。自然,最能代表楚文化的青铜器和漆器,就是老庄哲学和楚辞,充满了浪漫的歌舞来祭拜楚神。是“三年不飞,功名冲天”的气势,是“楚虽三户,秦必亡”的不屈精神。也许最能代表汉文化整体风貌的可以说是:汉赋、汉武帝时期形成的选贤任能制度、“天人合一”理论笼罩下的政治、史记体现的“探天人之际”的探索精神、盐铁会议上的争论(主要体现在《盐铁论》一书中)、儒家以“孝”为本的道德教育。这个例子可能会让方的家人发笑,但我恳求大家的意见,它是否恰当。

-

[1]葛:《移民与秦文化》一文对“秦文化”进行了详细的区分,指出它大体包括秦文化、秦文化、秦文化、秦文化四种不同的含义。文章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秦文化丛书》第3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第67-72页。

[2]《史记》《正义》把“据古”解释为“按古之法”。

[3](清):《论三代》,《大云山书稿》,卷1。

[4]《史记·魏时嘉本纪》。

[5]《史记·六国年表序》。

[6]《史记·太上皇列传》。

[7]《史记·汉高祖列传》和《集解》引《风俗通义》。

[8]《中国文学概论》,《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第385页。

[9]参见《史记·刘和列传》。

[10]袁:《从考古资料看秦文化的发展及主要成就》,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编,《秦文化》丛书1,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版,第28页。

作者注意到黄先生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说:“秦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它的政治制度。”参见《秦文化南播》,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编,《秦文化随笔》第二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89-90页。

[12]史记与礼记。

[13]《史记:汉高祖列传》。

[14]黄:《秦文化概论》,秦文化系列1,第94页。

【15】《论秦》,引自《秦始皇史记》。

[16]韩栋中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