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弯九动十八态?

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又叫“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之为“扭腰”“三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已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宝堰屯的赵、马于1764逃往关东,沿途乞讨、唱歌,逐渐形成了一种歌舞形式。回到家乡后,经过多年的传说和不断的完善,在1863基本成型,有一定的舞蹈、歌唱、伴奏的节目。这65,438+00名演员分为五个行业,如鼓,木棍,翠花和粉丝女孩。表演节目有《十字梅花》、《大回转队》、《挖心》、《挖心》、《两扇门》等。除唢呐外,还有锣、鼓、钹、小钹、手锣等。1860后,在胶州秧歌的基础上,创办了秧歌小戏,剧本35个。65438年至0957年,胶州秧歌在北京演出,赢得好评。后来,全国有150个文艺团体来到胶州市学习胶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学院也把胶州秧歌列为必修课。1991年,胶州秧歌荣获“中国首届秧歌大赛”优秀奖。

“胶州秧歌”以其灿烂的艺术魅力闻名全国,2006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胶州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其舞蹈、音乐、情景剧在全国秧歌群体中独树一帜。然而,胶州秧歌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

据青岛文化记载,胶州秧歌的发源地是马甸东小屯,是东渡的产物。它形成于清末民初。作者曾经对这个记录的贡献者提出过异议。后来作者告诉我,他在编纂《胶州文化志》时,发现胶州咸丰九年(1859)文人宋的十二首诗都是七言绝句。后来《胶州文化志》将胶州秧歌的形成日期修改为咸丰三年(1853),其确切日期应在1854至1858之间。

笔者生长在胶州大沽河畔的秧歌之乡,对秧歌的热爱促使我对近20年来胶州秧歌的起源、发展、形式、内容做了详细的考证和研究,并提出以下建议供大家讨论。

1.宋的《十二首》的诗歌时代,除此之外,别无其他例证。

第二,据乾隆版《交州志》,“上元、、陈杂剧,夜闹”。这本书的编年史写于1752。根据各种资料,1752之前胶州没有戏剧。编年史中的“杂剧”应该是指胶州秧歌剧。

三、《胶州市文化志》载董小屯姓马、姓赵,曾弃家东游。在逃离大漠的途中,他们从乞讨到唱歌,再到载歌载舞,逐渐形成了一些简单的舞蹈节目和具有胶州地方色彩的小调。他们回到家乡后,代代相传,经过提炼加工,逐渐成为清代中期固定的舞蹈秧歌。”这种说法忽略了关键问题“秧歌”的由来。秧歌起源于农业劳动,是南方劳动人民唱的劳动小调。胶州有南秧歌是因为唐宋时期胶州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北宋时期,作为北方唯一拥有船公司的码头,与江南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与南方的商贸交流,南方的文化艺术如秧歌等劳动歌曲也传到了北方。胶州秧歌应该是引进江南地方曲调,吸收北方杂剧精华而形成的新艺术形式。

胶州秧歌从艺术形式和范畴上来说是一种戏剧,而不仅仅是舞蹈和歌唱。它有剧本,有道具,有曲牌,有演员,有职业,是一部活灵活现的音乐剧。这样一个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的地方戏,不可能在一个不足百户的偏僻村落形成,而应该是围绕胶州海洋文化产生的。从其艺术因素如曲牌、商业等方面分析。胶州秧歌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与南宋以来的杂剧和曲牌唱腔有关。根据曲牌、角色、表演形式、地域文化特征等因素,笔者推断胶州秧歌与元杂剧关系密切,其渊源至少应在宋末元初。

胶州秧歌与杂剧有关的一个重要证据是胶州秧歌的表演形式。胶州秧歌是在广场(街)上连续可见的一种表演形式,在观众面前表演的演员叫周。据考证,这种表演形式来源于早期戏剧。顾写元明杂剧:“近年在晋、陕、豫交界地区发现的宋辽金元戏台遗址有十几处。最早的叫‘舞亭’,是建在露台上的亭子,可以让四面八方的观众观看。”这说明中国戏剧的前身是从民间广场的表演艺术发展而来的。胶州秧歌直到解放初期一直保持着广场艺术(街头艺术)的形式。后来文艺工作者在借鉴其表演艺术形式的同时,从戏剧部分删除了内容完整的表演部分,于是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就被遗忘了,而唯一能窥见其古老形式的就是表演前的舞蹈部分。

关于胶州秧歌和杂剧的第二个重要证据是角色交易。

元杂剧演员的角色可分为端、旦、精(含丑)、杂四类,以端、旦为主色,每一类又分为许多细节(顾元杂剧)胶州秧歌戏的演员也有角色(行当),他们的角色有:(花旦)、范(花旦和青衣)、(青衣和)、木槌(最后一个,也就是现在的大三、武术家)、鼓(老丑)、泥水匠(杂)。元杂剧的演员角色与胶州秧歌的剧目有着惊人的相似,也符合那个时代的特点。这不是巧合,而是那个时代的直接信息。王国维在< <余论> >中有一个大概的解释:“汉魏以来,中国戏剧结合了数百种戏曲,到了唐代,又分为音乐剧和滑稽剧两种。到了宋代,滑稽戏特别盛行,歌舞逐渐被用来装点故事。所以当时不是以歌舞为主,而是以故事为主。元杂剧出来了,南戏出来了更多的变化,于是中国开始有了纯粹。基本上,中国戏曲的大致脉络在这里已经勾勒得很清楚了。胶州秧歌剧表演形式的构成基本符合上述结论。歌舞、丑态、饰以饰物的故事三要素,在斜沟崖、南庄村等秧歌剧的表演形式中明显具有这一特征,可见这三要素的存在。

与胶州秧歌和元杂剧有关的第三个证据是曲牌和剧本的相似性。

解放后,各级文艺工作者从胶州秧歌的调查和发掘中发现了两种曲牌:唢呐曲牌,主要有胜利令、炊灶、小波声、小白马、斗鹌鹑、八板、扇簸箕等。

唱腔曲牌主要有扣腔、锯筒、炊灶、叠断桥、男西腔、女曲腔等。戏剧剧本,包括《大离别》《小离别》《思念母亲》《第五次守望》共72部(册),目前只找到35部(册)。

根据上述曲牌和剧本与元杂剧的比较分析,胶州秧歌剧中的唢呐曲牌"胜利令"和"打鹌鹑"在元杂剧中均有使用,如《聊斋志异》、《赵氏孤儿》和元杂剧,尤其是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打鹌鹑"曲牌被反复使用了7次。从这两部经典剧本来看,这两部曲牌并没有被使用,说明它们在明代和清初已经被淡化了。在明末清初孔的《桃花扇》中,虽然上述两首曲子各用了一次。不过,孔是山东曲阜人。他之所以继续使用上述两首元杂剧的曲调,很可能与他对北方元杂剧曲调的熟悉有关,也受到了家乡传统文化遗传特征的影响。也可以看出,胶州秧歌与元杂剧的关系不是间接的,而是一个时代文化现象的统一产物。应该从中国文学发展史的高度来理解这一文化现象。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之说。可见元杂剧的地位是很高的。胶州秧歌具有这一特点,因此对它的研究也具有历史意义。“元杂剧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在此之前,传统的文学体裁是抒情诗和散文,此后,在文学作品的体裁中出现了新的有情节、有人物、有叙事的戏剧和小说,于是诗歌和散文失去了占据文坛的局面。”胶州秧歌是这一新剧种的主要部分。试用证书如下:

1.元杂剧的著名作家王实甫,元朝(今北京)人。他的创作活动主要是在元成宗大德时期(1298 ~ 1307)。他的《西厢记》多次使用与胶州秧歌相同的曲牌,说明胶州秧歌与《西厢记》都是同一时期的艺术表演。

二、王国维在《宋元考据》中把中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从古代到五代,是中国戏曲的萌芽时期。第二,宋金时期是中国戏剧的形成时期。第三,元杂剧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戏剧的正式成熟。第四,与元杂剧相比,元明时期的南戏发生了更多的变化,中国戏曲有了新的发展。”

在王国维的第二阶段,有这样的论述:宋金杂戏本“不全是纯戏,也有竞技游戏...他们的结构和后来的剧很不一样。”第四阶段论述:“从唐到唐,有两种滑稽。到了宋代,滑稽戏特别兴盛,逐渐靠歌舞来讲故事,所以主要是讲故事而不是歌舞。”按照王国维的说法,胶州大秧歌的表演形式都与他的论述一致。尤其在胶州秧歌戏中,“鼓木棒”和“竞技游戏”是秧歌戏最具特色的表演形式。而“摔”“滚绣球”则用高难度的武术动作表演各种“棒槌”,女子表演的“断腰”“三弯”等很有代表性。“不是歌舞,是故事”,秧歌剧的表演以此剧为蓝本,有自己的“打曲牌”和“唱曲牌”,有自己的“剧目”,有自己独特的表演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戏剧艺术的发展应该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胶州秧歌这一艺术形式,它的剧目、服饰、道具、色彩、人物的动态和神韵,都反映了宋元时期的审美习惯、审美心理、社会风俗和民族精神。

胶州秧歌的原始形态已基本消失,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只能从多方面求证,尽量还原原貌。

唐宋时期,胶州码头经济达到顶峰,催生了胶州秧歌剧。胶州与大江南北的贸易往来,进一步丰富了秧歌剧的表演形式和内容。江南曲牌中的“南宫”都具有南方地域特色。胶州秧歌剧女演员的服装是粉红色和草绿色的,“鼓”的服装是棕色的,“翠花”和“扇女”使用的道具是折扇。从上述折扇的服装和道具颜色来看,受朝鲜影响较大。据宋代郭在《图说》中的记载,折扇是宋代从朝鲜传入中国的,胶州是当时与朝鲜进行贸易的最大码头之一。折扇从韩国传入胶州是合乎逻辑的。外来文化与胶州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的有机结合,促进了胶州秧歌剧的发展。胶州秧歌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经济的繁荣、南北文化的交流和外来文化的借鉴。

胶州秧歌早在宋元时期就形成了中国戏剧秧歌的雏形。为什么和解放初期变化不大?原因有三:第一,热爱胶州秧歌的群体基本都生活在胶州,没有大的分散和迁移,所以胶州秧歌可以长期固定在胶州。第二,自胶州港不言而喻后,逐渐远离胶州城,贸易衰落,国际交流沟通功能消失,成为胶州湾内被循环利用的区域性小港口。城市的商业地位下降,市民文化失去了活力,变成了民间的节日艺术,这种封闭的形式使得胶州秧歌很少受到外界的影响,保留了原有的风味。第三,胶州秧歌在漫长的历史中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另一个原因是,胶州尽管经济发达,但不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不是文人荟萃之地。所以很少被文人参与和改造,而是保留了只有在这片土地上才有的传统精神。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保留了“不纯戏剧,也有竞技游戏”的宋金元

还有一点需要区分的是,“胶州秧歌”和“胶州秧歌”不是一种艺术形式。“胶州秧歌”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四步舞秧歌,是一种常见的歌舞。而“胶州秧歌”是秧歌剧,即“胶州秧歌”,其女舞步为三步。两首秧歌有质的区别。由于不知道这两种表演形式的区别,胶州秧歌和胶州秧歌经常被一些人混淆,使胶州秧歌失去了历史特色。

胶州秧歌现存的曲牌、剧本、民间表演等四边形连续体,是研究中国戏剧从宋、辽、金到元杂剧演变的活标本,这些形式在中国其他地方已经不复存在。这些珍贵的艺术形式已经超越了胶州秧歌剧本身的价值,胶州秧歌剧的存在应该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现存最早的戏剧表演雏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