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镇的历史文化
抗战初期,各种武装力量在境内驻扎和撤离,经常骚扰地方。1941 8月,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击退国民党何思源部,建立利津、沾化抗日根据地;9月,第三旅攻克并解放义和庄地区;5438年6月+10月,冀鲁豫边区115师教导山东纵队16旅、3旅在根据地会师。1942年2月,山东纵队第三旅改编为八路军山东清河军区;3月,在义和村成立沾化县委和沾化县民主政府,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65438+2月,义和抗日高级中学成立。1943,王集村,同和村设置兵工厂,生产简易兵器。1942到1944,日军封锁扫荡根据地,解放区物资短缺。地方和军队在义和庄、太平等地开荒自救,终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清末民国时期国内居民从全国各地迁入。不同来源的农民的风俗习惯基本相同,有一些差异,特别是在丧葬礼仪和节日方面,但也相互借鉴,新旧融合。
丧葬方面,利津、沾化的农民称司仪为“红白帽”,送葬者为“内柜”、“外柜”;丧礼日,黎锦习俗是岳父或公婆在仪式上给女婿或儿媳丰厚的“磕头钱”,路祭种类繁多。鲁西南居民称老人之死为“降头术”,称司仪为“礼”,称丧者为“大丞相”。在仪式上,基本和厘金、沾化一样。老人下葬后,孝子在坟上扎了一个芦苇棚,以示孝顺。寿光居民与利津、沾化风俗只在服饰颜色上有所不同。孝顺的儿女穿白衣服,白裤子,白鞋子,帽子是用白布缝的,女儿穿白布。李进和展华把白布放在孝子的右肩上,白布放在孝女的头上,蓝布放在男女双方的肩上,红花放在大孙子的头上。
节日方面,除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外,人们一般在二月二吃“龙须肉”(面条)、“桂圆”(鸡蛋)、“龙耳”(饺子)、“蝎子豆”,寿光居民用面粉拌糖做成菱形棋子,油炸,称为“龙籽”。6月6日有“吊箱”(晾衣服、被子)、吃炒面(小麦、黄豆炒磨成粉拌红糖吃)的习惯。7月15日利津、沾化居民称为“鬼节”,有交子祭祖习俗,寿光、鲁西南居民则“半年内”改善生活。十月一日上坟祭祖,鲁西南居民称之为“寒衣节”;利津和垦利居民更注重腊月二十三前回家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