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史上的古地图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地图成为军事活动不可或缺的工具。“烟斗?地图篇不仅精辟地阐述了地图的重要性,而且说明当时地图的内容,以及地形和地物的表示方法,都有了进步。当时建城、兴修水利、挖渠、灌溉运河的需要,推动了测量技术和数学方法的发展,地图绘制开始以实地测量为基础。”《周并行算之书》记载:“此图所画之处,以尺量之,寸以尺量之,寸以寸量之。分千里,用八尺一寸;今天是四尺五分,分两千里。“战国政策?在中记载“诸侯之地,比秦大五倍”,说明当时的地图不仅明确了比例尺缩小的规律,而且主要用貘(丝织品)绘图,形成了中国古代地图的东方特色。

战国策?《燕策》中荆轲刺死秦王的描述,“穷图以匕首见”,说明秦地图在政治上象征着国家领土和主权。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推翻秦朝时,萧何首先进入咸阳“收藏秦丞相诏书”。“汉王因此知天下居数,强弱,人如何得秦书。”可见秦汉时期都非常重视地图,并将其作为统治的工具。此时地图的种类逐渐增多,根据其内容,有各种类似于行政区划图、军事阵列图、外国地理图等等的专题地图。

1973 65438+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古地图(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作品,反映了2100年前我国地图测绘的辉煌成就。这些地图没有标明名称、比例尺和图例,其中两张现在分别叫做地形图和驻军图。地形图长96厘米,宽96厘米,山川、河流、道路、居民点均使用统一图例。山脉采用水平山线,并附有晕线,表示山脉的范围和方向。著名的九嶷山还标有鱼鳞崖符号。河水上游粗,下游细,自然弯曲,生动准确地描绘出由30多条支流组成的水系轮廓。其中九个标有名字。图中有80多个居民区,符号分为两级:县级的8个用方框表示,村级的74个用圆圈表示,方框中注明了名称。20多条路用实线表示,区分实线和虚线。地形图中央部分的水系和县级居民点的地理位置与比例尺为1:170000的现代地形图的轮廓相似(图3【马王堆出土西汉地图复原图】)。在驻军地图上,除了一般的河流、山脉、道路、聚落作为地理底图外,还用红黑方框或三角形符号来强调驻军的布局。反映了当时中国彩墨地图绘制的技术水平。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地图是世界地图史上罕见的发现。与秦、汉初疆域开发,县市增设,众多工程规模宏大有关。画出如此精美的地图,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在西方文化中心埃及,地图测绘是从尼罗河流域土地测量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但在希腊罗马时代,注意力转向了地中海航海图的绘制。埃及的几何和地理知识传播到地中海国家,测量经纬度,研究编制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已知世界地图,成为西方地图测绘的主流。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科学中心从雅典迁至亚历山大,地图测绘一度兴盛。Era-tosthenes第一个测量了地球的曲率和周长,并绘制了以经纬度为坐标的地图,其中包括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已知世界地图。公元120年,克罗狄斯·托勒密编纂了八卷地理指南,其中六卷用来记录8000个纬度和经度。他是第一个设计圆锥投影并绘制带有经纬度网格的地图的人。书中所附的27幅世界地图和26幅局部地区地图是1475年由阿拉伯文献翻译印刷而成,1740 * *年出版的版本多达50个。这些地图在当时的西方堪称划时代之作。

公元300年至公元1300年左右,欧洲深受封建统治和宗教神学的压迫。神学取代了科学,地图成了宗教思想的囚犯。那时候地图只是一个粗糙荒诞的作品。T- O宗教景观是一样的:耶路撒冷在中央,多瑙河、地中海、顿河形成“T”字形,把欧洲、亚洲、非洲分隔开来。这些画在羊皮上的地图既没有投影,也没有比例尺,除了宗教艺术的装饰外,没有任何科学价值,这一时期是西方地图史上漫长的黑暗时代。我国西晋时期的制图家系统总结了我国古代制图的理论、风格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制图必须遵守的几条原则。同时,在客籍荆襄的帮助下,他编制了《龚宇地区地图》和《地形方丈图》。前者具有历史地图的性质,后者是策划者的实验样本,即将80匹马的中国全图缩小为一幅方丈挂图。裴秀所倡导的策划计划的方法,在古代中国早就沿袭下来,影响远至朝鲜、日本。唐宋时期,地图被广泛应用于国土行政、外交和军事活动的各个方面。政府的地图学处于巅峰时期,但大部分都是抄袭,没有取得科学成就。但在唐代是绝无仅有的,他的《关中陇右、山南九州图》开创了边疆险图的先河。他用朱、墨的传统画法来表现地图内容的历史演变。他的另一部杰作《海中中外人图》流传了500年。长三尺宽三尺的原图虽未传世,但安碑林中仍有1136上师的《禹迹图》(图4a[禹迹图(a)和华夷图(b)[局部])和《华夷图》(图4b[禹迹图(a)和华夷图])。碑上刻着“唐、贾、地图载百国,今取之于闻者”。可见,花起源于贾图。这两幅Xi安碑林石刻地图不仅是保存下来的反映自裴秀以来所做规划的地图,而且反映了长江和黄河水系在宋代已经得到准确的绘制,并具有丰富的边境邻国地理知识。而且两张图刻在同一块石头的两面,上下颠倒,可以用来拓印。后来优秀的地图作品不断涌现。如宋代用“地理指图”编制税保大典;元代经过10年的游历和考证,编制了长七尺、宽七尺的《禹图》,成为明清时期地图的范本。明代在《舆图》的基础上补充改编为《广》。1541 ~ 1579期间,广更新印刷7次,1799重印1次。嘉靖至清初的地图大多与广有关。著名的陈祖寿《帝占图》和顾祖禹《阅史录》都是在《广於菟》的基础上编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