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栋建筑的重建
湘潭河西万楼新城项目是湘潭市重点项目之一,占地1.6亩,总投资1.9亿元,建设期3年。整个项目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万楼主楼的重建,第二阶段是万楼广场的建设,未来还有万楼文化产业园。
湘潭将按照“精致、优美、精致、美丽”的建设要求,高品位、高标准规划建设万楼新城。万楼主体建筑将建在河边,以美为美,结合湘江自然风光,打造亲水空间。万楼主楼重建完成后,有关方面计划在其周边建设集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万楼景区和万楼文化园,使湘潭的伟人文化、名人文化、湘莲文化、白石文化在此汇聚,形成湘潭的文化集群。
主体工程将于年底完工。
万楼建设的怎么样?前几天,我们来到工地一探究竟。在施工现场,可以看到主体结构已经封顶的万楼主楼傲然挺立,旁边是两栋辅助建筑,建筑四周都是脚手架。烈日下,是一片紧张劳动的景象。
工地负责人文指着大楼说:“无论如何,这座万层大楼的主体部分将于今年年底完工(包括主楼和副楼的粗装修和亮化等。),因为普罗大众对她期待太久了。”
万楼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又名文昌阁。当时的北京官员李腾芳将其命名为万楼,意为“万为最大,城从此长”。它吸引了湘潭的文人墨客来此参观并作诗。在过去的400年里,万楼重建了五次。1944年,万楼因年久失修被毁;1959年,其附属建筑观音阁失火,被烧毁。此后,这座著名的建筑便停驻了,只留下一个残破的“界灵台”台基供人们怀古。
“400年来,万楼以其雄伟的气势和深厚凝重的文化积淀,成为湘潭繁荣和湘潭人精神的象征。可以说,重建万楼是湘潭人的美好愿望。”
从批准重建万楼,到拆迁,再到今天的崛起,文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他说,2007年6月,万楼重建项目获批。2009年底,万楼主体正式破土打桩。后来因为征地拆迁等各种原因,万楼一度停工,直到2010年9月。自那时以来,该项目一直在稳步推进。
“去年2月28日,10,万楼举行了隆重的封顶仪式,内外粗装修亮化工作也全面铺开。”文介绍,万楼主楼、附楼、走廊屋面瓦已完成75%,仿古门窗等部分正在粉刷。同时,消防、电力、给排水工程也在稳步推进。预计到年底,这座浩浩荡荡的建筑将漂亮亮相。
让万楼成为连城新地标
“你看,那是万楼!”如今,万层高楼拔地而起,经常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赞叹。“建成后,一定会成为湘潭的新地标。”
“万楼的造型设计既融入了皇家庭院和一级寺庙的庄重典雅,又吸收了马头墙、猫拱背墙、灰瓦等江南民居的稚嫩特色。”最独特的结构是万楼的“九五”结构。根据设计方案,万层建筑总高度为63.48米,其中主楼为52.58米。从外面看,主楼只有五层。从里面看,其实有九层。这个里面九层,外面五层的结构,寓意“九五”。
在建设过程中,万楼还特别注重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要充分体现湘潭人胸怀大志、储大气、办大事的独特胸怀和品格。这一块会在外部结构完成后的精装修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文对说:
万楼新城呼之欲出。
虽然是万楼重建,但万楼建设绝不是盲目重复。在这个时代,她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融入现代发展,努力打造商业繁荣、文化浓郁、生态宜居的城市新区。
根据规划,万楼新城将以万楼为辐射点,西南跨湘黔铁路与河西老城相连,北连九华经济开发区、大学科技城,西接先锋工业园,东南与湘潭行政中心隔河相望,辐射范围10平方公里。以万楼为中心,依次建设占地1.6亩的万楼广场、占地200余亩的仿古建筑街区(万楼文化区)、生态居住区与现代商业区交错的宜居新城区。按照计划。到2017年,万楼新城人口将达到65438+万人以上,提供就业岗位5万个以上,年税收收入1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