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香园的历史

杏仁饼的第一个秘密是,它不是杏仁做的。因形似杏仁而得名,但称之为绿豆糕更为贴切。

第二个秘密是杏仁饼是一个自梳女做的,她历经中山百年沧桑。

清朝末年,一位清官的后裔萧友柏住在石齐象山县兴宁。萧家是诗人,当时由于家财枯竭,萧友柏犹豫着要不要撑起门面和妻妾的生活。

有一年,是萧母亲的生日,大家苦于没有礼物可祝贺。这时,顺德大良的自梳女潘雁湘,选择绿豆磨成粉,做成饼,在饼中间夹上薄薄的一片糖渍猪肉,烤制而成,味道鲜美。肖家人、朋友、客人品尝后,都觉得饼形似杏仁,有杏仁味,入口酥脆,赞不绝口。

后来,萧友柏命潘雁湘和他的妃子林大姑做了这种饼送给亲朋好友,并把绿豆饼送给象山知府品尝。知府秦手疤吃了饼,回味无穷,当即题词“齿颊留香”。此后,萧友柏将这种蛋糕命名为“口香杏仁饼”。

1911年,石齐庙下的台东剧场在辛亥革命胜利时开放。为了贴补家用,萧友柏趁机命令全家上下烤杏仁饼,并让丫环拿到戏院门前去卖。由于蛋糕的风味独特,有顾客上前询问蛋糕的来历,但女仆不敢说实话,只说是买卖。

此后拜访的买家越来越多,也有海外华人要求多买一些,带去其他地方。也有一些顾客等女仆卖完蛋糕,跟着她回家,推门买蛋糕。此时萧有白碍于面子,说这宅子祖祖辈辈都是雅致的,自己不是商人,却不肯承认饼是萧家做的,卖的。

有一次,有人趁肖家不备冲进院中,到了前厅,看到后座有个作坊,有木头敲饼的声音,烤饼的香味弥漫了前厅,于是肖家做饼的真相暴露了。

肖家无奈,只好正式开门卖饼。随后,萧氏家族与姨太太林大姑、侄儿林松河、儿子小组成了最早的“董事会”,被任命为“技术总监”。产供销一条龙的家庭生产作坊醉香园开业了。

为解决甜饼口中“醉”字笔画过多,饼模不易雕刻,质地复杂,不利于饼料分离的问题,萧有白的哥哥、清代举人萧策勋将“醉”字简化为“醉”字,并根据民间传统饼宝的特点,命名为“醉香园”。

此外,由于杏仁饼的杏仁形状容易缺角,影响美观,所以将饼模改为圆形,并一直保持至今。

1918,一战结束。当时民国政府开始征收工商税,肖家也正式进行了工商注册,领取了营业执照。注册商标为“美和牌”。

杏仁饼问世后,供不应求,对海外华人特别有吸引力。有商家要求批发销售到外地,但肖家为了保证信誉,拒绝了,只通过香港“金山庄”转发到外地发货。杏仁饼远销东南亚、北美等地。

1930年,萧友柏的儿子继承父业,主持醉香园面包店,直到新中国成立。

1935年,在美国檀香山国际食品博览会上,醉香园杏仁饼荣获金鸡奖,从此成为地道的中山特产,享誉海内外。

因为醉香园的杏仁饼卖得好,引来同行模仿打假,肖家开始在报纸上连续刊登打假广告。

在1948出版的《中山建中日报》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园在中山石齐开创杏仁饼已有30余年,以其优良的产品赢得了中外人士的赞誉,其畅销港口远近闻名。最近发现一些无耻之徒居然冒用公园的名义在省内各地和港澳地区开店模仿,歪门邪道,违法乱纪。园区使用的美和商标已在经济部商标局注册,国内外无分公司和代理。你有幸关注。”1956年,醉香园烘焙与石齐20多家私营烘焙店合并,成立醉香园糖果烘焙加工厂,扩大了生产场地,提高了产量。从此,醉香园由民营变为国有,由作坊变为企业。

工厂为了提高产量,曾经买过打蛋器,但是做出来的蛋糕又硬又难吃,只好废弃,机器当废铁卖了。

从1978开始,醉香园大力进行技术改造,饼子烘焙由炭炉改为电炉,原有糖粉捞工艺改为机械搅拌,燃料由煤改为电。

2003年,醉香园公司搬迁至中山火炬高新开发区健康产业基地,在60亩现代化新厂房里开始大展拳脚。醉香园杏仁饼年产量1.500吨,已开发产品10多种,如紫菜肉松杏仁饼、花生杏仁饼、黑芝麻杏仁饼、巧克力杏仁饼等。